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王建中在我国钢琴艺术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推动作用,他的很多钢琴作品在国内外艺术领域都得到了较好的传播。针对王建中钢琴作品的研究也可以较好明确这些钢琴作品的创作内涵,集中探索我国现代钢琴艺术的发展道路。本文先阐述了王建中和钢琴作品《情景》的创作背景,接着明确了王建中钢琴作品《情景》的艺术风格特点,最后从合理变换节拍、灵活选择触键方式、正确使用踏板、积极进行二次创作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这部钢琴作品的演奏手法与策略。
【关键词】 王建中;钢琴作品;创作风格;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6-0098-02
钢琴艺术虽然来源于国外,但是在传入我国以后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就。特别是我国很多钢琴艺术家都致力于推动钢琴艺术与民族音乐艺术的融合,使得钢琴艺术体系在我国有了创新发展。结合当前我国钢琴艺术发展现状来看,社会环境中涌现了很多融合民族音乐艺术特色的新型钢琴作品。王建中的很多钢琴作品都具有这些特点,较好推动了我国民族音乐艺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传承发展。针对于王建中钢琴作品《情景》创作风格与演奏技巧的分析,也可以全方位剖析这部钢琴作品的艺术内涵,推动我国民族钢琴艺术的长远发展。
一、王建中以及钢琴作品《情景》的概述
王建中是江苏江阴人,在求学的时候分别在音乐学院的作曲系和钢琴系就读,并经过李翠贞先生、张隽伟先生等多名钢琴艺术家的教育引导,对于古典钢琴艺术有了较好的掌控[1]。王建中一生创作了非常多的钢琴作品,具体有《云南民歌五首》《情景》《浏阳河》等。钢琴作品《情景》是王建中先生为了中国首届国际青年钢琴独奏比赛而创作的,目前已经成为了国际钢琴比赛青年组的必备曲目。不仅如此,这部作品还获得了2002年第二届中国音乐比赛金钟奖的作品奖和金奖。在具体创作这部钢琴作品的时候,王建中先生引入了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并跟现代钢琴艺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这部钢琴作品不仅突出了我国民族音乐的特色,同时也凸显了现代钢琴演奏技法。这部钢琴作品描述了多种情景,同时不同情景表现出的音乐风格和音响效果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演奏者来说,需要结合自身生活阅历和音乐感悟进行演奏,使得整部钢琴作品的演奏活动变得更加灵活。
二、钢琴作品《情景》的艺术风格特点分析
(一)中西音乐艺术的结合
王建中钢琴作品《情景》的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创作风格就是中西音乐艺术的结合。事实上,钢琴艺术本身就来源于国外,因此钢琴艺术基础内容都有着浓重的国外艺术风格。钢琴艺术传入我国以后,也开始逐步实现本土化发展,融入了较多民族音乐元素,最终实现了中西音乐艺术的结合与联动,这在王建中钢琴作品《情景》中体现得非常显著[2]。结合当前我国钢琴音乐艺术的发展前景和趋势来看,融入民族音乐元素的钢琴创作是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使得钢琴艺术作品具有更加突出的艺术价值,有利于钢琴艺术的长远发展。
(二)装饰音创作风格
在很多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时候,都会使用较多的装饰音,在钢琴作品《情景》中也不例外。这主要是因为通过灵活使用装饰音,钢琴艺术家就可以模仿与还原民族乐器的旋律和音响效果。而钢琴作品《情景》在创作的时候收集了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因此也需要使用较多装饰音作为支撑,具体有单倚音、八度倚音等。比如在钢琴作品《情景》中,开篇部分的下方声部就使用了八度倚音。通过这个装饰音的融入,不僅仅直接提升了和声在整个音乐乐段中的表现力,同时还使得音乐演奏效果变得更加灵活。再比如说钢琴作品《情景》第130-132小节中,也使用了复倚音的方式来优化旋律,并形成了我国传统拨弦类乐器的音响效果,使得钢琴作品变得更加和谐。
(三)重音创作风格
在钢琴艺术中,合理使用重音可以优化作品的节奏效果,显著提高旋律的流动性,使得整部音乐作品具有更强的活力。王建中在创作钢琴作品《情景》的时候,也非常重视重音的使用方法。特别是钢琴作品《情景》本身就融入了较多民族音乐特点,因此在重音的使用方面也变得更加讲究。比如在第9-14小节中,就出现了节奏重音和节拍重音的错位处理,使得原来的节拍平衡被打破,但整体节奏运动变得更加灵活。这里使用的重音主要为云南少数民族舞蹈中的节奏重音。
(四)民族音乐元素的凸显
在钢琴作品《情景》中,王建中还通过较多方式凸显了民族音乐元素,这里也从几个方面进行综合阐述。第一,传统五声音调的应用。五声音调是我国传统音乐体系的重要特点,同时也是民族音乐特色的重要体现。比如在第20-34小节和第61-107小节中,就使用了五声音调,使得这部音乐作品具有更加显著的民族特色[3]。第二,润腔的应用。润腔的使用可以在钢琴作品中较好凸显民族性情感和韵味。比如在第141-148小节中,王建中先生就使用了润腔创作手法,实现了民族乐器音响效果的模仿。第三,五声纵合性和声的应用。在钢琴作品《情景》中,王建中先生也将五声纵合性和声应用到钢琴织体中,具体体现在第188-190小节、第197-200小节等。
(五)现代音乐元素的灵活应用
王建中在创作钢琴作品《情景》的过程中,实现了现代创作手法的创新与突破,使得钢琴作品的色彩和音响变得更加突出。一方面,王建中先生在作品的曲式结构中引入了再现四部曲式,同时还结合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创作的相关理念,使得这个曲式体系变得更加丰富,可以更好凸显作品情感。另一方面,王建中先生在钢琴作品《情景》的引子和结尾处,引入了人工八声音阶,同时将其分为五声音调、三全音音调,使得整部钢琴作品具有非常浓厚的民族风格。人工音乐在使用的时候虽然可以通过变化,衍生较多的形式,但也会有一个核心音。在钢琴作品《情景》中人工音阶中心被统一到#c音。
三、钢琴作品《情景》的演奏手法与策略分析
(一)合理变换节拍
在进行钢琴作品《情景》演奏活动之前,演奏者应该先明确整部作品的节拍变化情况,提高演奏活动的合理性。钢琴作品《情景》的节拍变化非常复杂,出现节拍交替变化的次数一共有195次,同时节拍变化也非常频繁。因此对于各个演奏者来说,应该充分明确各处节拍变化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积极探索不同节拍变化的具体内涵,最终明确整部乐曲的内在联系与规律[4]。这样以后,钢琴作品《情景》的演奏活动就能够取得成功,在保证演奏流畅性的同时也不会出现节拍错误。
(二)灵活选择触键方式
对于钢琴作品的演奏活动来说,触键技巧是非常关键的,直接影响了钢琴演奏的音色和音响,同时也可以顺畅传达钢琴演奏情绪。在具体选择触键方式的时候,演奏者应该结合主题变化和力度变化进行甄别。在主题变化方面,钢琴作品《情景》一定有五个主题,需要演奏者可以充分明确五个主题的不同,并基于此选择最合适的触键方式。比如在第一个情景主题中,整个主题具有较高活力,同时旋律也比较清脆,需要演奏者的触键也变得干脆,提高触键速度,保证每一个音都非常饱满。在力度变化方面,则需要演奏者明确乐谱中的重音记号。在演奏到这些区域的时候,需要演奏者身体前倾,将全身的力量从手臂传输到手指上,提高触键的力度。对于没有重音标记的区域,则可以按照一般力量进行惯性演奏。
(三)正确使用踏板
在钢琴作品演奏过程中,合理使用踏板能够显著提高演奏效果,丰富钢琴演奏的表现力和音响效果。钢琴作品《情景》创作过程中,融入了中国风的音响效果,需要演奏者结合演奏内容合理使用踏板。比如在钢琴作品《情景》第1-8小节中,钢琴演奏在经历了八度以后,迅速变成三连音。在进行三连音演奏的时候,为了充分突出演奏效果,需要维持较高的演奏速度。在使用踏板的时候,演奏者应该快速切换右踏板,同时还要保持在三连音的第一个音处踩踏板,并快速回脚。在这个过程中,演奏者也应该充分做好强弱的配合。在踏板使用方面,刚开始应该浅踩踏板,后续随着旋律的增强而增加踩踏板的深度。
(四)积极进行二次创作
同一部钢琴作品由两名同等水平的人演奏以后,最终表现出来的效果也不相同。这主要是因为钢琴演奏过程中,不同演奏者流露出来的情感也不一样,导致钢琴演奏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钢琴演奏者在进行钢琴作品《情景》演奏活动之前,应该对每一个情景内容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明确各个情景蘊含的情感要素内容。在进行演奏活动的时候,演奏者应该充分融入自身的情感感悟,并在演奏过程中将这些情感全面流露出来。这样以后,钢琴作品《情景》的演奏活动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也通过二次创作活动使得本次演奏活动具有显著特色。
四、结束语
综合来看,王建中钢琴作品《情景》实现了现代钢琴技法和传统民族音乐元素的结合,具有较为显著的艺术内涵。在融入了民族音乐元素后,也可以较好实现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发展,同时也给我国现代钢琴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演奏钢琴作品《情景》的时候,需要演奏者充分明确各个情景的音乐艺术内涵和钢琴演奏技法,同时还要剖析每个情境中的民族音乐元素。在演奏中,演奏者也要结合自身情感感悟,积极实现这部钢琴作品的二次创作,最终才能够取得较为突出的演奏成效。
参考文献:
[1]白斌.王建中钢琴曲《情景》和声结构分析[J].音乐创作,2018(07):110-112.
[2]林英碧.王建中钢琴改编曲演奏特色与民族气质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9(05):175-176.
[3]罗黎潇.浅谈王建中改编的三首钢琴作品的特点[J].艺术评鉴,2017(14):12-14.
[4]邓川.王建中中国钢琴改编曲的民族特色探究[J].北方音乐,2017,37(12):23.
作者简介:
邓阔,女,汉族,黑龙江人,哈尔滨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钢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