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余华是较为独特的先锋派小说家,他的小说风格独特,否定了传统的叙事方式与美学风格,向人们传达出对现实世界不同于常人的感受和认识。他将现实生活映射到小说,从而使人对现实世界展开思考,通过讲述一个个人们难以逃离的命运悲剧,展示着现实的残忍。他的小说创作历程是独特、荒诞的代名词,本文将从余华小说的创作历程和创作风格进行探讨,旨在对其有更深的了解。
【关键词】 小说;创作历程;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9-0045-02
基金项目: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文学教育视角下的余华小说研究”(2021GMYSKT36)。
在20世纪80年代,余华就是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余华的小说从暴力的先锋叙述到理论现实的真情流露,他在创作的路上不断摸索,不断创作。余华的小说也在不断打破创作模式,拓展风格技巧,在现实与想象之间不断契合,试图找到走进时代的通道。他揭露现实的残酷,希望将人们解救,唤醒人性,他有着作为一个作家的一腔热血,并且用小说传达着这个社会的正能量。
一、余华小说的创作历程
余华的创作历程可以说是曲折的,余华1960年在浙江杭州出生,一开始余华选择的是当一个牙医,后来弃医从文走向写作道路,并且在1983年正式开始文学创作。经过不断努力,他终于发表了第一篇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呐喊》,这篇小说是通过一个小男孩的视角,以碎片化的回忆形式作为陈述其本质的方式,分别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少年所经历的孤独、幻灭以及困惑。小说揭示了那个时代的众生百相,让人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爱与恨、尊重与鄙视、恐惧与敬畏、愤怒与激情。让每个人都为之动容,如细雨中的呼喊一样,触目可见,触手可及。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余华通过大胆批判,讲述童年的黑暗会给人带来永久的黑暗,使人们为此而感到痛心惋惜。在这之后,余华又继续创作长篇小说,其长篇小说多反映生活中的悲剧,晦涩、凝重,而余华所创作的短篇小说则多了些轻快、明朗,这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活着》,并且《活着》也在台湾、香港相继获奖,还被著名导演张艺谋拍成电影。在这之后,余华小说的发行量急剧增加,而余华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广,不再只局限于知识界的小圈子,而是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此后,他发表的《许三观卖血记》也受到一致好评,小说将故事性与感染力相融合,特别适合普通百姓阅读。余华的创作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87到1990年,这个阶段余华创作了《四月三日事件》《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现实一种》等中篇小说,1991年之后为第二个阶段,创作出了《我没有自己的名字》《黄昏里的男孩》等短篇小说[1]。
二、余华小说的创作风格
(一)独特的表现形式
形式的存在意义在于它对艺术的塑造,恰当的艺术形式可以将内容完美地诠释。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叙述手法,另一种是语言运用,而余华的作品之所以受到大众喜爱,就在于它独特的表现形式,余华作品对形式的追求与对新形式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好作品需要有适当的形式作为铺垫。例如,余华在《活着》当中的叙述形式不过分地修饰,只是简单地平铺直叙,而是将重心集中到人们的命运本身,将福贵一生的悲剧娓娓道来,但即使是这样,他也坚强勇敢地生活下去,他心中的那份坚韧豁达是《活着》展现的力量,从而引发对生活无尽的思考。尽管这篇小说中也有死亡和暴力场面的描写,但却摆脱了黑暗的氛围,从虚拟的天空辐射到现实大地,完整的故事情节、乐观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手法相结合,把生活的价值凸显。而《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更是给观众带来惊喜,展现了新的面貌,这本书将以往的冷酷暴力用悲悯温情所替代,体现了人的生存价值,用一种诙谐幽默的语调,给人轻松的感觉,幽默不单单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还是一种叙事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暴力叙事的紧张关系,余华对于艺术形式的不断创新赋予了小说深刻思想内涵,也使得小说具有一定的感染力[2]。
(二)人性善的呼唤
在余华的很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暴力与血腥的场景,确实余华也承认他在追求一个精神的真实,想要展示一个不被重复过的世界,所以他对这个现实世界采取了拒绝怀疑的态度,因此也就导致了他的作品具有沉重的思想。他的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中一脚踏入社会看到的就是暴力与欺诈,而《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把暴力演绎到陌生人之间、亲人之间,甚至自残,可是余华为什么要展示这样一幕幕血淋淋的画面呢?为什么揭示人性的恶呢?面对人世间存在的险恶,他充满了愤懑与焦虑,他之所以如此刻画是因为他渴望人性的善良,这些作品也是他对于人性善的呼唤,余华将善當作宝贝,避而不谈,他看透了人世间的苦难不公,虚伪与做作,但细读余华前期的作品也可以看到他对善良的期盼。例如,《十八岁出门远行》中他对欺骗与抛弃的描写让人感到无限悲凉,天色完全黑着,四周看不见任何东西,只有残破的汽车和孤独彷徨的自己,描写了汽车与自己孤独寂寥的场景。此时,他多么渴望一个善良的心来给他安慰,风声、树叶摇动声、都使他恐惧,自己就仿佛汽车一样浑身冰凉。这一段描写足可以表现出他对人性善的呼唤,同时在《活着》当中,人性的善良也表现得尤为突出,福贵年轻时什么浪荡的事情都干过,但后来却迷途知返,善良的本性回归,而他的女儿却是吃苦耐劳,善良美丽,虽然又聋又哑但心地善良,女婿也是忠厚老实,有情有义,福贵之所以在经历了重重磨难之后还能坚强地活下去,正是因为人性的光辉在照耀着他,使他有力量,有希望,虽然生存的过程很艰辛,令人心酸,但这其中体现的巨大启迪意义却是不可磨灭的[3]。
(三)平静的叙述者
冷漠的叙述态度与死亡暴力的叙事相呼应,有时也会采取非常人的叙述方式,例如,在《一九八六年》中将精神病患者的经历展示出来,体现了历史的残酷,而《死亡叙述》则从一个死人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人类的思想情感,这种叙述方式加强了故事的残酷性与荒诞性。余华曾经也称自己为愤怒而冷漠的叙述者,将个体的思想情感抽离,在余华创作的作品中无论是多么残酷或者多么凄凉,而作品始终听到的只是一个个人物自己的声音,这是他对于作品一贯的风格。例如,《现实一种》虽然是余华描写血腥与暴力的代表,但在描写无论是自残还是兄弟之间的手足相残,他都是将暴力用原生态的方式展现,不体现任何个人色彩,不做任何的道德评定,叙述的口吻中满是平和的语气,表现出的内容却还是丰富多彩的。他对福贵命运的介绍用一种平實的口吻,小心翼翼地表达,让人无形之中感到丝丝凄凉,而许三观卖血的经历也被余华平淡的语言加以展现,他的这种讲述方式与他的创作态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他想使人们远离这个黑暗的世界,在他的作品中,每一个语句无不在感慨人生的波折,命运的多舛,探索着人生的苦难状态[4]。
(四)苦难意识的体现
对西方艺术家来说,苦难常常会出现在他们的笔下,因为他们觉得苦难是生活常态,到处便可以看见,而余华的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中所表现的苦难有所不同,在中短篇中,苦难被描写得丑陋、罪恶,是无尽的黑暗折磨,而人们只能选择接受,对此人们咬牙切齿地诅咒并且进行批判,而在长篇小说中则不同,苦难是人们的生存环境,人活着就必须经过苦难的洗礼考验,余华在作品中赞美了人战胜困难的精神并且积极生活的态度,即使每个人在作品中显得那样渺小无力,虽然结局早已经注定,但也要积极面对,从余华前期或者后期的作品都可以看出余华传达出的苦难情感,冷漠的叙事为苦难定下基调,抹去幸福表象,展示苦难真实,这是余华对现实生活状态的感悟,只不过在前期苦难是痛苦得让人感到压抑,而后期苦难却是轻松解脱的,告诉人们生活的意义就是要战胜苦难,这才是生活的价值所在。
(五)平民化倾向
余华作品中小人物占据了绝大部分,余华对他们进行赞美的同时也对他们有着更高的要求,除了赞美,更多的是同情与心疼。余华笔下的平民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他们需要通过不停劳作才能维持生活,否则难以撑起家中的负担,福贵要养活儿子,还要养活孙子,而许三观在饭都难以吃饱时还要讨好村长,希望村长可以给儿子安排一个好的出路,他们只有辛勤地劳作才能维持生计,这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小人物身上的光辉,坚韧顽强。福贵的隐忍还有他和妻子之间的夫妻感情让人感动,即使是小人物,但他们身上的善良、温情也让人们动容,余华将小人物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使这些人物形象可以活灵活现,经久不衰,从而成为经典流传下来[5]。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余华作为一名小说家,他是成功并且具有影响力的,他的个人色彩强烈,挑战意识与超越意识极强,无论是他的创作思想还是创作风格都对社会具有一定的冲击,并且具有他自己的特色,他的创作风格特殊,但也是在表现他对社会的观点与看法。他渴望光明,厌恶黑暗,也希望人们可以坚强勇敢,积极乐观,他对作品的构思和技巧都使得他在当代作家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黄华莉.论余华小说的创作历程与创作风格[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8,000(001):299-311.
[2]周子扬.浅谈余华小说创作风格及叙述形式的嬗变[J].青年文学家,2018,000(033):60.
[3]张兵芳.论余华《活着》的艺术风格[J].甘肃高师学报,2019,024(004):22-25.
[4]钟凯丽.论余华小说的简洁风格[J].嘉兴学院学报,2018,30(05):100-107.
[5]李晓薇.浅论余华创作风格的转变[J].神州旬刊,2019,000(007):29.
作者简介:
杨洁,女,汉族,广西融水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