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飞 薛小娟 欧阳祖军
摘要:本文就家用新风系统的计算及其设计进行了分析,并对其选型计算进行了详细阐述,得出一些结论和选择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新风量换气次数
引言:现代城市生活,人们对家居生活环境的要求日渐提高,不但要求高舒适度,还要符合健康理念。人们希望即使身处闹市,也能享有郊外一样新鲜干净的空气,为了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家用新风系统开始走入千家万户,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但空气看不到,摸不着,怎么去计算需要多少新风量呢?本文就新风系统的选择计算方法作简要分析。
1 新风量的计算方法
1.1选择方式1:按人均新风需求选择
按人均需求计算新风量是常见的新风量计算方法,国家规定家庭人均新风量应该满足30m³/h,打个比方,假设您家的客厅活动的人数为4人,那么这一区域所需要的新风量W=30m³/h*4人=120m³/h。如此类推,每个房间都可以这样计算,将得出的结果相加就是整个房子所需要的总新风量。
1.2选择方式2:按通风换气次数
新风量计算方法是按换气次数计算,将室内空间的体积计算出来,即室内的空气体积总量。根据国家标准,用途不同的区域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同,家庭的换气次数应满足每小时0.6次,即新风机应能每小时将室内空气的60%置换完。
以上就是两种主要的新风量计算方法,可以根据这些方法来估计自己的房子需要多少新风量,按照新风量来选购新风机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区域的空气环境较差,例如家里可能有人抽烟,或者厨房油烟影响较大,那么可以适当增加每小时新风量或者提高新风次数。
1.3新风量计算方法实例说明
某办公室房面积S=100(m2),净高h=3(米),人员n=10(人)
1.若按每人所需新风量计算,则新风量Q1=n.q=10*30=300(m3/h)。(根据下面《空调环境不同类型建筑新风量》中的标准取每人所需新风量q=30(m3/h));
2.若按房间新风换气次数计算,取房间新风换气次数p=2(次/h)(见以下《新风换气次数参考表》),则新风量Q2=p.n=2*100*3=600(m3/h)。
由于Q2>Q1,故在本案例中取Q2为最终房间所需要的新风量,并作为设备选型的依据。
注:确定房间所需新风量时,应根据房间空间大小及室内人员数量综合考虑。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计算出新风量数值,取两者中新风量计算数据较大的值,作为设备选型依据。
2 风管布置的原则
1.1短线布置
所谓短线布置就是要求主风管走向要直而短,支风管要少,尽量少占空间、简洁与隐蔽。直线布置的风管系统,在运行能耗和初投资两方面都是最低的。从节能的观点分析,空气总是“希望”走直线,这将减少能耗;从费用的观点分析,直管段的费用比各种弯头等管件要少很多。因此,当布置一个風管系统的平面走向时,应力图将拐弯的数量减至最少,并且要便于施工安装、调节、维修与管理。
1.2标长的直线管段,减少变径管和接头数量
采用标准长度的直线管段,将各种变径管和接头的数量减至最少。直的、标准长度的风管造价相对便宜,因为他们可在自动生产线上制作。而任意段非标准长度的矩形风管,从技术上而言,都可当作配件,因为他们不可能用标准卷材做成。螺旋圆形风管可做成任意长度,椭圆形风管的标准长度则完全取决于金属加工厂的加工标准。
1.3科学合理、安全可靠地划分系统
系统的划分要考虑到室内参数、生产班次、运行时间等方面,宁外还要考虑到防火要求。
2新风系统风口设计
合理的居室通风主要针对两个关键的环节:按需求分配和空气有序的流动。其中按需求分配是指可以把新鲜的空气送到人体需要的位置,比如说卧室,客厅或者厨房等,这些地方是人体经常活动的地方,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新鲜的空气进入。那么排风口呢,安排在污浊空气堆积和难以排遣的死角。
那么在新风系统风口的设计上,也是要根据室内的结构,以满足人们对新鲜空气的需要,同时有利于排出污浊空气。有的新风系统是上进上回的方式,在室内形成对流,那么在风口的设计上会有相对应关系,有的是下进下回的方式,比如说五度新风系统,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呢?它更加的贴近空气流动的方式,使室内形成一种对流,不需要强风,就可以使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室外。
新风系统安装时,选择距离主机较近同时可以与室外相通处开孔。新风系统的入口和排风保持在3米以上,为了防止相互影响。五度新风系统在设计上通常将进风口安排在不显眼,但是可以良好通风的位置上,那么用户在设计新风系统的安装上,也要和方案设计的师傅做好提前的沟通,这样才能实现既可以有健康的空气,同时又美观大方不影响室内装修设计。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房间内的通风换气、排除室内烟过程都是通过空气的对流来实现的,所以新风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对整个系统的功能实现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个好的送风系统设计,应该使该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都能降低。好的新风系统不但提高舒适度,也有利健康。
参考文献:
[1]葛晴晴。新形势下暖通空调设备安装施工问题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05) : 219.
[2]李小双。智能建筑中暖通空调的优化方法[J].住宅与房地产,2017, (03) :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