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轴机械加工油封位螺旋纹不良改善

2021-09-10 21:54夏杰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粒度

夏杰

摘 要:电机轴油封位存在螺旋纹,导致整机装配后PV耐久试验油封位漏油。通过棉线吊砝码顺时针旋转测试,棉线左右窜动,判定油封位外径存在螺旋线;通过排查和验证,选取更大粒度的陶瓷砂轮进行油封位精磨,并在精磨工序后增加光磨工序,同时增加砂轮修磨频次,然后进行相应的加工验证。根据各种验证结果来优化相关的工艺流程,从而达到加工产品满足整机PV耐久试验的需求。

关键词:螺旋纹;砂轮;粒度;精磨

0 引言

2018年7月,公司承接了海外K客户的发电机项目。作者主要负责指导供应商按产品图纸要求开发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并针对后续的产品实用状态提出改善方案。

此项目电机轴油封位图纸要求粗糙度Rz2.5,初期生产产品粗糙度满足Rz2.5的要求,但在整机PV耐久试验发现油封位存在漏油现象;通过机床两顶尖顶住中心孔,在油封位使用棉线吊20 g砝码,机床顺时针旋转测试的方法,棉线出現左右窜动,判定油封位存在螺旋线,同时,试验验证螺旋线是漏油的根源;排查发现供应商精磨工序使用陶瓷砂轮粒度小,修磨砂轮频次低,一次精磨无法完全消除螺旋线,指导供应商选取更大粒度的陶瓷砂轮,增加砂轮修磨频次,同时在精磨工序后增加光磨工序。

通过调整后的加工验证,从而达到油封位螺旋线的消除,最终达到满足整机PV耐久试验的需求和整车运行需求。

同时,通过此次机械加工相关工艺调整的研究,公司在机械加工方面规避螺旋线吸取了一定的经验,为后续的金属加工积累了技术能力。

1 产品介绍及问题描述

1.1 油封位结构和技术要求

此零件为轴类结构,热处理后油封位采用机械磨削加工,油封位直径要求φ48-0.025/-0.050 mm,粗糙度要求Rz2.5。

1.2 问题描述

在产品开发初期时,从成本角度考虑,产品油封位直径热后采用一次精磨完成(见表1),精磨使用陶瓷砂轮选取F60粒度的,过程控制中陶瓷砂轮的修磨为精磨10件进行一次修整。此工艺加工出的产品,测量油封位直径和粗糙度均符合图纸要求,但在整机PV耐久试验过程中发现油封位漏油。

2 初步原因分析及验证

2.1 通过对PV耐久试验失效轴进行油封位粗糙度、直径、螺旋线进行检测分析,确定油封位漏油的失效原因

(1)油封位粗糙度测量。使用粗糙度仪对轴油封位进行测量,实测值1.870 um,满足图纸要求Rz2.5。

(2)油封位直径测量。使用光学轴类测量仪对轴油封位直径进行测量,实测值φ47.962-47.964 mm,满足图纸要求φ47.950-47.975 mm。

(3)油封位螺旋线检测。使用气枪及白布清洁轴两端中心孔,并擦拭油封位,机床两顶尖顶住轴两端中心孔,在油封位使用棉线吊20 g砝码,在棉线上滴白油,启动机床顺时针旋转,转速设定160 r/min,观察棉线出现左右窜动,判定油封位存在螺旋线。

2.2 对油封位漏油的失效原因进行验证

挑选油封位直径和粗糙度均合格的轴,使用砂轮磨削加工,分别加工2根油封位有螺旋线和2根无螺旋线的轴,进行PV耐久试验验证,通过1 300 h的耐久试验,发现装配有螺旋线的轴,试验过程中发生了漏油现象,但装配无螺旋线的轴,整个试验过程均未出现漏油现象。

通过以上的失效原因分析和验证,可确定油封位有螺旋线是导致PV耐久试验漏油的根源。

3 根本原因分析及验证

3.1 针对磨削后油封位有螺旋线的问题,排查机床精度、加工参数、砂轮型号和砂轮过程控制,确定螺旋线的产生原因

(1)机床精度。精磨油封位采用日本进口津上G300A-500数控外圆磨床,具有稳定的加工精度,砂轮轴采用津上独有的高刚性动压轴承,导轨面采用平稳性强、精密度高的V-平导轨结构,可进行高精度磨削加工,满足此轴油封位的公差精度加工要求。

(2)加工参数。精磨工序外圆磨床设定线速度50 m/s,进给量:粗磨0.02 mm~0.03 mm,半精磨0.01 mm,精磨0.002 mm,符合金属件磨削工艺参数设定的要求,满足图纸要求的粗糙度和直径公差要求;但无法达到完全消除螺旋线的目的,查工艺参数设定的相关要求,可通过光整加工进一步提高表面粗糙度,消除螺旋线现象。

(3)砂轮型号。根据此轴图纸规定材料和粗糙度要求,材料SAE8620H,粗糙度Rz2.5,考虑成本问题,精磨油封位采用陶瓷砂轮,砂轮粒度选取F60,通过查找工艺参数设定的相关要求,砂轮粒度越大,加工出的产品表面粗糙度越小,外圆精磨一般选取砂轮粒度在F60-F100。为获得更高表面光洁度,消除外圆螺旋线,此轴加工可适当提高砂轮粒度,由F60提高到F70。

(4)砂轮过程控制。为了平衡工序间的速度和后期产量提升,初期程序设定热后精磨10件后修整一次砂轮,修整频次过低,不能完全避免因磨粒变钝造成工件表面灼伤和粗糙度过高。

3.2 对螺旋线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验证

生产100根热后待精磨的半成品轴,使用G300A-500数控外圆磨床进行油封位精磨。

50根依据现有加工工艺参数进行精磨,使用砂轮粒度为F60,过程中砂轮修整频次10件/次,加工完后依《磨削纹测量方法》进行检测,全检50根,其中有16根棉线出现明显左右窜动的现象; 另外50根,重新制定精磨油封位工序加工参数,外圆磨床设定线速度50 m/s,进给量:粗磨0.01 mm~0.02 mm,半精磨0.01 mm,精磨0.002 mm,光磨0.001 mm~0.002 mm,同时精磨后增加一道光磨工序,设定线速度:50 m/s,进给量:光磨0.001 mm~0.002 mm,使用砂轮粒度为F70,过程中砂轮修整频次6件/次,加工完后依《磨削纹测量方法》进行检测,全检50根,均未出现棉线左右窜动的现象。

通过以上的根本原因分析和对比验证,可确定螺旋线的产生是因为油封位精磨工序设定加工参数不合理,未加入光磨工序;砂轮粒度选取过低,且过程中砂轮修整频次过低导致螺旋线的产生。

4 措施制定及问题解决

(1)通过以上分析出的根本原因,制定相对应的改善措施:

①调整油封位精磨工序加工工序参数,第一道精磨留出加工余量,精磨完成后加入光磨工序进行油封位光磨。

调整前精磨工序加工参数:外圆磨床设定线速度50 m/s,进给量:粗磨0.02 mm~0.03 mm,半精磨0.01 mm,精磨0.002 mm。调整后精磨工序加工参数:外圆磨床设定线速度50 m/s,进给量:粗磨0.01 mm~0.02 mm,半精磨0.01 mm,精磨0.002 mm,光磨0.001 mm~0.002 mm,同时精磨后再增加一道光磨工序,机床设定线速度:50 m/s,进给量:光磨0.001 mm~0.002 mm。

②磨削砂轮的粒度由F60更换为F70的。

③过程控制中砂轮修整频次由10件/次提高至6件/次。

④光磨完成后,生产50件依据《磨削纹测量方法》进行抽检3件。

调整后的精磨段工序流程图见下表2。

(2)依据调整后的工序生产5件轴,生产完成后进行外观、尺寸及螺旋线检验,检验合格进行整机装配,完成后开始PV耐久试验,通过1 300 h的试验后,未发现整机油封位出现漏油现象。

至此,通过以上的验证试验,完成了PV耐久试验油封位漏油现象的改善,供应商开始进行批量生产工序参数的更新和调整。

5 总结

因产品初期PV耐久试验漏油,通过指导供应商进行一步步的原因分析和验证,查找工序间加工参数可优化和改善点,并进行工序参数调整和生产试验验证。通过调整后验证,PV耐久试验未发现漏油现象,满足了项目试验和整车运行的需求。

通过此次不良的改善,为供应商开发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時,前期设计也充分认识到整机油封配合部位,轴类零件不允许有螺旋纹,为后期产品的开发积累了设计经验。

参考文献:

[1]周桂莲,付平,杨化林.制造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1.

[2]徐秀娟.互换性与测量技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

[3]赵如福.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

猜你喜欢
粒度
一类多粒度近似周期关联规则问题的挖掘研究
基于属性特性算法的商品推荐系统模型
猪饲料实用粉碎指南
外源ABA和GA对小麦籽粒HMW—GS含量及GMP粒度分布的影响
情感粒度
油田碎屑岩粒度分布情况测定中激光粒度分析仪应用的价值
铜藻粉末的关键工艺研究
GSL-101B II激光粒度测试仪在滑石领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