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金带于楼热河台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稳产难度大,扩大措施规模增产与经济效益差成为开发中主要矛盾,为此建立油井增产措施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不同地质情况采用最适宜的增产技术措施,减少措施投入风险,实现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黄于热油田;经济效益;措施有效率
黄于热油田在地质构造上位于辽河坳陷盆地东部凹陷,含油气丰富,主要含油层系为东营组和沙河街组,属于中孔-低渗透性储层,含油面积42.11km2,地质储量3448.06万吨,标定采收率25%,采出程度16.62%。
1存在问题
(1)2015-2016年在热8块、于606块、黄4块南部分别部署调整井19口、13口、6口,调整后注采井网不完善。
(2)黄4块北部、于30块等区块由于长期注水开发,全面水淹,目前的注采系统已无法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3)局部小断块,由于断块面积小,井网控制程度低,无法形成注采井网,仍处于天然能量开发,地层能量不足。
2研究意义
(1)措施经济优化研究有助于延长油田经济开采期和增加累计经济产量,提高最终采收率,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
(2)措施经济优化的研究有助于油田挖潜降耗,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油田的开发后期,合理确定措施成本的基础上,对增产措施进行优化,可以降低无谓的成本支出,进而提高油田的经济效益。
3研究方法及指标体系建立
所谓“经济有效”是指某项油井增产措施在技术上可行的前题下,通过对该项措施预计发生的费用和该项措施成功后将实现的增油量进行预算,参照相关经济指标,最终确定该措施是否可行。
按“高效优先”原则,根据措施有效期、投资回收期、措施有效率、经济有效率、措施最低增油量几项指标对所有可行的措施进行优选,选择经济效益最高的措施优先投入资金予以实施,达到投资效益最大化目的,措施有效期越长越好。
(1)投入產出比:措施增量的产出与措施投入比值。计算公式为:
式中:①CB—增量投入产出比;②△qt—有效期内第t月的增油量,单位为吨(t);③ Po—原油价格,元/t; ④ Taxo—吨油税费(教育附加、城建税、资源税),元/t;⑤△gt—有效期内第t月的增气量,单位为立方米(m3);⑥ pg—天然气价格,元/ m3;⑦Taxg—天然气税费(教育附加、城建税、资源税),元/m3;⑧△Ct—措施有效期内第t月的增量成本,元;⑨I—措施费用,元n—措施有效期,单位为月(m)。
(2)投入回收期:以措施的增量产出抵偿措施投入所需的时间。它是考察措施回收能力的主要指标。计算公式:
(3)经济最低增油量:指抵偿措施投入所需增加的最低油量。计算公式:
(4)措施收益:措施实施后,在有效期内由措施增加的产量所带来的增量效益。计算公式:
(5)措施有效率:指措施有效井次占措施总井次的百分数。计算公式:
(6)措施经济有效率:指措施经济有效井次占措施总井次的百分数。计算公式:
4研究成果与应用
2016年以来,对黄于热的补层、堵水、压裂、侧钻、解堵等5种措施进行了计算分析。黄于热措施涉及断块20个共182井次,包括补层116井次,堵水11井次,压裂16井次,侧钻3井次,解堵39井次。
在本次措施经济效果计算中,补孔措施投入产出比最高为18.2,投资回收期最短为2.3个月;解堵措施经济有效率最大值为70.3%;侧钻措施有效率100%,有效期为9.87年,最低增油量为398.2吨;堵水措施最低增油量为45.8吨。
5认识及建议
(1)油田进人开发后期,稳产难度日益加大,老井措施增产量在油田产量构成中占据的比例将越来越大。对增产措施进行经济评价,及时调整措施结构,提高油田开发的整体经济效益。
(2)通过对黄于热油井增产措施的分析研究来看,各项措施的资金投入和效益情况与油井的生产状况和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因此要针对每个区块的地质情况及油品性质,优选地质措施,实现效益最大化。
(3)本文在措施经济优化方面取得成果及认识,可为其它油田提供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全晓.油田措施增油效益评价方法研究[J].化工管理.2017.6.21
[2]付明.油井措施效益评价方法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1.30
作者简介:李文苗,女,1987年生,工程师,2011年毕业于长江大学,现于中石油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从事油气藏开发地质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