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强国背景下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1-09-10 14:25李斌
科学与生活 2021年6期
关键词:创新

李斌

摘要:针对传统汽车装调工的人才培养已经不能满足汽车制造类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等问题,运用“绿色+汽车”“智能+制造”“信息+设计”等方法,从课程体系重构、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团队重塑、教学诊断与改进等方面对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进行改革与创新。 经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改革成效,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其教学成果对专业改革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供地方其他高等职业院校借鉴。

关键词: 制造强国;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专业改革; 创新

0 引言

《中国制造 2025》指明制造强国的国家战略,明确提出了“绿色制造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五大工程,以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十大领域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聚焦战略性重点产业领域,面对“智能”“绿色”“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服务区域产业升级,对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制造强国战略背景下,传统汽车装调工的人才培养,已经不能满足汽车制造类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专业转型势在必行。目前,国内较多高等职业院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往往只向汽车整车制造厂生产一线方向发展,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专业招生人数不足,学生报到率下降。 经过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基于“绿色+汽车”、“智能+制造”、“信息+设计”等维度,明确提出该专业致力于培养新能源汽车制造、工业机器人设备、汽车设计等领域从事生产、研发、设计、维护、技术支持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将课程思政、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目标融入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双创”意识。 本研究依据此调研结果对毕业生能力素质与行业需求相吻合、服务区域建设和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1 课程体系重构

1.1 校企合作,再造模块化课程结构,重构模块化教学流程

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体现国家职业标准的课程,突出职业意识和能力培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此实现校企共建、共享、共融。深入研究制订模块化课程内容的设计方案。不断创新模块化的教学方式,突破传统的授课模式,探索项目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新教法,支持每位教师形成特色教学风格,老师分工协作开展模块化教学,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1.2 构建“思政课堂”与“课程思政”大格局

在课程体系中需构建“思政课堂”与“课程思政”大格局,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做到技术技能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统一结合,实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传统课堂提及了课程思政育人的相关内容,但是没有有效的融合和挖掘。 因此,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需要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中。 加强劳动教育和安全教育,培养创新务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1.3 建立内容丰富、资源共享的专业教学资源库

为推广本专业建设成果,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需求,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建立资源共享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吸纳企业优质资源和案例,承担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开发,并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 满足“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需要,为推动开放、灵活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提供条件和保障。

2 制造强国背景下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课堂教学改革

2.1 对接产业,分层次教学,實现人才个性化培养

精准对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信息设计等产业,打破传统专业壁垒,根据专业群课程体系设置,实行分层次教学,第一学年主要完成基础共享型课程的教学。 在第二、第三学年根据继续深造型、技术技能型、研发创新型、综合管理型等不同类型学生开展分层次教学,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发现拓展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制定开放性校中厂、开放性校内实训室等制度,发挥新能源汽车、汽车设计、智能制造等多个专业社团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个性化自主学习,利用课余时间,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以教师的工作室项目为推手,实施第二课堂的有效管理,营造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大赛、项目建设等相关活动,通过分层教学、分阶段教学的育人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2.2 推动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助推课堂革命

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对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构建理、虚、实一体的多维课堂。 深入运用智慧教学数据,实施动态调整教学策略,运用国家级、省级等各类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开放课程等课程平台优势,结合手机端教学与管理平台,通过数据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专业精细化管理教学实施过程,合理制定精准的应对措施。 教师及时跟进调整教学策略,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有效开展教学过程监测、学情分析、学业水平诊断和学习资源供给,推进信息技术和教学融合创新,助推课堂革命。

3 制造强国背景下教学团队塑造

3.1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夯实“智能+绿色+设计”专业教学团队基础

智能制造、绿色汽车、建模设计等对专业教学团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推动学校和企业、行业合作、共同分享优秀人才、共同使用优质资源,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行业、企业直接参与学校老师的技能建设和资源规划设置,创建学校的骨干教师与企业的优秀导师相结合的专兼职教学团队。加强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提高兼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夯实“智能 + 绿色 + 设计”技能团队基础。

3.2 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组织教师全员培训,开展围绕教学方法、课程开发设计、信息技术应用等技能的学习,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以教师能力大赛为引领,教赛相长,以赛促教,在已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引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培养一只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参考文献:

[1] 张俊娜, 张冲. 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探索[J]. 汽车实用技术, 2019(23): 210-212.

[2] 翁士增. 构建绿色智能制造新模式[J]. 浙江经济, 2019(2): 58-59.

(指导教师:山东协和学院,王宇)

山东协和学院 济南 250109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