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县思想扶贫调查与对策研究

2021-09-10 23:39:19罗杰刘玉梅
科学与生活 2021年7期
关键词:习水县调查研究

罗杰 刘玉梅

摘要:扶贫更需扶志,引导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与对政府、社会的扶贫依赖,让贫困人口的思想上得到扶贫,调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大增加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动力。通过对习水县思想扶贫的调查研究,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思想扶贫的调查与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习水县;思想扶贫;思想贫困;调查研究

一、习水县思想扶贫现状调查

习水县思想扶贫工作现状分析自我们在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以来,习水县不断促进"扶志和扶智"工程,据不完全统计,习水县全县共召开了大院坝会4.6万场次,举办了农民练习和讲解上万场次,开展了文艺下乡1844场次,举行了家庭会5.7万场次,表彰命名万户次,开辟"我脱贫我光荣"、"话脱贫感党恩"等电视专栏和微信特色专题。"思想扶贫脱穷志"成为习水破解精准脱贫的"第一步先手棋"。在习水脱贫攻坚这场十分重要的战斗中,上级的政策就是引领,外部的帮扶就是推动,习水贫困群众自身的脱贫意志和能力成为了群众脱贫的一种根本驱动力。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习水县在思想脱贫上的努力奋斗让贫困人们消除了贫困的深刻思想,树立起了奋斗的意志,让自身的奋斗与外界的帮扶产生共鸣,真正意义上的摆脱贫困。

二、习水县思想扶贫取得的成效

(一) 助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服务。

为了能够真正带着他们致富,非法办公民营集体企业15家以上的农村企业管理人士980余人次地先后进入各村搬迁贫困社区,深入各村对社区贫困户搬迁群众情况开展了实地走访和排查调研,精准帮扶,投入资金800余万元。

(二)助力残疾学生。

组织企业向习水县特殊教育学校3名受助学生每人提供捐赠的温暖包和100元的一年度生活津贴,共计5.315万元。

(三)开展教育募捐活动。

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全县各乡镇教育基金募捐,比如到二里镇开展教育基金募捐活动就捐赠达130余万元。

(四)积极开展"为梦想插上翅膀"活动。

组织向民营企业申请资助30名初、高中各个阶段的贫困学生,初中按照每人90元/年进行资助(其中包含00元的生活补助费用和患者大病及意外医疗保险1份),高中各个阶段按3000元/年(生活补助费)进行资助,合计6.941万元;资助16名贫困大学生进入校园,发放了每人每年5000元的补贴和助学金,共计63万元。

(五)组织政协代表走进红岗助力"夏秋决战"捐赠活动。

39名民营企业家们走进苗寨再献关爱,重整行装再助脱贫,共捐助筹集善款15万余元。

(六)组织在外游子为家乡传递绵薄之力。

黔西南州习水商会扶贫捐资习水县二里镇红工村。母飞会长代表60余名习水在黔西南游子向习水县二里镇红工村脱贫攻坚捐赠现金.07万元,希望能够通过县工商联,将全体工商会成员的一份关怀和爱心传递给贫困群众手中,以尽在外游子对家乡的一点绵薄之力。

(七)助力农村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

贵州厚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程寨镇建有机水稻种植基地,投入资金3万元,补助农户有机肥料和优质稻种,带动46户贫困户种植有机水稻增收。贵州老锄头有限公司,在全县8个乡镇订单种植红稗5000多亩,种植户000多户,其中贫困户60户,带动贫困户增收。贵州省三好食品有限公司,在全县订单种植黄豆34950亩,种植户1196户,其中贫困户45户,带动贫困户增收。社会力量扶贫攻坚提升行动用脱贫攻坚的实效检验主题教育的成果,他们用自己的初心践行了使命,用行动诠释使命。

三、习水县思想扶贫存在的不足

(一)群众思想认知落实不到位。但是仍然还有许多扶贫人员未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理想扶贫工作既是国家扶贫发展战略的完善又是转型升级,同时也被看成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

(二)我们对于政策精神所学得不深,吃的不透,缺少了主动思维的意识,也很少有自己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担当。扶贫人员仅仅依赖于所下达的扶贫政策而进行帮扶。

(三)主体职责没有充分地落实跟得上政策落实,无所作为。

在我们思想基础扶贫实际工作中对于扶贫政策和工作要求的把握出现了认识偏差,相反,将更多的重心放于对贫困人民的实物帮扶而轻视了精神思想扶贫。

(四)基础工作水平要进一步提高。要想真正做到脱贫,基础工作就必须做好做牢,目前,习水县的基础工作尚处于上升阶段,还不稳定,这就导致面对一些突发情况时无法及时应对,因此,习水县的基础工作水平还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提高。

(五)工作作风要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深刻影响到每一个人,如果贫困人民看见扶贫人员对于脱贫的事漠不关心,那贫困人民心中自然有怨念,这就不利于脱贫工作的开展,所以扶贫人员要牢抓工作作风,切记不可敷衍了事,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个大大地提高。

四、习水县思想扶贫对策建议

(一)讲习培训增知识。

依托各乡镇(街道)、各村(居)农民夜校、综合服务站等场地,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建立县、乡、村三级"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通过"请"、中小学党员干部中"派"、志愿宣传教育骨干中"选"、农村"土专家、田秀才"中"聘"的多种形式来支撑和配齐优秀的师资力量。

(二)道德讲堂立信念。

在每个村镇(街道)、各級(居)广泛地开设了道德课堂,组织4600余名精心帮扶群众和领导人员、农村道德模范、致富劳动力等上台进行讲座,将弘扬社会主义以人为核心价值观的"大主题"变成身边的"小故事"。用身边的好好人来讲身边的故事,用身边的高尚人格来教身边的好好人,引导党员广大群众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方式转变。

(三)大家乡风化是民约共同筑成的屏障。

积极研究探索组织开展文明乡村村规民俗廉风善治宣传活动的多种有效途径,广泛地组织开展"文明乡风五创建"宣传活动,不断地研究修订村规民约,制定了责任奖惩和其他激励措施制度,促进村民互相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逐步彻底打破以前农村"相互攀比"、"越穷越生"、"等、靠、要"等陈规陋习。

(四)先进典型树标杆。

结合"农村家园"五年双创建设年活动,广泛组织开展了农民致富典型能手、道德典型模范等农民典型形象评选活动,在广大农民群众身边切实树一个道德典型、立一个标杆,扶正祛邪、扬善颂佳,使农民学习评选典型的整个工作过程已经变成了农民重拾培养人们的职业生活品质自信、致富自我发展信念的一个过程,让群众在脱贫攻坚路上放下包袱和顾虑,大胆向小康社会迈进。

(五)爱心扶助感党恩。

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扶贫志愿工程的重要载体,组织了爱心企业、文艺小分队、医务工作者、志愿者等,在各战区全面深入开展习水县脱贫攻坚扶志工程"温暖1+N"行动。同时在各战区成立"爱心驿站"、公益平台,将社会各界捐赠的物资放在"爱心驿站"供需要的群众领用,营造互助友爱和谐村风。

参考文献:

[1]李坤.“大扶贫”引领习水之变[J].当代贵州,2015,(41):22-24.

[2]徐文.扶贫脱贫中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3):51-54.

[3]杜佳,李云龙.当代扶贫思想社会宣传的模块化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0,(22):41-42.

作者简介:罗杰出生日期:2001.4.30性别:女籍贯:贵州省遵义市

学历:本科在读职称:学生研究方向:思想扶贫

基金项目:贵州师范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项目名称:《习水县思想扶贫的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2020DXS208

贵州师范学院 贵州贵阳 550018

猜你喜欢
习水县调查研究
习水县关工委召开第一次主任办公会
下一代英才(2023年3期)2023-04-18 01:05:50
习水县关工委受习水县委表扬通报
晚晴(2021年2期)2021-05-18 14:01:33
习水县关工委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
晚晴(2019年4期)2019-07-08 03:49:42
有机高粱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习水县离退局举行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工作宣讲会
晚晴(2016年11期)2016-12-20 19:25:14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2:19:18
大学生运动损伤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2:00:27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