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网络社科普及可视化模式的内容建设机制

2021-09-10 07:22罗洁殷俊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9期

罗洁 殷俊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万物皆媒、互联共生的传播生态系统。其中,有效的信息获取和文化传承,成为良好传播生态系统运行的重要内容。通过网络可视化模式进行社科普及,对实现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着手建立网络社科普及可视化模式的内容建设新机制,注重创新网络社科普及内容建设的呈现形式,将全面推动社科普及工作的进展,调动全国社科普及工作以及人民群众自主学习社科知识的积极性。

关键词:网络社科普及;可视化模式;内容建设机制

中图分类号:G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9-0023-03

一、引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1]。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使网络社科普及已经成为当前新的知识传播方式,网络科普受众呈多元化发展。利用大数据、算法推荐等新媒体技术,可以实现社科知识的精准传播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呈现。然而,由于自媒體的野蛮生长和官方社科普及平台的式微,网络社科普及的传播环境愈加复杂,谣言传播盛行。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网络社科普及可视化模式的内容建设机制,推动多样化的网络社科普及呈现方式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可视化模式搭建网络社科普及的内容建设机制

(一)可视化内容筛选模式:深度挖掘+持续输入

网络社科普及的内容筛选必须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水平,同时针对网络社科普及内容可视化模式的搭建,根据可视化传播的数据化、动态化、故事化等特点进行个性化、精准化筛选。

首先,利用专业的团队搭建网络社科普及的可视化内容筛选平台,构建“专家生产内容(PGC)+用户生产内容(UGC)”的模式,进行深度内容的持续挖掘和输入;其次,筛选传播内容的标准需要系统化、新颖化和时效化,同时注重人文内涵和人文价值,将古今内容相结合。如此既能传颂经典,又能提高和满足新时代群众的文化口味。换言之,身处快消费时代,要抓住热点前沿性事件与文史哲、移风易俗、社会伦理道德等传统文化内容的共通点,并对其进行清晰的脉络梳理[2]。

2021年2月6日,某前媒体人所发布的《另一个“拉姆”》一文刷屏全网,引发网友热议。其自称丈夫出轨,长期遭受家庭暴力。这类热点事件的关注度高、争议点多,且这些事件的诱因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此,可以通过对此类事件的归纳、分析、总结,抓取关键词,生产相应的评论作品,抑或是结合传统内容,进行道德宣传,弘扬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夫妻和睦等传统精神。

(二)可视化内容储存模式:大数据+云空间

内容储存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功能,也是网络社科普及工作持续发展的基石。根据社科普及的主要内容,建立云储存数据库,分级分类整理、收集、编写相应内容,并且时刻更新迭代,保持内容的时效性,将热点前沿分析的关键词与云数据库相连接,利用大数据与算法推荐技术进行内容推荐。当前,网络社科普及内容储存应当依托高校资源建立智库,拥有源源不断的深度内容供给[3]。如新华社的“瞭望智库”,它是国情国策研究的智库机构,依托新华社遍布全球的信息调研网络与深耕国策研究的基因,获得财政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并与创刊四年的《财经国家周刊》形成了“一刊一智库”的呼应格局。

(三)可视化内容监管模式:有益性+精准性+全面性

网络社科普及要将社会有益性摆在重要位置,传播积极向上、符合时代精神的优质内容,并且利用多媒体的特性进行全面、精准传播,以防部分受众由于对社科知识的一知半解而造成认知误解,形成传播障碍,产生不良影响。

回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也存有一些不合时宜的糟粕。如《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是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但书中存在愚孝、故事不切实际等不良问题,这样的内容若不进行筛选和把关,直接传播给受众,容易引发内容争议,影响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甚至动摇社会主义主流思想的传播地位。因此,网络社科普及要注重可视化内容传播的监管,对传统内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基于当前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作出相应的改变和内容选择,而不能一味地遵从古籍记载和一些守旧观念。

(四)可视化内容创新模式:动静结合+象形适宜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认为,人存在两种本能,一种是爱恋本能,一种是死亡本能。爱恋本能主要是“性”本能,是广义的“性”,指一切与人的生存生殖有关的要求和冲动,是身体与心理的共同反映。时下,自媒体行业野蛮生长,部分自媒体为博取受众眼球,获取流量,利用夸张、断章取义的标题、充满挑逗欲的图片以及露骨的文字性描述来吸引和刺激受众的爱恋本能,营造低俗的传播环境,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挤压优质原创的自媒体内容。

对于网络社科普及而言,可视化模式的内容创新要摆脱对受众原始的本能刺激,从一种审美的观念出发,协调情感丰沛与端正守持的平衡性,内容动静结合,象形相宜。良好的审美能力是个人主观条件与心理能力的表现,需要时间来培养。而审美的直观感受是由人的感官出发,主要是视听感受。因此,优质的视听结合内容是网络社科普及可视化内容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思路。例如,微信公众号“社科5分钟”,为将精美的传统画册和优雅的古典音乐相匹配,制作了形象生动的30秒短视频;将优美的唐诗宋词配以文学大师的深度讲解,定时定量传播等,这些创新尝试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受众的审美能力,使其逐步树立良好的审美观念。

(五)可视化内容反馈模式:知识传播的有效性

有效的内容反馈是社科普及可视化内容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效果研究就成为美国媒介研究的重点,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为军事服务。而全媒体时代下,传播呈现多元意见、动态思考的特点,这个过程是立体的、形象的、多样性的[4]。因此,网络社科普及可视化的内容反馈模式必须针对受众的个性化、动态化特征,采取丰富化、兴趣化的途径和方式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如利用微信公众号阅读量、点赞量、打赏量、精选留言、短视频平台浏览量、点赞量和底部评论、问答游戏制作、问卷调查、H5内容等进行反馈分析,形成受众反馈调研报告。

新华社制作的H5产品《改革开放40年穿阅之旅》,将新华社的海量图片资源与快手所拥有的技术相结合,由一名新华社记者带领用户参与乘坐虚拟的C1978航班,用户可上传带有不同手势的照片,穿越到不同的年代和场景中,亲自见证改革开放40周年的发展变化,最后通过保存穿越的视频、图片进行集体记忆的回顾。这样的互动作品,不仅能够让传播内容更加有趣、生动,而且能够通过受众的登录量、作品转发量、作品保存量分析内容的传播效果,完成相关的受众调研。

(六)可视化内容分发模式:平台+动态可视化

随着传播环境的不断变化,内容领域逐渐走向全面视频化。有专家认为,视频是人类传播的最高形态,将会对人类传播产生重要影响。网络社科普及的内容分发着重点在于以动态可视化为主,从云数据库中获取内容,再根据不同平台的传播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内容制作、分发,类似于“中央厨房”的运作模式。但相对来说,网络社科普及内容分发的模式更加简单,内部功能结构更加清晰。

目前,越来越多的可视化需求融入内容制作中,对空间信息的展示逐渐由静转为动[5]。如历史行车轨迹,渔船打捞作业,特种车辆运行轨迹回放等。这种展示形式可以辅助进行大数据分析验证。如mobike 通过展示用户一天的骑行轨迹,直观体现出共享单车24小时的骑行规律,给人非常直观、震撼的观感,能够深深吸引受众。

为构建合理的内容分发模式,网络社科普及的内容分发平台前期可以入驻短视频、微博、微信平台。例如入驻抖音短视频平台,创作抖音30秒;入驻央视频,制作小央5分钟;申请微博账号@社科小达人@社科5分钟@社科小贴士,设计独特的社科普及动画形象等,制作并分发一系列社科普及短视频、动画、游戏、数据科普、社科音频等内容,并且可以通过平台效益分成,进行新的内容创作,减轻社科普及工作的经济压力。后期可以开发属于自己的内容平台,囊括内容的创作和分发,突破其他平台的一些条款限制。

三、创新网络社科普及可视化模式内容建设的呈现形式

(一)社科普及主题呈现的信息流模式,增强受众无知觉注意

约瑟夫·克拉珀(Joseph T.Klapper)曾提出,人有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种选择性心理,而这三种选择性心理主要是由人类熟悉的知识结构、观念等形式表现出来的[6]。受众的选择性注意受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所影响,选择性关注已有认知框架下的内容。网络社科普及工作的难点在于如何将社会科普内容与普通民众的认知框架搭建在一起,形成科普内容传播的知识结构。而这项工作可以取巧的地方在于可将时间与人的视觉空间进行长效結合,信息内容频繁出现在受众眼前,让其形成无知觉注意和无知觉印象。

当前,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让媒介内容的受众触达率比以往更高、更快,而信息流广告则成为社交媒体中受众容易接受的广告形式之一[7]。信息流广告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算法推荐进行媒体用户朋友圈动态、资讯以及内容的精准投放。因此,可以利用原生的信息流广告模式搭建社科普及的主题信息流呈现模式,以信息流广告的方式,将概括、凝练后的清晰且完整的主题标语推送至用户好友动态、内容流之中,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制作、更替和变换,吸引用户眼球。

(二)多样化的数据可视化呈现,提高受众理解效率

数据可视化的实质是将抽象的信息资源转换为图形元素的形状、大小、颜色、分布、方向、位置等不同属性,或者利用连线的线型、粗细、颜色等表征信息之间不同的关系[5]。而创新网络社科普及内容可视化模式的呈现形式,重点在于利用数据可视化,实现多元叙事,提高受众接收、理解社科普及信息的能力。

在文学类知识传播中,古诗词的学习极为常见。古诗词讲解的传统模式是由专家进行深度讲解和带领朗读,包括了解古诗词的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朗读古诗词、理解字义词义句意、掌握主体思想。在这样的模式下学习,主要靠阅读者进行文字性的想象。对其阅读能力要求较高。

但通过结合遥感、计算机、地图、地理等多领域层面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古诗词进行数据可视化,将文本中蕴含的地理空间信息、时间信息进行可视化操作,形成数据图表、数据动画、数据视频,形成动态的图形古诗词叙事,会使视觉效果更加凸显,帮助阅读者深入理解古诗词中蕴涵的抽象意义。

(三)深耕视觉化创作思路,加深受众记忆点

视觉传达是通过视觉语言进行表达传播的方式,对于受众的影响力颇深。伴随数字化多媒体的应运而生,视觉传播形式由以往平面化、静态化、单一化的形式向动态化、立体化、综合化方向转变[8]。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社科普及的动态、多元、立体的空间打造,建立知识记忆宫殿,让受众能够随时进入其中,一键查询所需要的科普知识。

具体来说,社科普及内容的视觉化创作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是多感官调动,加强受众的信息判断力。人的感觉器官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感”指的是形、声、闻、味、触。扩宽可视化创作内容的感官渠道,从“五感”出发,基于不同感知的融合与互通,使受众建立“通感”。例如,绿色代表生机盎然,蓝色代表忧郁,红色代表热烈,实质上就是基于特定感官经验帮助人们理解抽象事物。

二是精心设计画面,加强视觉冲击力。通过对文字栏目的精心排版、动画人物的可心设计,色彩的适宜搭配,光影的设计等都可以增强视觉冲击力,引起受众关注。

三是通过内容的悬念设置,激发受众的兴趣和思考。相较于电视节目,科普内容较为枯燥,且因自身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对受众的信息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对此,在视觉内容创作要懂得留白的重要性,适当设置小小的悬念,才能激发受众的兴趣和思考。

四、结语

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原有内容建设机制中的内容筛选、内容储存、内容监管、内容创新、内容反馈与内容分发六个环节,将网络可视化需求融入各个环节之中,搭建网络社科普及的内容建设新机制。同时,着重关注了网络社科普及可视化模式内容建设的呈现形式,提出社科普及主题呈现的信息流模式、多元数据可视化叙事以及深耕视觉创作等创新思路。有利于提高网络社科普及的受众触达率、受众理解力,加深受众记忆,更好地推动社科普及工作,调动群众自主学习社科知识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1-02-03.

[2] 张辉甜,魏敏.打造互联网社科普及平台的路径——以微信公众平台“社科5分钟”为例[J].青年记者,2019(17):76-77.

[3]闫欣欣.创新高校社科普及的方法和途径[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05):23-24,31.

[4] 殷俊,罗洁.区域媒体品牌影响力评估体系研究[J].新闻界,2021(03):37-44.

[5] 董献洲,刘琼,李露阳.信息可视化视图的特征认知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08(07):1076-1080.

[6] 靳晓晓.基于用户体验的教育信息可视化优化策略研究[J].传媒,2018(04):82-85.

[7] 张驰,安瑀.信息流广告的缘起、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J].品牌研究,2017(06):37-42.

[8] 杨会娟. VI设计在动态视觉传达中的延展性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7.

作者简介:罗洁(1996—),女,重庆人,硕士,研究方向:文化与传播。

殷俊(1978—),男,四川成都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舆论学、新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