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外媒借“新冠”之名诋毁抹黑中方,对中国的国家形象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如何更好地使用全球话语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纪录片《中国战疫录》,运用话语分析、符号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从话语叙事风格、非言语交际两个层面分析全球本土化视角下的纪录片传播策略,探究如何在全球本土化框架中构建中国国家形象。
关键词:全球本土化;国家形象;纪录片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9-0080-03
《中国战疫录》(以下简称《战疫》)共有5集,分别为《疫病突袭》《全民战疫》《中国速度》《医者大爱》《四海同心》。全片于2020年3月30日上线,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纪录片的总体架构全面,其中心由武汉及湖北省的视角,拓展至全国乃至全球视角,真实反映了中国抗击疫情的全过程。本文引入全球本土化的概念,对《战疫》的传播策略进行分析。如今,世界各种文化紧密交织。当一方试图解读并呈现“他者”时,难免会受根深蒂固的文化差异影响而出现误读。因此,如何真正理解“他者”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全球本土化的《战疫》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新载体,承担着以西方社会能理解的方式传播中国声音的使命。
一、理论依据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管文虎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的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对国家行为及其成果所形成的总的认定和评价。国家形象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与凝聚力,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1]。Glocalization(全球本土化)是Globalization(全球化)与Localization(本土化)结合构成的新词。全球本土化概念最初描述的是全球产品、模式适应本土市场环境的方式,但近年来文化层面也出现了全球本土化的趋势。美国学者罗伯森认为,全球本土化是普遍的特殊化与特殊的普遍化共存的双向趋势,全球化无法取代本土化,反之亦然[2]。我国学者孙有中、吴东英认为,在文化领域,全球本土化指文化变革与实践过程中,全球性与本土性两股力量此消彼长的辩证过程,全球本土化强调全球与本土之间的互动和互相依存的关系。在以全球本土化的视角研究跨文化问题时,应更加注重文化间的相同性和变异性[3]。
符号学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一个符号由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构成。能指即符号所传达的声音、文字形象,所指即符号所蕴含的概念。纪录片往往通过能指来凸显主题、人物风貌及精神内涵。能指所传达的信息不仅仅局限于表面,而是有更深刻的意義与内涵。
二、话语叙事风格的全球本土化
(一)叙事层面
《战疫》纪录片运用新闻采访式的第一人称叙事,消减了叙事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感;通过描绘宏观场景中典型个人的事迹,刻画了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情感变化,多角度深化了作品的故事性与真实性,引起受众共鸣,凸显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国家形象。
《战疫》遵循一波三折的戏剧原理,借鉴国际主流媒体常用的“故事性”叙事方式,围绕抗疫关键事件讲述人物故事,环环相扣,推进剧情发展。“故事性”往往具有冲突性、煽情性、悬念性、节奏明快、穿插叙事等特点,能增强纪录片的观众融入性和内容吸引力[4]。常用的“故事性”叙事技巧有引发事件、制造冲突、制造悬念、解决纷争等[5]。《战疫》开篇由春节氛围渐浓引入,之后画风突变,采用了新闻主持人播报疫情进展的形式,声音铿锵有力,凸显出事态之紧迫,也预示着一场大战役即将到来。制造悬念的叙事技巧在《战疫》中也被广泛使用。悬念主要有三种,分别为“事件成败的不确定性”“时间的紧迫性”和“主人公命运潜藏危机”。“仅一周时间,全国确诊人数从830人激增至7711人……医护人员不足,医疗物资供应困难”,通过制造冲突的叙事手段,以一系列矛盾二元体再现惊心动魄的抗疫实况,凸显了成败的不确定性。疫情要求武汉建筑施工团队迅速建成86家定点医院,16个方舱医院,凸显了时间之紧迫。“最美面罩姐姐喻银燕被紧急调任到发热门诊,同上夜班的其他两个护士都罹患新冠,可她看到人山人海的病人就忘记了恐惧”,凸显出主人公处境的危险。
(二)话语层面
针对跨文化传播,吴东英提出了话语改适转换和话语整合创新这两种话语糅杂策略。张乐金与吴东英通过对《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角度篇》的研究发现,多数情况下,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元素并非简单地堆砌在一起,二者在诸多层面上都是互相交织的,它们彼此改变,创造了新的混合体。随着“全球化/西方/现代”与“本土化/东方/传统”的辩证关系的发展,话语整合创新必将成为媒体语篇中国家形象构建的趋势[6]。研究发现,《战疫》中话语的整合创新体现了全球本土特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解说词的异化与归化相结合
基于霍尔的文化语境理论,我国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欧美则是低语境文化,前者逻辑松散,语言表达重在意会,后者逻辑严谨,语言表达重在言传,这就会造成跨文化传播的障碍[7]。袁晓宁认为,在外宣英译过程中,对于语言表达层面(即句法结构、逻辑连贯等表达习惯)的翻译,应坚持“以目的语为依归”,而对于文化层面(即文化承载词、语句翻译等层面)的翻译,应尽量采用直译的方法,符合英语表达习惯[8]。《战疫》采用了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将高低语境糅合在一起,既体现了中文高度凝练的美感,又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准确传达信息。例如: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During the time to ring in the Lunar New Year 2020, a corona-virus outbreak started in Hubei Province,China.)(《战疫》第4集《医者大爱》)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个人……(Though we are oceans apart, a shared moon connects hearts. Gov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foreign individuals ......)(《战疫》第5集《四海同心》)
归化翻译策略跨越了语言文化差异的种种障碍。一方面,“己亥年”是中国传统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36年,后一位是庚子,所以才有了“己亥末,庚子春”的说法,而英译直接将其译成2020,浅显易懂;“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来源于唐朝日本长屋王送给中国僧人袈裟上的绣字,英译文对“山川”和“风月”巧妙地进行了替换和省略,晓畅达意。另一方面,由于这部纪录片主要讲述的是中国抗疫故事,所以许多要素采取了“以我为准”的异化翻译策略,例如北京小汤山医院(Beijing Xiaotangshan Hospital)、“大兵团作战”(in the"big regiment" campaign),这些带有中国特色的词均采用了拼音直译或加意译的方式。
2.书面解说词融合通俗口语
《战疫》的解说词具有“对话性”语篇特征,给予参与者沉浸式的感官体验和更自由开放的话语权力,充满了生活的质感。具体表现在现在时的使用、通俗口语和行话的使用,增强了与观众的互动性和真实性。例如:
何况此时假期将近,工人工厂多半停工,何况此刻武汉“封城”,交通受限。(《战疫》第3集《中国速度》)
此时,重症病房正进行着最惊心动魄的战斗。(《战疫》第4集《医者大爱》)
“有一天我记得我们连续送走了三个病人,我们实际上都受不了,也基本上处于一个崩溃(状态)。”(同上)
长期穿戴防护服,脸上皮肤沤烂之后留下的疤痕,他们为它取名“武汉印儿”。(同上)
全国有1700多名医护人员在岗位上被感染……争出希望,搏出信心,舍生忘死的白衣战士无愧“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同上)
“此时,此刻,正”表明了现在时态的运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质朴真挚的语言如“处于崩溃状态”是处于极大身心压力下医护人员的真情流露。“武汉印儿”“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等多处口语、行话的使用有效地发挥了舆论引导的正向作用,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共情,也体现了医护人员乐观积极的精神和默默奉献的无私大爱。
三、非语言交际中的全球本土化
(一)拍摄
首先,《战疫》多运用长镜头进行拍摄,如全景呈现火神山医院施工经过;采用了大量延时镜头,如通过高速压缩的画面展现大型港口的运转,呈现武汉长江大桥、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北京商务中心区等的实况。其次是同期声的运用。同期声包括所有现场的真实声音,还包括受访对象的个人陈述,如“疾病突袭”一集中通过采访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商户,使观众了解到疫情初期人们未对疫情引起重视,增强了纪录片的纪实性。再次,纪录片运用了多种蒙太奇剪辑手法。通过交叉蒙太奇的使用制造悬念,凸显了矛盾冲突的尖锐性——设计求助函发出78分钟后建设图纸传往武汉的时间之快,与当时湖北武汉疑似和确诊病例数量不断攀升的严峻形势形成了鲜明对比。此外还运用了隐喻蒙太奇,将不同事物之间某种相似的特征突显出来,引起观众的联想,并使其领会其中的寓意和感情色彩。如“中国速度”一集中用倒数计时、钟表指针快速转动的滴答声、风云变幻的天空、飞机迅速起飞降落来凸显时间紧迫。
(二)视听符号
1.视觉符号
在《战疫》的众多画面中,既有古色古香的黄鹤楼、雍容典雅的天安门,又有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便捷的现代交通工具。前者体现了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后者彰显了全球化下中国之强盛。访谈的对象既包括中国人,也包括国际组织官员、外籍华人等。象征中国本土的视觉道具或事件随处可见,比如中药、贴在家门上的喜庆福字、吃团圆飯的热闹情景等;与之对应的则是心电图等西方医疗器械、“停课不停学”政策下的“云端”课堂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国的现代化。
片中党旗共出现了6次,五星红旗共出现了34次。国旗不仅出现在了方舱医院、施工现场,还出现在海外侨胞的手中、中国援助国外物资的包裹上。影片大量应用红色,如红色的医疗队旗、横幅、捐款名单,红色的志愿者背心和袖章,片名“中国战疫录”中的“疫”字也是红色的。纪录片以机场工作人员挥舞五星红旗结束,象征中国心系海外侨胞和其他受疫情影响的国家,也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诠释。
随着纪录片的层层深入,本土和全球的界限越来越难以划清。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西方元素融入中国,如广西阳朔的南非志愿者积极参与当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心系祖国的华人华侨向中国捐助口罩等防疫物资;另一方面,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疫情在世界各地蔓延,中国派出志愿医疗队赴海外指导,很多国家纷纷效仿中国的抗疫举措,如强制戴口罩、居家隔离、封闭化管理等。所有这些事件的穿插交融迎合了海内外不同受众的审美和感官体验,既鲜明传达了中国自强不息的民族情怀和责任担当,又引起了海内外受众强烈的共情和认同感。
2.声音符号
纪录片中加油口号共出现了21次。如“不辱使命,凯旋归来”“严守纪律,恪守医德”等。这一句句鼓舞人心的口号出自志愿者、医护人员、驻华特使等人之口,体现了众志成城的中国力量和守望相助的中国精神。他们代表着不同的群体和文化背景,在世界各地为中国发声,体现了中国的影响力。
纪录片配有中英双语字幕,片中有稚嫩真实的乡音俚语、元气满满的广场舞伴奏、武汉解封前最后一夜护士们相聚齐声高唱的“阳光总在风雨后”,也有情到至深处舒缓而又饱含深情的钢琴曲,需细细体味才能领悟其中中西元素融合的精妙。
(三)价值观的全球本土化
从本土/传统价值观而言,片中国旗、首都的画面出现了多次,体现了爱国情怀;夜深人静时科室主任周晓阳在隔离病房翻看家人照片的情景,体现了孝顺和对家庭的坚守;“平安回来!说好了回来我包一年家务!”,短短一句话浓缩了全国数百万在抗疫一线战斗的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陆军军医大学、全国各地支援医疗队在短短数天集结完毕并奔赴抗疫前线,体现了集体主义;从全球/现代价值观而言,工厂批量生产口罩、实验室研制疫苗体现了科技发达;十天建成“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体现了中国速度;反复出现的年轻工程师、企业家和海外留学生,体现了美丽/年轻这一价值观;武汉在疫情关头采取封城举措,体现了“封一城,守一国”的伟大牺牲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女性往往给人留下的是被呵护、柔弱、相夫教子的大家闺秀形象,但纪录片中展现的女性形象颠覆了传统的价值观。李兰娟院士亲赴一线指导;面对严峻的疫情,产科护士代淑兰仍在产房为新冠患者接生……疫情暴发以来,全国共340余支医疗队,4.2万余人抵达湖北,其中女性医务人员占比三分之二,笔者从这些新时代的女性中读出了责任和温情大义。但本土(传统)和全球(现代)并未完全分野。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巾帼英雄从未缺席,可她们还是那群活泼爱笑、内心柔软的女子。她们与家人分离时眼角残留的泪水,面对死亡却无能为力时的茫然,与病魔戰斗疲惫却又强颜欢笑、坚强的神情,牵动着每一位受众的心弦,也使一个个白衣天使的形象越来越圆润丰满。
四、结语
本文从全球本土化的角度,对纪录片《中国战疫录》进行了话语分析、符号分析和内容分析,发现该片运用了多种方式,迎合了海内外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其全球本土化传播策略具体表现为:话语叙事风格采用了故事性的叙事方式和话语整合创新的语言表达方式;运用多种非语言交际形式,如拍摄手法、视听符号和价值观,这三种形式均融合了全球本土元素。希望本文能为以此类题材为主题的纪录片制作团队提供启发,在对外宣传的过程中更好地运用全球本土化传播策略,展示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形象,传播中国为抗击国内外新冠疫情作出的卓越贡献,让国际社会了解并认同中国的抗疫举措,使我国国家形象在跨文化传播中被扭曲、误解的局面有所改变。
参考文献:
[1] 管文虎.国家形象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23.
[2] 罗兰·罗伯逊.全球本土化:时与空和同质与异质[M].伦敦:贤明出版社,1995:25-44.
[3] 孙有中,吴东英.全球本土化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1-3.
[4] 冯薇.中国特色话语的全球本土化传播策略——以国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海外发行为例[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4):81-86.
[5] 梅丽莎·多诺万.故事是什么?搭建小说写作的砖块[M].旧金山:天鹅出版社,2016:2-26.
[6] 张乐金,吴东英.传统与现代: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中的话语糅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1-11.
[7] 邱凌.国家形象宣传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12):35-38.
[8] 袁晓宁.论外宣英译策略的二元共存[J].中国翻译,2013(1):93-97.
作者简介:彭迅(2000—),女,江苏镇江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语言学、文化传播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