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视野下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路径研究

2021-09-10 19:14陆万里
科技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美好生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摘要:本文主要概述美好生活的科学内涵,分析新时期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结合社会重大事件,提出美好生活视野下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旨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发展,提供部分参考价值。

关键词:美好生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引言: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水平稳步提高,国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美好生活既是一种主观构建,又是一种客观状态,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增强人民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1.美好生活的科学内涵

我国社会生产力较为落后的旧时期,温饱问题一度成为迫切需要。古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因此,不能有效解决温饱问题,尚无丰裕物质基础保障民生,难以追求美好生活,实现社会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之后的40年间,我国稳定解决十几亿人温饱问题,总体呈现小康水平。在此背景下,人民需要出现新变化,单纯物质满足已不能带给人民幸福感的提升,因此更加着眼于对法治、民主、正义、公平、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向往。

美好生活具有人本性与人民性、客观性与主观性、一致性与多样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等四方面特征。首先,人本性与人民性,即是以人的生活为本,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人民性突出强调美好生活是为广大人民而创造,是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绝大多数普通人为代表;客观性与主观性,客观即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条件,如健康、收入、环境、教育,同时也体现在人民群众主观的构建与评价;生活状况一致性与多样性,指的是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物质保障作为共同基础,但是在不同发展阶段,因个人身份、文化价值观、需求满足层次等不同,又呈现丰富的多样性;个体性与社会性,指的是美好生活是个人生活实践的直接表现,但是个人实践又受社会制约与影响,个人发展需要以社会进步为条件。

因此,可以明确美好生活不是赐予性的,更不是继承性的,而是奋斗出来的,是广大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努力工作,创造了美好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催生了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全新追求。因此,美好生活需要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1]。

2.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2.1爱国热情较高,理性认识较少

在全民抗疫攻坚战中,高校大学生对疫情的发展态势普遍较为关心,高度认同中央政府采取的疫情防控举措,对“各地医护人员驰援”、“钟南山院士亲赴一线”、“城市解封”、“方舱医院收治感染者”等社会事件持续关注,表现出极高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但是基于实际,大学生难以深刻认识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的真正原因。

2.2获取信息网络化、碎片化

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首要渠道便是互联网平台,主要通过浏览微博、抖音、知乎等获取外界信息,对中央广播、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关注较少。新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平台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部分媒体为赚取流量,博得关注,夸大个别极端案例,由于学生社会阅历浅,知识面有限,难以分辨真假,易被谣言误导,认为互联网搜索结果即事实即真理,缺乏思辨能力与认知深度[2]。

2.3心理脆弱,抗压能力差

当代大学生多为00后、95后,他们没有经历过03年的非典、98年的抗洪,对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应激反应较大,缺乏防御能力与心理建设。疫情防控期间,由校园学习变为居家学习,学生生活状态完全被改变,生活空间也受到极大限制,线下听课变为线上听课,较大部分学生难以适应,产生厌学、烦躁、不安、焦虑等情绪。

3.美好生活视野下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3.1坚持舆论引导,筑牢意识形态阵地

新时期在美好生活视野之下,要想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如公众号、学院官方网站等,加强舆论宣传,掌握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话语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的指示批示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利用成功控制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和重大事件效应,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抽象的思想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关联,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教育内容更具說服力、感染力、渗透力。同时,为克服时间、地点等一系列阻碍因素,高校应该加大网络思政课堂建设,利用腾讯会议、中国大学MOOC(慕课)、学习强国等平台,开展班团会议、党课,组织学生在线收看《这就是中国》、《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等系列课程[3]。在此过程中,可鼓励学校学生党员积极组织各班级活动,树立模范榜样,宣传正面典型,讲好中国故事,营造良好氛围,学习防疫抗疫先进事迹,塑造学生平和理性,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同时,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效果,可在学校公众号、官网,开展抗疫题材征集,动员广大师生围绕抗疫题材,制作视频,撰写文章,促进全员参与,凝聚青春力量,对学生展开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筑牢意识形态阵地[4]。

3.2密切联系学生,掌握思想动态行为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坚定的政治立场,才可使学生学习正确的文化知识,并且有效践行于生活实际。因此,应该构建学校网络舆情监管体系,通过辅导员教师、学生组织、学生干部群体合作畅通联系渠道,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健康状况,对于突出问题及时报告,有效应对。新时期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储备力量,实现美好生活离不开大学生的奋勇向前,努力拼搏。因此,应该为大学生构建美好的学习氛围,使其充分感受到美好,得益于美好,进而发自内心的愿意创造美好,辅导员、班导师应该建立QQ群、微信群对大学生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多加关心、爱护、引导、帮助,贯彻落实人文关怀,从实际出发,保障学生利益,增强教育效果[5]。

3.3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教育终极效果

为增强思政导向和教育效果,需要从学生诉求出发,围绕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美好生活视野下,对新时期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将教育内容贯穿到学生管理和服务中去。关注学生身心状态,成立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和生活关怀后勤小组,积极展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排查工作,对存在心理危机与隐患的学生,应该积极采取帮助,必要时采用医疗手段及时干预,保护大学生,培养大学生阳光向上、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抗压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另外,可借用信息化教学工具,宣传考研成功典型,营造线上学习氛围,密切结合实际,以专业课为导向,以就业指导课为基础,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动力,建立学习信心,明确就业方向,提高学习热情。同时,应该因材施教,分析学生自身优势,做好就业事先规划,尤其是关注毕业生群体,做好毕业生线上面试辅导工作,缓解就业压力,减少就业困难,因此可组织毕业生参加线上企业招聘。此外,为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可拓宽志愿服务渠道,加强学生实践指导,鼓励学生党员带头参与社会志愿服务,促使大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参与感,逐步领悟美好生活要义,努力提高,积极探索,成为新时期美好生活的缔造者和见证者[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美好生活视野下要想进一步提升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践行坚持舆论引导,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密切联系学生,掌握思想动态、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教育效果等路径,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认知,坚定政治立场,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思政力量的推动下努力学习,持之以恒,不懈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见证更加幸福的时代。本文上述内容因时间和范围等不可控因素,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以期在后续深入探讨中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周奕. 全新視角下思政教育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领导科学, 2020(2).

[2]黄倩. 新媒体视域下新时代青年家国情怀涵养研究——评《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新闻与写作, 2020(8).

[3]梁琳. 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 高教探索, 2020(3):I0008-I0008.

[4]李滔.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机制探究--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模式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 313(05):130.

[5]李玲, 刘锐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方位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 597(06):18-21.

[6]刘有升, 林婷婷. 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讨会综述[J]. 思想教育研究, 2019(6):142-143.

作者简介:陆万里(1984-),男,广西桂平市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 来宾市 546199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卖套房子半生无忧?谁摧毁了北京精明夫妻的“美好生活”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初探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