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觅 谢忠灿
摘要: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和基于语文学科的基础素养,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迭代,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学效能,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模式等方面入手,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进行紧要探究,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提供一定借鑒。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性;参与;兴趣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8-169
小学语文教师的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的课堂教学环节呈现着丰富多彩的特点,而且其中的教学设置也趋于异彩纷呈。由此,学生在此环境中,将获得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进而能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最大限度地提高自我的语文素养。但是纵观教学现状,不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受到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并未切实地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效能,将单一的教学形式转变为多元的教学形式。由此,不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一、注重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课前导入作为一堂课的开端,其对整堂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升自身的语文教学效能,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课前导入环节的教学。有效的课前导入环节,不仅能提高学生在一堂课中的参与程度,而且还能激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的思维始终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而且当学生能够始终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后,他们就会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更多的热情。
具体来说,在教学《白鹭》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出一系列大自然中的白鹭的图片。在欣赏白鹭的优美图片中,学生便会产生正向的情绪,进而教师再利用言语引导,让学生的注意力从图片转移到本节课的课文上。由此,教师便能够在上课伊始,就利用关于白鹭的图片,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快速地进入本堂课的学习中。当然,教师也可以利用视频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完全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白鹭的视频,然后让学生在流动的影像中,产生了解白鹭的兴趣,进而产生学习本篇课文的兴趣。相比于静止的图片,视频中的白鹭,更加能够让学生在理性层面上。对其产生认知,进而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的中关于描写白鹭的语句的绝妙之处。
二、使用技术助教,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有着一定的用武之地。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技术手段,能够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在相关技术的加持下,学生自然也能够获得更为优良的学习体验,由此他们也就能够从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当然,教师需要控制技术的使用程度,不要让技术代替学生进行思考。以便使用技术教学,不仅没有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反而降低了教学效能。
具体来说,在教学《落花生》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课堂伊始,就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或者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建出多元化的主题情境,让学生能够对文章中的“落花生”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和兴趣。其后,在课中教学环节,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完课文后,可以再次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收获花生的情境,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课文。在教师教授完本课的语用知识后,到了阐述主题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抒情的音乐,进而创建出讲述人生哲理的课堂氛围,方便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中的父亲,借助花生讲述的人生道理。由此教学,教师不仅能够改变传统模式下的单一教学氛围,而且还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自己的身上,切实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创新教学模式,增加参与程度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无法做到始终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针对此现象,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的创建自身的教学模式,让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他们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当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提升了,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方式,对学生具有明显的趣味性,因此从侧面也能够摆明,教师的教学质量获得了提升。
具体来说,在教学《桂花雨》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使用“10+35”模式”。教师首先在课堂前十分钟的时间内,通过思维导图的手段,或者微课教学模式,将《桂花雨》一课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向展示给学生,其后,在课堂的后35分钟内,让学生按照教师此前给出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进行自主的学习。当然,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自由结组,然后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增加课前预习10分钟,即让学生做好本课的准备工作,然后在正式上课时的前35分钟,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然后在最后10分钟,教师根据《桂花雨》一课的学习任务和教学要求,统一的纠正学生,为他们进行点播。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程度获得了大幅度地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效能,不仅在完善当今小学语文的教学机制方面,有着进步意义,而且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也有着正向意义。有效的语文教学,不仅能让学生积累一定的语用知识,而且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让他们从心灵层面受到语文的熏陶。基于此,语文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不遗余力地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能,切实地让学生在主观意识层面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武转弟.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探析[J].科普童话,2019(40):122.
【2】梁秀琼.奏响有效教学的旋律——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课外语文,2019(24):73+75.
(重庆市彭水县保家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