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载汽车新型制动辅助系统投融资模式分析

2021-09-10 08:43罗洪波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7期

摘要: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汽车工业近几年来在全世界范围高速发展,大型货客车在物流和人群流动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保持重载汽车稳定制动安全驾驶,通常需要装备辅助制动的缓速器减速装置。通过对比国内缓速器与国外缓速器装置,发现我国在缓速器项目上资金投入研发不足,特别在新型制动辅助系统:液力缓速器项目的研发投入不足,加以汽车零部件回笼资金周期较长,缓速器市场推广发展仍重道远。本文通过对多家相关液力缓速器创业公司的调查研究,发现公司现阶段急需在产品上投入流动资金,同时扩大投融资渠道,与相关投资方成立合资公司,通过股权合作方式强化产品生产以及销售环节,以扩大缓速器产能。

关键词:资金渠道;融资需求;股权合作

一、中国汽车缓速器市场需求现状分析研究

(1)汽车缓速器行业市场发展状况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制造水平持续提升,汽车工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2014年至2018年期间,中国汽车缓速器行业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8.3亿元人民币上升至2018年的10.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6%。面对市场潜力巨大的汽车缓速器行业,中国汽车缓速器制造商的制造能力持续提升据该行业数据统计,未来中国汽车缓速器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预计2023年突破28亿元人民币。

(2)大重型货车销售变化

汽车缓速器通常安装于大型商用车,大型商用车主要分为重型货车及大型客车,大型客车由于产销量较少(年销量10万量左右),对缓速器产品市场需求整体影响较小,故本报告主要从重型货车销售驱动缓速器市场维度进行分析。我国重型货车2019年销售量为117.43万辆[1],2020年销售量为162万辆,重型货车市场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来自于经济增长带来的货运新增需求,新增的房地产开工与基建等工程项目以及大[2]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能源运输、建筑建材、土石方、钢铁、矿石等各类货运需求的增加,消费增长带来各类消费品运输需求增加。

(3)汽车缓速器市场竞争情况

中国汽车缓速器厂家以生产电涡流缓速器为主,汽车电涡流缓速器市场竞争激烈。液力缓速器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市场由国外厂家垄断。在汽车电涡流缓速器行业,国外厂家的市场占有率逐步降低,中国厂家的产品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2001年至今,由于汽车缓速器利润率高,众多零部件生产厂家进入这一领域,加剧市场竞争,挤占国外厂家市场份额。汽车缓速器的市场供给迅速扩大,但无序竞争导致产品的质量问题不断涌现。伴随着汽[3]车缓速器的销售模式从向客车公司等终端客户交付到向整车制造厂销售为主,整车厂提高了零部件供应商的认证程序和产品的标准。在销售模式变化的背景下,汽车缓速器行业逐步从无序竞争发展到以质量为主导的新阶段,部分规模过小的厂家逐步退出市场[4]。2020年,汽车缓速器行业的生产制造商约为7-8家,代表企业为特尔佳、泰乐玛、威德车业。

在汽车液力缓速器方面,国外厂家占据优势地位,中国厂家在液力缓速器的生产制造上起步晚,目前仍处于模仿和仿制阶段。国内市场上销售液力缓速器的公司总共六家(包括本项目的液力科技创业公司),而福伊特在中[5]国液力缓速器行业的市场占有率约为50%-60%,是规模最大的液力缓速器制造商。福伊特集团涉足能源、石油、天然气、汽车、运输等领域,产品覆盖机械、电子驱动器和汽车缓[6]速器。中国自主品牌特尔佳发展迅猛,特尔佳在液力缓速器行业的市场占有率约为20%。

二、中国汽车缓速器现阶段市场发展状况分析--以本创业公司缓速器为例

(一)创业公司缓速器项目情况分析

对比电涡流缓速器和液力缓速器,从质量、性能、安装便利、安全等各个方面都有较大提升;从国内及国外同行业其他缓速器产品对比来看,创业公司新一代水介质缓速器暂无同质化竞争产品,性能指标上处于优势地位;公司从2015年成立后,上游供应链日趋完善、产品技术不断升级已逐步迈入成熟阶段。液力缓速器专利权方面权属清晰、暂无争议且有相关印证资料。同时,液力缓速器曾经过专业测试机构的测试,下一步可结合原有的测试报告,请相关专业机构或者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其产品进行评测与验证,确保产品质量与性能符合预期。

据了解,创业公司掌握缓速器相关技术并持有专利,但自公司成立以来,未能将专利技术通过产品的生产、销售来为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至今未能形成生产规模,未能有效拓展、占据市场,未能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二)创业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相关企业现阶段经营情况较弱,不够成熟。据了解缓速器相关技术正在研发阶段,相关企业大多属于初创型企业,其主要业务始终没有得到真正发展,企业产品起步期间,财务报表多处于亏损状态[7],据本文案例创业公司介绍,产品从成立至今装车不过百台,长期处于初创型企业,远远没有达到一个成熟企业的运营状态。

2.创业企业人员流失多、产品规模小。由于工厂 2017 年从深圳搬至西部省份,导致部分技术人员流失。同时工厂规模较小,仍属于小规模人工组装,没有标准化组装线批量生产产品。

3.初创产品售后服务及品控现阶段无保障。由于目前订单较少导致产量较小,对上游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部件品控掌握能力几乎没有。同时,由于目前公司条件有限,自身产品出厂前测试过于简单,无法完全控制产品质量。

4.创业企业发展中常常遇到投融资瓶颈。虽然该公司从成立之初就一直受到投资者青睐,但对于公司所在地的相关政策方面缺乏了解,同時在选择投资方、合作方上较为谨慎,股权结构方式至今较为简单,缺乏资金支持和成熟的管理模式。

三、液力缓速器项目投融资建议

新经济常态下,决定了企业创新投入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资产专用性程度高,调整程度高,高风险性和正外部性。结合上述企业有关资料,针对缓速器市场、对目标公司情况及产品情况提出以下几个方案分析建议:

(一)引入间接融资

液力科技处于初创阶段,获得外部金融机构间接融资难,但可依托于行业相关政府部门,比如:依托交通运管部门所辖企业引入风险投资基金,如:通过交通小贷公司贷款、融资租赁公司融资、保险等方式取得启动资金。

(二)引入产业发展基金

基金按照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充分考虑到我国高速公路、水路交通行业特点和发展实际。在严格控制风险、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可开展市场化运作,提高基金投资收益和发展能力,但不得投资于国家对政府投资基金明确规定不得从事的相关业务;基金管理方式充分体现交通行业基金的行业属性,提高项目选择的针对性和投后管理的便利性,采取“母基金与子基金共同委托同一基金管理人”的管理模式,基金管理人为交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三)采用股权投资方式

1.增资扩股或股权转让方式

从创业公司目前的经营情况来看,现处于初创阶段,企业发展并不成熟。其在产品研发、技术应用上有优势,在经营管理上似乎差强人意,该公司负责人也在会谈中表达出“不善于企业日常经营的管理,更在乎产品研发”的想法,希望不只是引入资方单纯地提供资金支持或债权投资,更希望有实力的合作方可以参与入股,提供技术、管理人才共同经营发展。

据调研,现阶段市场上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较少(仅6家),投资该行业可以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需要前期投入大量资金且时间周期较长,故以上述方式投资初创期企业,因生产经营、产品市场、竞争市场等方面的不可控因素较多,投资风险较大。

2.成立合資公司方式

与创业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新的合资公司,合作各方以出资额为限承担相应的权利及义务。该方式可以向交通产业基金、交通系统各企业、外部银行融资等多种方式筹集项目资金。

在新公司成立之初、产品销售量较小时,创业公司以技术授权的方式向项目公司收取技术授权费,费用的支付可以按产品实际销售量支付;待产品规模扩大后,技术授权费可以考虑按年收费;如果公司规模进一步扩大,可在考虑将专利权进行估值后以技术入股的形式注入进合资公司。

(四)项目产品推广与管理支撑

1.依托交通运输业的国企背景向所属企业推广、采购产品

依托交通运输业的国企背景,可由交通运管部门以提高施工运输安全为目的,以新产品促安全生产方式在交通行业推广使用。一是由三大施工企业为所管理的重卡、客运及特种车辆,率先尝试推广加装液力缓速器;二是可建议施工企业参建的运输车辆安装缓速器;三是可向本地或周边省份的危化品运输车辆生产厂家和重型运输车辆生产厂家进行推广加装。同时加大对液力缓速器宣传营销,从重型车辆行驶安全角度及使用后车辆维护成本节约对比的角度,使消费者逐渐认识并认可液力缓速器。

2.以安全生产为目的,向客运行业、物流行业进行推广

随着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可以利用物流产业集团、物流行业协会、货车帮等组织向运输企业、个人推广使用该产品。

3.在高速公司服务区进行针对性宣传推广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货车较为集中的地方,进行宣传推广可有效提高产品知名度及货运人员认知度。待市场成熟后,可以考虑在服务区设点销售、加装产品,进一步强化市场推广力度。

4.配套产品上游配件集成供应商

创业公司当前的生产模式为:由产品上游配件集成供应商提供缓速器的相关配件,创业公司完成组装和测试后向市场销售。因此,可以考虑下一步待该产品市场成熟、需求量提高的情况下,将该产品的上游配件集成供应商引入落户当地或者直接投资建厂进行配件产品的生产,进一步降低该产品成本。

四、结论

对创业公司于来说,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加大创新研发产品来实现的,其最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扩大生产,即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都能力,因此,企业是否有一个较为不不错的企业股权融资结构,在很大一部分依靠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研发投入都是创新投入,只有研发的产品或者技术对于其他的相同或者相似企业竞争者所没有的或者所缺少的,对于这样的研发投入就属于创新投入,产品在推向市场后,获得盈利能力的同时,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投资。

参考文献:

[1]孙刚,徐建军,白朋鹏,张晓静,王宪峰,韩冬.汽车发罩外板冲压回弹补偿研究[J/OL].锻压技术,2021(05):64-71+168[2021-05-15].https://doi.org/10.13330/j.issn.1000

-3940.2021.05.011.

[2]岳美怡,尹珍丽.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融资结构分析——以上汽集团为例[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02):158-159.

[3]王洋.基于因素分析对我国重型卡车销量现状和预测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9.

[4]唐葆君,王翔宇,王彬,吴郧,邹颖,许黄琛,马也.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水平分析及展望[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2):6-11.

[5]邵翔.T公司汽车融资租赁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东华大学,2017.

[6]张文嘉.重型汽车企业品牌发展战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7]周文.汽车公司资金风险管理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作者简介:罗洪波(1970.9-),男,汉族,贵州安顺人,硕士,单位:贵州公路集团黔贵投资公司,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机械及经济性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