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诗教”

2021-09-10 20:56王化清
关键词:方塘诗教大船

王化清

诗教在我国历来有着光荣的传统。因为很多诗读来生动形象、耐人寻味,有特殊的教育效果。

南宋教育家朱熹從政同时,还特别热心教育,每到一处,总是提倡办学校,兴书院。他在讲学同时,以诗作与人答对,探讨学问,勉励后学,尤以《观书有感》两则著称。

(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提高认识、大有收益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但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质清澈是因为源头有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要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才能达到新境界。

(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朱熹在这第二首诗中,同样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告诉我们在学习中开始看来非常难解的疑问障碍,会随着你学识不断增长而化难为易。作者这里用“水”来比喻知识,把“疑难问题”比成大船。水浅,大船就要搁浅;水深了大船就显得轻了, 自然顺利通过。学习就是这样,当你学到了一定深度,再回过头来看昔日遇到过的“难题”,会显得很简单。这首观书诗极富哲理性,它启发和鼓舞我们不断去探索研究,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才干,攻克学习中的一个个难关。

猜你喜欢
方塘诗教大船
过碱河
常识:端午节快乐
七彩字帖
观书有感(其一)
一艘大船去远航
诗教为何与何为
诗教传统与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关系探微
忧世要深,择术要慎
守护方塘
造艘大船去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