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今高中课堂教学中已经广泛的运用到了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教学工具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认可和肯定,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但是就现金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效率不高,其本质原因在于不能有效的结合教学内容和技术。所以本研究对高中历史课堂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措施进行探讨,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历史;结合策略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当基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思维能力展开教育教学活动、而对于教学活动来说,现代信息技术是一有效的辅助手段,能够广泛的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尤其是对历史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历史事件进行理解,也是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有效方式。
一、以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兴趣是内驱力,教育工作者应当重点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样才能使得学生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对历史知识和事件进行主动的学习和分析,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认知和理解历史知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是一个有效手段,能够构建起形象逼真、直观动态、图文并茂的情景,将历史场景再现给学生,继而使得学生各方面感官调动起来,融入到历史情境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历史中的某一事件和人物进行感知,相应的就能够促进其学习兴趣的激发。比如,教育工作者在讲授宋代社会发展的相关教学内容时,教育工作者就可以以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呈现张择端画家的《清明上河图》。然后引导学生们这一作品进行观察,同时,结合历史内容展开联想,将自身想象成为作品中的某一人物穿越到了北宋的大街,对繁华的都市生活进行体验,感受宋人的文化生活和衣食住行。通过呈现这样的情景,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去了解和探索北宋的生活画面,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学习,进而使得学习效果大幅提升,也能够为学生们构建起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
二、运用现今信息技术技术构建良好情境
历史教育工作者通过构建良好的情境,能够引导学生们更好的去体会感知教学内容,能够使得学生们生成积极的情绪,相应的也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高中历史知识有着较长跨越度和大量的知识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畏难情绪,经常会出现注意力分散这样的状况。因此,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运用,以音频、视频、图片的方式为学生们提供相应的教学素材,为学生们构建起悦心、悦耳、悦目的情境,这样能够使得学生们的探索精神和学习欲望得以激发。比如说教育工作者的讲授《鸦片战争》这一内容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先提问“天安门前的标注性建筑是什么?”。然后学生们会回答“纪念碑、金水桥和华表”。然后教育工作者就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人民英雄纪念碑图片呈现给学生,并提问“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纪念碑的第一块浮雕是什么?”。学生回答是“虎门销烟”。然后教育工作者在对虎门销烟浮雕的相关图片进行呈现,图片呈现过程中也可以搭配精忠报国这样的音乐背景。通过这一曲目的渲染,能够让学生们的情感有所升华。教育工作者就可以通过虎门销烟相关的历史知识点,引导学生们对我国抵抗外来侵略的决心进行体悟,能够使得他们同仇敌忾的情绪得以激发。正是因为有了问题情境的构建和问题的铺垫,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来,大幅提升教学效果。
三、以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
新课改明确指出,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当对学生们的探究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着重培养。在教学中,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使得这一目标快速达成。实际上,信息技术的应用也确实可以引导学生们自主的学习相关知识点。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引导他们基于实际学习对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收集,对于学生理解历史教学内容来说也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比如说教育工作者讲授《辛亥革命》这一章节内容时,教育工作者就可以運用网络对和辛亥革命相关的教育素材进行搜集,也可以告诉学生们“历史在线”这样的历史学习网站,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们意识到历史学习过程中不能单纯的只关注教材。学生们对资料进行搜集后,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学生们也以office办公软件归纳和整理这些资料。然后以微信、qq等方式在班级构建信息平台中进行上传,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分享学习和讨论,一方面能够使学生们了解到如何对信息进行搜集的方法,对于自身学习面的拓宽也有着积极影响,相应的也能够增强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以信息技术应用攻关教学重点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大部分内容都较为抽象,有了较为久远的年代,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陌生感较强。教师想要通过语言进行清晰的描述难度较大,相应的就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使得抽象的知识更为具体,对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调动展开学习。比如说教育工作者在讲受《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一章节内容,教育工作者可以先提出问题“我国形势是在西安事变之后,有了怎样的发展”。实际上,国内针对问题的态度有所差异,对于学生来说,理解难度大。这时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将西安事变这一电影播放给学生:首先是“杨虎城和张学良实施兵谏,同时扣留蒋介石”;其次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顾问为了对西安事变进行解决而不断周旋”;再次是“何应钦保卫西安轰炸渭南和华县”;第四“周恩来总理到西安进行协调”;最后是“张学良护送蒋介石抵达南京”。学生对这些电影片段进行观看之后,教育工作者需要提出问题“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什么不直接处决蒋介石;何应钦和宋美龄都是国民党,他们为什么希望以和平的方式来处理西安事变事件,但是何应钦为什么却以武力进行解决”。因为之前学生们已经观看了相关的影像资料,进而在分析问题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对这段历史进行细致的剖析,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使得教训重点得以有效解决,对于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着积极影响。
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也有了有力的支撑,继而使得历史这一门学科有了新活力的注入,受到了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认可和肯定。但是我们应当意识到很多教育工作者在对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说有些教育工作者过于应用新技术,在课堂上没有写过一个字,使得信息技术喧宾夺主。教育工作者应当以语言板书的形式引导学生们更好地对知识框架进行梳理,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应当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这样的历史课堂教学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另外,教育工作者在对信息技术进行运用,对多媒体课件进行制作过程中也不要过于花哨,否则就会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受到影响,继而不能很好的对课堂知识进行理解。总而言之,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探索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的实际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徐爱芳.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J].山东青年,2014,(6):55-55.
[2]王海涛.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应用信息技术[J].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2014,(5):56-56.
张玉伟,男,汉族 广东揭阳市揭东区,1989年10.2,本科,初级教师,揭阳市揭东区才林中学
揭阳市揭东区才林中学 广东揭阳 515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