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生》中高加林被迫从城市回到农村,表现了当时农村青年所面临的生存与精神困境。知识青年高加林身处农村时精神一直受到束缚,其自身的城市人思维与在乡村单薄的人际关系网,使他与农村之间存在较深的隔阂;他怀有远大的志向,但闭塞乡村无法为其提供相应的施展才华的平台,让他陷入极度的精神痛苦之中。高加林的精神束缚来自他与养育自己的土地之间的复杂纠葛,最终他与黄土地达成和解,某种程度上消解了其精神上的枷锁。
【关键词】 路遥;《人生》;高加林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9-0016-03
路遥以其对陕西黄土地独特的依恋情怀创作了《人生》,讲述受到高等教育却被迫回乡的知识青年高加林的纠结人生,他对于黄土地的爱与恨,显示了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农村青年不仅面临出路问题,更多的是城市文化冲击所带来的精神压抑。高加林面临着复杂且又难以排解的精神苦痛,土地既是养育他的母亲,又是束缚他灵魂的枷锁,他极力想从中挣脱,但又无法割舍这份深入血肉、蔓延骨髓的依恋,他与土地的深厚羁绊,是造成他一生精神束缚的根源。
一、归属感缺失
高加林与土地的情感是割裂的,他虽然出生农村,父母都是普通庄稼人,但是他与自己的出生地有着非常大的隔阂。从高加林的言行与思维上来看,与其说他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还不如说他是位出生在农村,稍微长大后便被接到城里居住,成年之后又被迫回到农村生活的青年人,更为妥帖一些。高加林与乡村的疏离,不能简单地用城市文明与乡村文化的差异来解释清楚,高加林拥有非常纯粹的城市人思维,他渴望接触现代文明,身上也很少见到农村人特有的粗鄙行为,他从教师岗位下来去当农民后,才逐渐改变自己的说话习惯,例如用地道的农民语言和别人交流,学着说一些粗鲁话等。这一切都显示高加林在年少时期就开始竭力抹去自己的乡土烙印,他与自己的父母性格差异很大,与村里的人来往不多,反而在县城上学时与同学交往密切。
高加林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爱关注国际事务,也有一定的文采,曾在报纸上发表过诗歌,这一切都是高加林的苦心经营,虽然他高考失利,但是为了不甘于去当农民,他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渴望拥有更好的前途。在他的教师位置被同村的三星頂替之后,高加林表现出极度的彷徨与无措,他无法轻易接受自己被迫当农民的事实,被顶替后的不甘心与他对于农事的生疏,以及做农活的屈辱感,给他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创伤。高加林与土地之间的疏离感,一部分来源于文本创作时的不和谐,高加林农村人的身份与他城市人的思想所带来的割裂,让他表现得更像一位异乡人,他缺乏对于土地的归属感,无法静下心来与土地打交道,他对城市的渴望以及对乡村落后的厌弃,让他在面临无法脱离土地的状况时,陷入精神困境。
《人生》中更多人会去关注高加林在背叛土地后又被土地接纳时的悔悟,从而传达出农村青年内心无法割舍的黄土情节。随着社会发展,农村青年们开始想尽办法远离最原始的土地劳作,在城市受到挫折之后,土地又接纳了这些迷茫的人,给予他们生存的希望。小说一直在传达对于土地的感恩情怀,高加林由城市再次回到农村时,被村民乐于接纳的宽厚胸襟所感动,他这时与土地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他的灵魂也找到了归属,但是同时这份归属给高加林带来的是束缚与舍弃。
高加林拥有极高的精神追求,他一心想要去城市发展而不愿留在农村,农村的生活无法给他带来心理满足。高加林并不是一位过度追求物质生活的人,他追求的更多是个人能力被认可的满足感,他想要通过更广大的平台,让自己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高加林志向远大,他拥有敢于拼搏的勇气,他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他坚韧的内心与奋发向上的决心将指引他继续前进,让他在困境中寻求出路。
高加林的生存境遇也是当时70年代农村青年们所共同面临的困难,他们与乡村疏离,又被城市拒绝,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但是有志青年们将不会甘心一辈子被困在乡村,谋求更好的出路是人之常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些与高加林有着相同境遇的青年应当把握机遇,施展自己的才华。
二、人情社会
人类具有社会性,在较为封闭以及落后的乡村,人情社会显得更为重要。高加林的父母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在村里没有多少话语权,高加林的教师职位被顶替后,他的父母只能怨天尤人,对此毫无办法。高加林本人在村里的威望也不高,他与村中的人交往不深,他虽然在村中学校任教三年,但在面临不公正事件后,他没能找到任何可以帮自己说话的人,也没有一位可以倾诉内心苦闷的好友,为数不多能给他带来心灵慰藉的,是有着广阔胸怀的德顺老汉和心灵赤诚的巧珍,但是德顺老汉与巧珍二人也是高加林去当农民后才有深切交往。
高加林并不是一位擅长交际的人,在他高中毕业回到乡村教书的那段时期仿佛是一片空白,《人生》中并未对高加林的这段时期进行描写,高加林在离职后,学校方面和他没有任何的联系,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文本的忽略,合理推测以高加林的能力,他极有可能是学校中最有潜力的教师。高加林从未刻意掩饰自己的思想与才华,若是学校里存在有远见与才识的人是会注意到他的,但是小说中并未写到这些,或许路遥将高加林从乡村教师岗位下来去当农民的书写,只是用来单纯推动情节的发展,想通过高加林人生的起伏来更深度刻画他的心理路程。
路遥将高加林的人际关系刻意简单化,是为了在有限篇幅表达他所要传达的更深层次的情感,但这也造成高加林在面对人生的挫折时,自己所做的事情非常有限,他一度在妥协与被迫接受,一直处于被剥夺的状态。路遥在处理高加林与黄土地的独特情感和他迫切想要进城之间矛盾时,过度简单化,高加林的精神追求以他回归黄土地而终结,寓意很美好,但是在某种程度也是对高加林精神追求的否定。他的人生一直以来都无法操控在自己的手中,他被社会裹挟着无力挣扎,他被人顶替了乡村教师的职务,却无力反抗,只能去当农民,之后当了干部的叔父回来,高加林托关系去县城当了记者,后来被告发走后门,又被迫回到的乡村。
高加林看似是在靠人情关系来谋求发展,但是这些关系和他自身的关联并不是双向的,他在某种程度靠别人的给予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一旦对方单方面的给予中断,高加林将陷入困境。高加林本身并不是一位庸才,他在竭尽全力展现自己的能力与才华,但是这一切在关系网面前显得无力,他体现了那个时代青年们的出路问题,农村人想要进城面临非常大的困难。高加林原本想要依靠读书考上大学来进入城市,但是在当时考上大学的人凤毛麟角,他高考失利后只能选择回农村。
农村留给这些知识青年的岗位并不多,小说中描写了三位农村高中毕业生,分别是高加林、巧珍的妹妹巧玲和顶替了高加林教师位置的三星,他们先后都去当了乡村教师。教师的岗位也非常稀缺,三星后来改去开拖拉机将名额让给了巧玲,这说明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村青年并不能有好的机会去发挥自己的才能,乡村的闭塞与城市的隔阂,将这些怀有远大志向的青年强行束缚在了土地上,这样的社会环境也给高加林带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
路遥在对城乡隔膜深入剖析的时候也探讨社会病态人际关系网,其中对于乡里能人描写值得深思。乡里能人普遍是指在乡村中具有威望的大家族的代表,他们依靠亲情纽带组成牢固的关系网,并且在村民中有着非常高的声望与号召力。乡里能人可以提升村民的凝聚力,使乡村更好发展,高加林见村里的水井里的水不干凈,便和几个年轻人一起买了漂白粉撒进去,遭到众多村民的辱骂与抵制,他们认为水里有毒,最后乡里能人高明楼出现,他向村民解释了高加林等人的好意,并且在众人面前喝了一勺井水,高明楼以自己的威望安抚了村民,村民们愤怒的情绪很快消散,乡里能人的作用在这里体现出来,但是拥有过多威望与权力的同时便会面临乡村霸凌现象。
高明楼以自己在村中一手遮天的关系网,抢夺了高加林的教师职务,高加林只能默默选择接受,村中其他的村民则对此毫无感觉,他们似乎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人对此提出异议,深爱高加林的巧珍,也只敢在家中埋怨高明楼做事不地道。乡里能人对乡村的发展是复杂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他们的约束也开始加大,高明楼也隐隐感觉到自己的地位在晃动,乡村需要一位有威望的人来带领大家,但是权力的背后也代表着要肩负相应的责任,过度的权力带来的势必是压迫,高明楼需要反思自己,他的乡里能人位置在未来可能会让位,新的领导者极有可能会是高加林这些具有远大志向,能够发动乡村变革,带领乡民们过上更好生活的青年人们。
三、文人心态
高加林身上带有古人的文人心态,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他怀有远大的理想,想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接受了教育的他在去当农民的时候感受到了不甘心与屈辱,高加林有着和古代文人士子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他时时刻刻关注国家大事与国际形势,他在其中掺杂了个人的理想,在获取这些知识与消息的时候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
高加林身上有着文人的傲骨与崇高的追求,他的精神世界是高尚且理想化的,这与他的现实生活产生极大的隔阂,加上他缺少对土地的感恩情怀与豁达的胸襟,使得他在被迫去当农民之后内心极度痛苦。高加林厌弃农耕,他认为农民都是乡巴佬,是粗俗的象征,他去县城卖白蒸馍时,耻于叫卖,他强烈的自尊心让他在遇到高中同学张克南的母亲时选择逃避。高加林向往体面的生活,他并不怕吃苦,但是害怕自己的能力被磨灭。
高加林对农民的偏见也是他性格的缺陷,他缺乏根基,他的文人心态是不成熟的,他带有青年人过度的傲气,此时的土地对他来说是压抑与束缚,他没有古代文人更高的思想境界,无法拥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博大胸襟,他像无根的浮萍一样漂在水上。
《人生》充满了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路遥在小说中表达了他对于黄土地深沉的爱与眷恋,这片土地拥有着宽厚的包容心,对任何人都给予生命的关怀。高加林在经历了人生的多重挫折之后,才明白土地对于他的深刻意义。他曾经厌弃自己被土地束缚,渴望逃离,他孤傲又略显偏颇的文人心态让他怨恨自己的农民身份,但在经历了城市生活后,他心态开始改变。当他再次被农村接纳的时候,他同时也接纳了乡村,他的文人心态开始完善,但这并不意味着高加林会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甘于一生当一位乡村教师。
高加林将自己的灵魂与土地捆绑在一起后,他的人生将会发生更多的变化,原先他与城市姑娘黄亚萍恋爱时,黄亚萍想让他去南京,离开这片土地,高加林心动了,但是随着他重新回到农村后,他意识到自己与土地的羁绊是无法分开的,土地一方面在束缚他的灵魂,另一方面在支撑他的灵魂。
《人生》的结尾只是高加林一段生活的结束,他的另一段人生可能才刚刚开始,他将背负着更大的责任,带着土地给他的养育之恩,怀着自己更伟大的理想与抱负,带领着村民向新社会发展。小说结尾留给读者太多的想象与思考,高加林今后的人生何去何从?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他将与土地纠葛在一起,土地也将会带给他更多的人生机遇。
参考文献:
[1]刘素贞.“时间交叉点”与两种“结局”的可能——再论路遥对《人生》中“高加林难题”的回应[J].文艺争鸣,2017,(06):122-129.
[2]曹雪花,马德生.论《人生》中高加林的人物原型[J].榆林学院学报,2020,30(03):102-105.
[3]刘立灿.高加林人物形象构造史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7:21.
[4]陈一军.民间情感和现代畅想的交错与叠加——论路遥小说创作浪漫主义特性的精神实质[J].当代文坛,2015,(06):45-50.
作者简介:
朱淑瑶,女,汉族,江苏南京人。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