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汝平
摘要: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教育事业迎来更高的挑战,人们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多重视,促使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与改革。小学阶段是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塑造优良思想品德素质、夯实学科学习基础的关键阶段,在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立德树人的要求。
关键词:德育;小学语文;融合
引言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语文学科作为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因此,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充分挖掘语文学科中所包含的思政教育素材,找准恰当时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不仅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1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的优势
小学语文在德育渗透教学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优势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语文教材中可以穿插道德教育。语文学科不像数学拥有自己特有的领域,语文学科领域从天文到地理、从科学到人文,涉及众多的学科门类。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直接向学生讲道理、谈道德的,学生会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另外,小学语文教师也有进行道德渗透教育的优势。前文提到语文是一门同时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语文教师拥有很强的人文意识,语文教师相对其他学科教师来说对于文学作品中积极向上的内容更具敏锐性,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理解,并将这份理解传达给学生。最后,语文教师更易与学生交流并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提升道德品质。
2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
2.1教师可以在培养学生能力的时候,将德育教育渗透给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每个单元都会有口语交际,教师可以通过举办辩论赛、演讲比赛等竞赛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任何形式的比赛中,都要让学生拥有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思维意识,要用积极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展现出当代青少年学生该有的蓬勃向上的精神。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轻松有趣、诙谐幽默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式教学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丰富多彩。2.2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善于捕捉教学时机,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许多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尤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深刻地感受到文章中最感人、动情的情节,这时老师应及时捕捉教学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同时需要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个教学时机一定要恰到好处,过早或者过晚都会影响思政教育的渗透效果,只有适时、适当地对学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才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为其未来人生良好的发展奠定坚固的基础。
2.3“行”教育———活动,无为而治
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及时巩固德育的效果。因此,笔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生动活泼的、富有意义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领他们从活动中体验生活、认识自我、憧憬未来。学生学完《搭石》,策划一次“发现身边的好人”活动,锻炼了交际能力,懂得了好人就是你我;学完《军神》,召开一次“名人故事我来讲”发布会,学生学会了搜集资料、处理信息,明白了什么是钢铁意志;学完《将相和》,学习小组自导自演课本剧,学生学会了分工合作,明白了顾全大局;走在街头,发现错别字,我们开展啄木鸟行动,提高了学生正确运用汉字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前几年收获时节,农村燃烧秸秆现象严重,我们撰写倡议书和公益用语,宣传环保,学生在感受文字力量的同时增强了环保意识……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而且使德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2.4实现读写结合,推动德育落实
阅读和写作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关注的部分,但是不少教师会把二者分割开来进行教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师可以把读写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把握文本内容的同时感悟其中的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将自己的阅读理解转化成为书面语言,用写作的方式实现语言理解能力的升华。例如,在教学《白杨》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认真朗读爸爸与孩子们的对话,说一说自己通过对话获得的理解,然后让学生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再如,在教学《梦想的力量》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文章,分析梦想的力量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思考梦想的力量,并对学生进行启发。在这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梦想的力量为主题,用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梦想的理解和对梦想力量的感知,让学生在读写活动中得到德育方面的熏陶。
2.5教师可以在讲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在润物无声中渗透德育教育
众所周知,语文的教育场所是课堂,那么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将一些思想品德的教育知识以间接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巧妙地让学生接受这样的理念。比如,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能体现作者思想的关键语句,向学生传达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通过分析作者高尚的品德帮助学生形成具有教育意义的榜样力量。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对学生德育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确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习状况,因材施教,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思想观,实现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教育目标。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很多,老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思想,创新教学手段,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将德育教育和语文教学充分融合,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及高尚情操,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参考文献
[1]林少华.如何让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J].东西南北:教育,2018(17):102-102.
[2]赵妙荣.浓妆淡抹总相宜———谈德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渗透[J].科学导報,2016(9).
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塘官小学 贵州省安顺市 56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