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实施5S管理过程中应用分组管理的效果分析

2021-09-10 06:15:22张乐乐
健康护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急诊科分组护士

张乐乐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诊科实施5S管理过程中应用分组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共计60例急诊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其中,对照组的护士为常规护理管理护士,而观察组的护士则在5S管理过程中应用分组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更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要更高,两组的对比差异P值低于0.05,表示对比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急诊科在进行5s管理的过程中加用分组管理可以使护理质量得到实质性地提升,不仅强化了护理工作者的个人素质以及专业水平,也使得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值得在医院中得到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5s管理;分组管理;护理质量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症状往往是迅速、严重且复杂的,其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同时加上各种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患者存在心理上的消极、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恐惧或愤怒等等[1]。急诊科为了给予患者及时、高质量的护理,常常应用的是5s管理,5s管理由整顿、整理、清扫、清洁以及素养5个部分组成[2],而如果在5s管理的基础上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将急诊科的护理工作者进行合理的配置并提升护理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即可将护理的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行大幅度提升。本次的研究报告选取了我院所收治的共计60例急诊科患者作为样本,将患者分为不同的两组,进而探究分析急诊科实施5S管理过程中应用分组管理的效果,现作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共计60例急诊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8--80岁,平均年龄为(75.3±1.4)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10--82岁,平均年龄为(76.5±2.2)岁。纳入标准:患者以及其亲属均已知晓并签署了同意书,也经过的院方的批准和同意;排除标准:①将妊娠期的女性进行了排除;②将对所涉及的药物过敏患者者进行了排除;③将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进行了排除;④将不配合的患者进行了排除。经过统计学软件计算验证,两组患者的年龄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的P值在0.05以上,这表明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的护士为常规护理管理护士,而观察组的护士则在5S管理过程中应用分组管理:护理工作者和科室的负责人要重视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及时找出诱因,然后小组讨论分析,尽快找出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預方案。其次,要进行整顿、整理、清扫、清洁以及素养分组:①整理:将急诊科中不需要的物品、过期物品等进行清理,确保工作区域的空旷;将使用频率高的物品随身携带,每日都要使用的物品置放与眼前。②整顿:将整理之后的物品进行分类,可以根据名字、用途摆放归类。要有专人管理物资,按照先入先入的原则摆放以免过期。③清扫:各个小组负责一块区域,要做到一周大扫除,3日小扫除,要清理地面、墙壁、窗户以及天花板。定时处理医疗垃圾,确保急诊科的环境卫生。④清洁:急诊科的各个护理工作者都需要规范着装以及仪表,安排专人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不符合规定以及要求的人员给予一定惩罚。⑤素养:护士上岗前需要接受严格的培训,要求每个小组的每个护理工作者都参与培训,提升护士的专业素养以及责任心。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护理评分满分100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好;通过满意度评定表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定,根据患者的反映情况可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分级。患者的满意率=(非常满意患者数+满意患者数)/患者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在此次研究报告所得出的数据,如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等,均是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和验证。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由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更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由表2可知,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由于急诊科患者的护理难度较高,同时也存在在许多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在对急诊科患者的管理中,就需要有关的护理工作者专业水平过硬,且具备比较强的应变能力以及风险防范思维。医护工作者需要分别与晨间以及晚间进行查房,具体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病情变化的具体情况等,做好交接;其次,要对患者进行风险调查,由患者的相关医生以及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判断、治疗时的体会以及患者的临床数据、病历等资料来对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比较,主要调查患者的体重、肌肉、脂肪、进食、活动能力等变化并进行评分[3],进而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营养不良情况进行预防;患者的体质较为特殊,使用预留针以及注射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根据本次的研究报告可知,在急诊科的5s管理中进行分组管理更能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p<0.05。

综上,急诊科在进行5s管理的过程中加用分组管理可以使护理质量得到实质性地提升,值得在医院中得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玉平,陈斐,王灵红.“5S”现场管理法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价值[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09):53-54.

[2]林丽清.急诊科急救仪器设备的“9S”管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05):149-151.

[3]余叶嫦,宁炳雯,李共甜,赵珍喜,尹彩兰.五常法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1):168-170.

猜你喜欢
急诊科分组护士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10期)2022-11-12 02:41:18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9期)2022-09-23 08:02:56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8期)2022-08-25 05:51:14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7期)2022-07-28 08:21:54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西藏科技(2015年11期)2015-09-26 1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