说起新疆跟苏州,似乎是“悬空八只脚”。但这相隔万里的两座古都,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东汉时起,苏州生产的丝绸、绣彩、茶叶、瓷器、药材等商品,就被运到新疆,再经由丝绸之路流转到整个欧亚大陆;胡瓜、胡萝卜、海棠、海珠等途径新疆传入中国的“舶来品”,也早已植入苏州人的日常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骨子里流淌着经商血液的新疆人来到苏州,收购丝绸销往海外。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被不同于戈壁大漠的江南景致所吸引,因而选择留在苏州,也把富有异域风情的新疆美食带到了水乡。
北疆饭店:开启苏州人对新疆美食的认知
印象中,2000年前就开始营业的北疆饭店,是苏州第一家新疆菜馆,占据了整整一栋楼的干将路店,设有餐饮部和客房部,餐厅装修风格充满了北疆风情,在当时可说是非常气派了。烧烤窗口堆到天花板的馕和一烤就停不下来的羊肉串,开启了苏州人对新疆美食的认知。
现在,北疆饭店增加了很多川菜、粤菜、苏帮菜等菜色,喜欢的人觉得在一家店能吃到各地美味,十分方便。
买买江烤肉:开店不是生意,是对生活的坚持
买买江烤肉的老板,原名叫奴尔麦麦提·玉苏甫,出生于喀什市的他,自小被身边的人叫做买买江,而现在,烤肉店的老客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买叔”。
今年54岁的买叔,1985年就随着丝绸贸易的风潮来到了苏州,中间在北京、上海辗转了15年,最后选择留在了苏州。“苏州人包容、实在、乐于助人,没有其他大城市的那种虚荣感。”身为苏州女婿的买叔如是说。
谈起开店,买叔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不二法门,无非是把自己从小吃的家常菜做给顾客吃,对他来说,做饭不是生意,是生活。
2013年,買叔的餐厅在书院巷开张,开店以来,他几乎每天都会亲自去吴江、常熟的屠宰场购买鸡和羊,甚至有时还亲自宰鸡宰羊。说起这么做的原因,他说:“亲自看到动物活的时候没有疾病可以保证健康,看到屠宰过程可以保证充分排血排酸,肉质新鲜。”
正是因为对食材菜品有这样的坚持,他的馕坑烤鸡和馕坑烤肉迅速斩获了一批食客的芳心,以至于店名还没正式想好,“买买江烤肉”的名号就已经传播开来。
2017年,买叔把店搬到了平直桥街,一大批拥趸老饕也随之而来。常有顾客错过了限量供应的烤包子或烤肉,建议买叔多做一点。这位极有腔调的维族帅大叔也只会回句:“做多了就不新鲜了”,然后请客人喝杯自己喜欢的手磨咖啡,权当赔礼。
217号丰惠源:一道新疆菜撑起一家店
开在劳动路217号美食街的丰惠源至今只做一道菜——羊肉抓饭。
能在网红餐厅林立,又有老牌菜场坐镇的三香美食街区,用一道新疆菜撑起一家店,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说起新疆本地美食,给人印象深刻的特点之一就是“大”,新疆的万人粉汤、最大油糕塔、大盘鸡等都创下了世界吉尼斯纪录。而丰惠源的抓饭似乎也延续了这一特点。
羊腿横亘于整个盘子之上,再加个羊排基本就看不到米饭了,一锅焖煮的羊腿肉酥烂劲道,羊排肉软嫩丰腴,米饭口感偏软,吸饱了羊肉汤汁以后油汪汪地香气四溢,搭配略带甜味的胡萝卜,可谓老少皆宜。再加上亲民的价格,无怪乎成为很多人心中“苏州第一羊肉抓饭”。
耶里夏丽:大快朵颐,慰藉身心
耶里夏丽开在奕欧来购物村里面,整个餐厅的装修风格现代简约中带一些异域元素,还有很多外摆餐桌。
天气晴好的周末,这里的座位几乎一直是满座状态,不过也是,想想在逛街逛到精疲力尽,腿脚酸痛、荷包受损的时候,还有什么比一口外焦里嫩、油香爽辣的羊肉更能慰藉身心呢?
餐厅菜单上有很多菜,诸如蔬菜炒虾球、白灼菜心、海鲜咖喱锅等等根本不算新疆菜的餐品,也有各种各样的馕、以及娜帕里勇这样的特色新疆小点,但最受欢迎的应该还是红柳羊肉串和大盘鸡。
在耶里夏丽的露天餐区,常常能看到衣着时髦、妆容精致的女士,大口吃羊肉串的情形,也算是店里的一大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