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探究

2021-09-10 07:22刘航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7期

刘航

摘要:文章通过多角度浅析了中国经济发展差异及原因,并提出了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建议,以期协调各区域间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

1978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深度践行了“改革开放”理念。“先富带后富”这一独具我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在改革初期充分彰显出了优越性,驱动了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的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切实突破了人力、生产等各类资源在我国市场经济增收中的客观限制,收获到了诸多喜人成就。然而在此间,我国贫富阶层差距同样在不断增大,无益于有限资源的协调分配,也致使市场经济的稳步增收受限。这种区域间经济发展步调不一致的社会现象,直接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更为社会秩序的失衡运转埋下了消极隐患。对此,“西部大开发”、“振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系列战略在各地逐一推行、落实。但经济发展差异改善的实效性仍需进一步增强。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浅析

1.1各省份经济增长量的差异

自改革开放起,我国市场经济年度增幅呈现出了高速提升的优质趋势,GDP增速实现了近一倍的良好“翻番”,促进我国至目前为止仍是国际各国排名中经济增速比较中的佼佼者。但同时,各省份间的CDP增速却良莠不齐。从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以来,对比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展现出了约4.5%、4.4%、4.0%的提高。其中,东部整体增速最快,明显高于我国其他省份地区与全国总体平均水平。在实行改革战略初始阶段,我国沿海省份关于人均GDP年均年均增长率就可达致两位数,如浙江的11.2%。而增长率提升缓慢的区域为我国中部,如青海的5.7%。

1.2各省份人均收入值的差异

综合比对人均GDP,1978年,去除港澳台,我国全部31个省份,上海最高,约在2500元左右;贵州则最低,仅在170元左右。二者差距约为2300元。而在2012年,同等比较条件下,天津最高,约为101700元;贵州依然为最低省份,约为23000元。对此,即使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间,我国市场经济年均增长率连续收获发展新成绩,社会大众生活质量实现了对比以往的跨越提升。然而,各区域、各省份的人均收入差异仍然不容忽视,扩大趋势正逐渐拉大,使得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差异日益明显。

1.3各省份国际贸易能力的差异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稳步增长的进出口贸易额在2006年占据GDP的比重达到了约66.5%的巅峰。但细观各区域展示出的国际贸易能力实況,其差异较为突出。凭借自身地理位置、政策规章等优势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聚焦到了大量国际贸易活动。据了解,1978-2008年间,东部进出口贸易增长率的人均比值约为16.0%、中部在15.2%左右;而西部则为14.0%,对比东部差距较大。

1.4各省份进出口贸易的差异

我国各区域进出口贸易长期存在一定差异。1978年,除我国港澳台地区外,31省份人均进出口贸易额最高点为上海,在473元左右;安徽的0.39元为最低点;2008年,相同比较条件下,上海仍为最高,约60200元;而最低省份则变更为贵州,约130元[1]。由此可见,我国东部沿海的各省份贸易额远在中西部省份之上。

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

2.1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天气气候、地形地貌等客观性条件均是区域经济增收的影响要素。我国东部属于平原地区,内含通畅、有序的公路、铁路,城市交通条件优越,可助力工业、农业等多领域稳定发展;温暖气候可承载社会大众开展各类生产活动;天然港口赋予了沿海省份进行各国贸易活动的便利优势。这些得天独厚的关键条件皆为我国东部地区各省份的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筑牢了良好铺垫。反观我国西部地区,高原、沙漠、山脉等特殊地形众多,农业种植、交通运输等领域在此难以获得有效性条件辅助;周边邻国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无法追赶日、韩等沿海邻国。因此,我国西部的工农业、对外贸易等领域均缺失如东部的吸引力,造成自身的长足进步被抑制禁锢。

2.2客观历史

我国近代史包含了丧权辱国等消极分子,是一部淡化困难的血泪史。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正式打响,西方列强打开了我国国门。然而站在客观角度分析,这也驱使东南地区的沿海省份运用自身地理、交通等优越条件开始接触了西方各国的先进性工业文明。

“二战”开战前,得到东南部沿海地区各省份的积极驱动,以及自身持有的各类优越条件,天津、青岛等省市已逐步构建出了东部地区重工业基地的基本雏形。据了解,1948年我国正式成立初期,仅占据国土面积约12%的东部沿海省份拥有全国70%左右的交通、工业,可间接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虽然近年间,受我国政府部门政策、资源的有力支撑及东部地区辅佐支援,中西部与我国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有所拉近、改善,但该区域整体经济增收发展水平仍处于落后状态中。

2.3国家政策

总结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政府部门在战略部署、政策条例方面对东部沿海区域均体现出了倾斜对待。如80年代,深圳、厦门、珠海、海南、汕头这五地就被我国选定为经济发展特区,且向其专属提供了诸多优惠性政策,覆盖了减免税、管理机制、权限扩大等多方面。当经济特区切实收获到优质发展成绩后,政府部门在1984年再次选择了14个沿海开放的潜力城市。这类优惠、保障等政策的高质落地均促进了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发展速度、实效可远超西部地区。

2.4资本流动

资本的动态流动、范围分布可对各区域经济发展起到联动影响。当资金大量流入城市,才可推动经济发展阶段性任务的高效完成。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广泛聚焦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外资的另眼青睐,实现了国家经济稳中向好的优质发展。然而,资源的不定流动、分配配置并未长期维持在平衡状态中。我国东部因地理条件、政策向导等优越因素吸引到了各类资本的引入,促进区域发展势头日趋迅猛[2]。

3.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建议

3.1加强中西部地区公共设施建设

“要想富、先修路”。我国中西部,特别是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过于落后的西部地区,可对人才资源、资本力量的吸引较为有限。对此,为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我国政府部门需对中西部扩大基础设施健全建设的资源投入力度,如水电、交通等项目,助推该区域可长期开放发展。

3.2统筹发展中西部地区教育事业

“人才”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东部各省份教育事业的整体建设较为发达,加之人才资源的专属福利政策具有宽松、绿色的优点特征,切实吸引到了大批高素质人才;而为了彻底摆脱我国西部落后、贫困的不良局面,地方政府部门则需大力推进教育事業发展,合理开发、协调配置现有人才资源。并通过构建人才资源流动机制、提高人才服务待遇、扩大高校教育职业投入等现实性多措施,增强人才吸引力

3.3推动产业结构的迅速优化转型

现阶段,我国西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具有较为突出的不良问题,如理念更新滞后、各区域间联动性缺失等。对此,政府部门需以以下几方面为抓手,助力西部高质落实产业调整转型的战略任务。一是原材料应由以往出口这一侧重点转向深加工发展,大幅强化产业主体的附加值;二是建立产业分工合作,鼓励、吸引东部密集型劳动产业向我国西部转移重心,彰显人力应用价值;三是创设东部带动西部发展的良性新格局,加强二者工艺技术、信息科技等多方面的合作协同性。实现“互动有无”,协作提高各自经济增收发展综合实力。

3.4提高区域经济开放性及联动性

受“一带一路”倡议在我国各地深层次践行、贯彻的有效驱动,不仅为沿线省份带去了经济发展新活力,也对邻近区域的城市发展形成了“辐射式”积极影响,提高了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思维意识、能力水平。同时,我国政府部门围绕区域经济增长极展开了培育工作,旨在通过政策规定、能源资源、财政资金等条件的充足投入,突出、扩大这种相邻区域的促进性“辐射”影响及引领示范的优势作用,多方位协调各区域间的经济增收发展[3]。

4.结语

综上所述,为降低中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需以经济发展差异及原因的探究为切入点,规划出可行性应对措施。从而助推我国市场经济早日实现增收新成就,为大众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顺春,邓文德.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

56(02):82-93.

[2]闫涛,张晓平,陈浩,李润奎.2001—2016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经济的区域差异演变[J].经济地理,2019,39(12):11-20.

[3]张存刚,王传智.中国南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分析及建议[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06):5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