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之教”之典范

2021-09-10 07:22郭艳红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李叔同丰子恺老师

不言,非不言,而是少言,少说教,多身教,以行为做表率,以行为去感化,潜移默化,达到教育之目的。

感化学生的魅力来源于教师自身的品格和才华,有了高尚的品格和出众的才华,就像一束光,照亮学生前行的路。

李叔同先生生于1880年,他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近代史上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一首《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传唱至今,百年不衰;他做教师,几乎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他的国文比正宗国文教师好,英文比英文教师好,绘画比美术教师好,钢琴弹奏的比钢琴教师好”,他的“不言之教”,更是震撼人心,历久弥新。

1911年,李叔同从日本留学回国后,曾在上海城东女校、浙江省立第一师范等学校从教,尤其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作出了惊人的成绩,可谓“硕果累累,私心大慰”,把一所本不是艺术专科学校的学校,变成了艺术专科学校。

一、庄重优雅的仪容仪表

为人师表,从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开始,优雅庄重得体的外在形象,是内心的表现,学生见老师,首先被他的外在所吸引,留下深刻印象,由此对他的教学产生极大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

在日本留学期间,他由内至外的全盘西化,梳三七分发型,着日本学生装,或穿和服,系一条黑纱腰带。回国从教,迅速转变角色,从装束开始,“他换上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衣鞋子,留学时戴的金丝边眼镜换成黑的钢丝边眼镜”,面带威严而和爱的表情,俨然一副民国教书先生模样。

二、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

他上课,课前总要做好充分准备。上课之前,首先拿来学生花名册,一一默认,了解情况,第一堂课上课,多数学生的姓名都能叫的出来,令学生们十分震惊,从来没见过这么认真负责的老师。

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和熟悉,一般上一小时课,备课的时间需要半天,为了最经济最有效的使用每一节课的五十分钟,他总是把必须写在黑板上的讲课要点都预先写好,两块活动黑板轮流使用。“一群青春活泼的学生,踩着预备铃,走进李叔同的音乐课,这位老师已经端坐于讲台前了,身旁的钢琴盖开着,琴谱、笔记、粉笔整齐有序地摆放在讲台上,一切准备就绪,一双澄澈的眼睛淡然的望着他们,认真而威严。刚才还在唱着歌,你追我闹笑声一片的学生,皆在这双澄澈而威严的眼睛下,戛然而静,仿佛这门槛成了两个世界的分界线,一边红尘滚滚,一边清净庄严。李叔同就这么坐着,直至上课铃响起,他其身而立,深鞠一躬,开始授课。”

三、温和严厉的教育方法

课堂是动态的,总有一些意外发生,总有不听话的学生,有人在课堂上不唱歌而看别的书、有人在课堂随地吐痰等,李叔同的教育方法,按其弟子丰子恺的说法,就是“温而厉”,他会选择合适的时机和这位学生交流,指出这种做法的不对,语气温和而严厉,然后向这学生深鞠一躬。这样的方法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又隐含着殷切的希望,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欣然接受,甚至终生不能忘怀。

例如,有的学生出门,常常重重的摔门,李叔同便守在门口,谁又摔门了,立刻满脸和善的追上学生,请他以后不要这样,说完,认认真真的向学生深鞠一躬。

一次上课时,学生们围着他,看他弹琴,有个同学放了一个屁,熏得大家分了神。下课了,李叔同很认真地说:“以后方便,请到外面去,不要在教室里”,说完,照例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當时的学生都说,这一鞠躬比什么都厉害。

有时遇到学生有些过失,李叔同当时不说,过后特地将学生叫到他的房间里,和颜悦色,及其委婉,甚至是低声下气地谆谆教诲。

四、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教学期间,他努力了解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的一切,对不同特长、不同家庭状况、不同性情的学生,总是及时提携,及时帮助。

漫画家丰子恺是他的学生,有一次,性格耿直的丰子恺和训育主任发生了矛盾,甚至动起手来,按照校规必须开除,李叔同看出丰子恺天资聪颖,在绘画上终会有一番成就,爱才心切的他,关键时刻主动挺身而出,甚至舍弃面子,和学校交涉,才免于开除。

为了开阔丰子恺的艺术视野,李叔同主动辅导他日语,从而让他能够阅读更丰富的西方艺术理论。丰子恺的绘画比音乐好,于是让他和音乐天赋较高的刘质平相互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音乐教育家刘质平是他的得意弟子,民国初年就读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他学业出众,但家境贫寒,因而获准免交学费和书、膳、宿各费。

这一年寒冬的一天,大雪纷纷,积雪及膝,刘质平终于创作出自己的第一首曲子,他拿着曲子去找李叔同斧正,李叔同接过曲谱沉默良久,不置可否。刘质平以为哪里有误,有些无地自容,因为从来没有学生创作曲子让老师过目,“今晚8时35分到音乐教室,有话当面讲”,说完,李叔同照例深深鞠躬,送刘出去。到了晚上,风雪更加猛烈,刘质平很早就来到音乐教室门外静候,心里既忐忑又疑惑,时间一到,教室内灯光亮起,李叔同手里拿着一块表,说“时间无误,一分不差”,并让他回去,有什么打算第二天再议,实际上是李叔同对他的考验,有“张良拾履”之意,可谓用心良苦,经此一事,认定刘是可栽培的音乐之才,决定每周为他授乐理课一小时,钢琴课一小时,同时安排他向住在杭州的美国人鲍乃德夫人学习钢琴,刘质平由此走向更广阔的音乐舞台。

1915年,刘由于家庭及疾病原因休学回家,离开了心爱的音乐,郁闷至极,李叔同专门写信安慰他鼓励他,“人生多艰;吾人于此,当振作精神,勉于苦中作乐;吾弟卧病多暇,可取《论语》修养格言,胸中必另有一番境界;下半年仍来杭校,不佞固甚愿与吾弟常相叙首也。”字里行间尽显他的爱才惜才之意及支持的决心。

刘质平毕业后,在李叔同鼓励下东渡日本求学,期间经历许多波折,异国的孤独、学习的困惑和经济的拮据时常困扰着他,甚至有放弃学习轻生的念头,李叔同总是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循循善诱,并决定每月从微薄的薪水中拿出二十元资助他,直到毕业为止,甚至准备出家时还要安排好对他的资助,用刘质平的话讲:“先师与余,名为师生,情深父子。”

有一个学生生性耿直,锋芒毕露,曾和李叔同发生过冲突,当他毕业时,李叔同还幽默又不失严肃地去信附赠一副对联:“拔剑砍地,投石冲天。”既赞扬他的大无畏精神,又蕴含警戒之意,关怀之情,溢于言表。

李叔同一生践行“不言之教”,向来少说话,凡受过他教诲的人,都有深刻体会,平时十分顽皮的孩子,一旦见了他,或者到了他的课堂,都会变得严肃起来,正如老友夏丏尊说“他做老师,有人格做背景,好比佛菩萨有后光”。

才情加人品构成他的人格力量,他的才情使学生折服,他的人品更使学生终身难忘。在李叔同的案头,有一本明代刘宗周所著的《人谱》,是关于古来贤人嘉言懿行的书,并且亲笔在封面上题写了“身体力行”四个字,每个字旁加一个红圈。他经常对他的学生讲一些书中有关做人与艺术的准则,一定要“先器识而后文艺”,要求他们一定要首重人格修养,次重文艺学习,要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先做一个好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没有高质量的老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所谓高质量,就是既有高尚的品德、又有渊博的学识,李叔同就是这样高质量的老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更多这样高质量的老师。

参考文献:

[1]陈星著《说不尽的李叔同》中华书局出版发行

[2]王牧著《李叔同传》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3]叶兆言《陈旧人物》上海书店出版发行

作者简介:郭艳红,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与管理。

猜你喜欢
李叔同丰子恺老师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弘一法师的账单
有 “画 ” 说丰子恺爷爷
李叔同谈“咸与淡”
弘一法师李叔同(上)
李叔同的一个动作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