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园科学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科学现象,并提供丰富的材料最为支撑,激发幼儿主动学习,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科学的能力。
主题词:科学活动 支持 主动探究
正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幼儿学习科学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探究科学,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4-5岁的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觉以及各种操作活动认识周围世界。我尝试将《指南》中:“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探究科学 ”,在日常工作中加以实践,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从而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一.在生活中发现科学契机,鼓励幼儿在游戏中探索
活动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喜欢摸摸这儿、看看那儿,对于新鲜的事物非常感兴趣。我们会发现幼儿会比成人看到的东西多、问的‘为什么’多。幼儿期阶段孩子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区域游戏是发挥幼儿自主性和主体性的一种教育的途径。所以,我认为将幼儿生活中发现的科学现象加以提炼,投放到科学区,鼓励幼儿在操作中探索,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周一早上来园时阳阳兴奋的跑到我身边告诉我,周末在家里玩磁铁了他用磁铁吸住了好多的东西,而且发现了磁铁的一个秘密,就是磁铁每个部位的磁力是不一样的。吃过早饭,我请阳阳将周末玩磁铁的事情讲给了全班小朋友听,小朋友们听了非常兴奋,有的说:“磁铁能吸铁做的东西。”又有的问:“磁铁能吸多重的东西呢?”孩子的这个问题问的很好,说明孩子围绕着磁铁展开思考而且对磁铁的磁力产生了疑问。我想这正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探索机会,于是我反问孩子:“磁铁每个部位的磁力一样大吗?谁知道磁铁那个部位磁力大?哪个部位磁力小?”孩子们开始大胆的猜测。经过一翻激烈的讨论,也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最终我们的决定在我们班的科学区里投放一些条形磁铁、一盒曲别针、一些记录卡,通过小朋友在区域游戏中的实验和记录去证实磁铁各个部位的磁力的不同。
将幼儿感兴趣的科学现象加以提炼,找到有价值的教育信息,鼓励幼儿探究身边的科学。
二.抓住随机教育,引导幼儿探究大自然中的科学
大自然、大社会是幼儿探索和发现的环境,幼儿总是会在大自然中有所发现。我们将幼儿发现的感兴趣的并且是有教育价值的信息提炼出来,加以深入,引领幼儿探究大自然中的科学。
一天户外活动时,然然发现了一只蝴蝶,就大喊起来:“看,蝴蝶!”这时候,小朋友的眼睛全都追随着蝴蝶飞行的轨迹,乐乐、佳佳还兴奋地跑着去追蝴蝶,可是不一会儿蝴蝶就飞走了。看得出来,孩子们对蝴蝶很感兴趣,我说:“小朋友们是不是很喜欢蝴蝶。”孩子们点点头,我又说:“那咱们一起回教室,去看一些蝴蝶的图片吧!”孩子们兴致勃勃的跟着我回教室。我随机在网上搜索了几张蝴蝶的图片,请孩子们欣赏,孩子们看聚精会神的。看得出,孩子们对蝴蝶的兴趣点很高,于是,我问孩子:“你们知道蝴蝶是怎么长大的吗?”话音刚落,就听琪琪说:“我知道,是毛毛虫变的!”我说:琪琪能给小朋友讲一讲毛毛虫变蝴蝶事吗?”琪琪说:“我不会!”我说:“没关系,那我们小朋友今天晚上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查一查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明天把你查的结果告诉我们!”
第二天,好多孩子带来了毛毛虫变蝴蝶的资料,我和孩子们一起了解了蝴蝶蜕变的过程,知道了蝴蝶的生长过程需要经历的四个阶段: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蝴蝶成了科学区的小主题。
三.投放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支持幼儿自主探究
夏天到了,天气变得很炎热,我发现在洗手的时候小朋友们很喜欢“玩水”,抓住孩子喜欢“玩水”,的这个特点,我在科学区投放适宜的材料,支持幼儿探究水的特性。
为了帮助幼儿探究水的特性,我投放了:若干个透明水杯,可供幼儿饮用的水,各种颜色的颜料、白糖、食用盐、一个浴缸(鱼缸里养着鱼、有彩色的小石头、水草)、不同形态、不同形状的透明器皿、一节透明的胶皮管子。幼儿可以在区域里自主选择喜欢的操作材料,通过自己的实验去探索水的特性。每一次幼儿区域活动时,我都会在区域中进行观察并在必要时给幼儿指导。在区域活动后的总结活动中,我会重点引导科学区游戏的小朋友分享自己探索的经验,这样做,可以激发更多幼儿进入科学区探索的兴趣,鼓励幼儿相互分享经验。
在生活中教师抓住幼儿感兴趣的“水”,作为切入点,提供多种材料,支持幼儿探索,在此活动中,充分的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教师提供的材料很丰富,足以支持幼兒探究水是无色无味儿、透明、流动的液体这些特点,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没有过多的引导而是扮演一个了观察者的角色,去支持幼儿探索。
在生活中观察幼儿需求、激发幼儿兴趣、提供材料支撑、鼓励幼儿自主探究,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科学的能力,逐渐幼儿形成主动学习的品质。
北京市京源学校 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