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矿山历经多期、多年的开采和选矿活动,遗留的环境地质问题十分突出。在信息时代,将矿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让矿山治理更加简单高效,为推动地质行业转型,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态难题,将开采后的矿山进行修复治理、合理利用资源正是环境保护新理念的体现,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体系化信息系统,提升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效率,打造环保产业生态链,加大数字化赋能,同时也是走绿色矿业之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
1.前言
矿产资源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而如今因资源开采使得废气排渣场随处可见,地下开采造成的地下采空区的面积增大,选矿产生的细颗粒粉尘污染了空气,弥漫粉尘使附近居民呼吸困难;由于废弃矿渣的堆放,易形成滑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矿山开采后的修复治理十分重要。因此将开采后的矿山进行修复治理、合理利用资源正是环境保护新理念的体现,同时也是走绿色矿业之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2.矿山环境治理现状
2.1国内现状
21世纪以来,国家和社会各界都开始关注地球环境、矿山污染治理。2016年,自然资源部发布《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完成矿山治理恢复面积50万公顷。我国矿山环境治理与监管总体水平不高,效益无法的到保证。不仅有大量遗留难办的矿山环境污染问题,还有部分矿山由于粗放式开采不断产生新的环境问题。
2.2存在问题
生态修复难度大:露天开采矿山生态修复,如弃渣场、弃土场、尾矿坝等生态修复的难度在于土壤贫瘠或有重金属(如铅、锌、砷、镉、铝毒等)及酸碱毒害(含硫矿渣氧化成硫酸使尾矿偏酸,铝毒使土壤偏碱等),一般植物因其抗逆性有限,要客土或进行土壤改良,其种植及管护成本较高。
经济压力大:一方面,十八大以来,国家和社会对于矿山环境的而重视越来越高,矿山企业在环境治理方面的经济投入也不断增多,资金压力大。如今,地质行业、采矿业总体不景气,各个矿山企业利润不断下跌,甚至入不敷出,让矿山企业拿更多的钱投资矿山环境修复项目,包袱比较重。而矿山企业作为盈利企业,对于主要具有社会效益而不具有经济价值的矿山环境治理并不上心,另一方面,对进行矿山环境修复、又交了一笔保证金的矿山企业而言,那就意味着借了双倍的资金,有一半资金还“死”在账户里流动不起来,同时还面临着沉重的财务费用负担。
2.3关键技术介绍
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体系化信息系统,提升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效率,打造环保产业生态链,加大数字化赋能,利用国内外矿山治理现状大数据分析,进行项目设计,精准营销,使得生态环境治理建设服务更加精细。建立合理与科学的生态治理模型。引进社会资金,对矿山特色治理,废旧矿山再利用,既环保又经济。再结合传统治理措施如稳定边坡、尾矿的治理、土壤的改良、矿山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矿山水资源的修复和微生物修复措施理念,进一步高效、科学和经济的进行矿山恢复治理。
3.结合信息技术的矿山环境治理思路
实地调研,检测矿山数据,物联网在连接的前提下作为端,实现矿山数据的收发,云计算作为基础,提供可编程的基础设施、先进的流程和方法、提高治理过程中各方面的效率,通过大数据,将采集的数据变现。最后利用安全技术作为整个环节的保障,提升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效率,打造环保产业生态链,加大数字化赋能,利用国内外矿山治理现状大数据,有针对地进行项目设计,精准营销,提升精细化生态环境治理建设服务。再结合传统治理措施如稳定边坡、尾矿的治理、土壤基层改良、矿山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矿山水资源的修复和微生物修复措施。反复论证方案,包括邀请专家把关与修改、实地开展方案试运行等验证环节,进一步明确所建立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引进社会资金,对矿山特色治理,例如开发民俗文化体验园、地质风景区等。
结合矿区特色和当地风俗文化对矿山进行改造,并突出科技创新以及安全保障的特点。利用物联网向顾客传达景区特色,随时随地了解矿区文化,动态还原生产工艺、矿山治理、生态现状,实现物与物、人与物的对接。利用云计算实现矿山治理的数据化、智能化,提高经济效益和安全性能,并能完善矿山治理的数据库,为后期的治理提供方法和标准。
与现有的旅游业相比,矿山旅游业的兴起,既是考验,也是机遇。利用空旷开阔的矿区建立大型娱乐项目,还可以结合矿山特有的资源转化为新景观结构中的特色区域。通过文化创意和工业旅游形式盘活遗址,突出体现我们企业的独特性和安全性,吸引各地游客,带动经济发展。
4.区别于传统治理方法的技术优势
当前国内在矿山环境污染的治理上,处理装置能力不足,处理技术开发水平不高,管理制度不完善,常常资金短缺,以至于治理速度慢,耗资大。而借助数字化赋能,很好地解决了效率的问题,更好地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弥补资金短缺的问题。将各类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既高效又经济且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符合新时代发展趋势。
(1)信息技术下的矿山特色治理,数字化技术效果显著,对于生态修复有极大好处,解决困扰多年的环境污染问题,变废为宝,实现废旧矿山的再利用。矿山污染的环境治理。
(2)现代科技的应用,为及时、高效、低成本开展生态环境检测和分析奠定了良好基础,适合于复杂条件下的生态环境信息采集,可实现远程在线自动检测。
(3)数据可靠、服务不中断、经济高效、实时便捷。
(4)同样的产品没有出现,信息技术下的矿山治理不同于传统治理,数字化技术范围较大且前期较为费力,而矿山的环境污染治理近些年才开始实施,治理周期十分长,各方面技术都没有成熟,技术还有待完善。
5.结语
矿山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治理已经是刻不容缓的问题,一直广为国家与社会各界關注。且矿山的环境污染是一个持久且广泛的问题,只要需要开采资源,就会有环境污染的问题,人类社会也越发的依赖资源,政府大力倡导“用信息技术破解生态难题”,运用数字化技术和体系化系统为污染防治赋能打造环保产业生态,提出“生态环境数据矿山”。既能高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又能实现资金回笼,让矿山环境污染治理,不再是一个无底洞,而是聚宝盆。
参考文献:
[1]王雁林, 张成芳, 刘静祎, 等. 矿山环境治理基金制度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探讨——以陕西省为例[J]. 国土资源情报,2018(1):183-183.
[2]陈华涛,黄芮,许少盟.社会资金参与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模式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9,21(3):90-94
[3]董玮 .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分析 [J]. 世界有色金属, 2018(15):254-255.
[4]程宝成,陈震,2014. 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现状及措施研究[J]. 资源与产业,16(4): 95-9
[5]胡荣荣 , 陈炳 , 王保欣 , 2019. 宁波市镇海区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及矿地综合利用研究 [J]. 城市地质 , 14(2): 78-
作者简介:
张微(2000.09—),湖南省怀化市人,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大学资源学院 地质学专业 本科生
长安大学 陕西西安 7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