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文婷
摘要: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中,大部分知识点都是比较基础的,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来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优化传统教学策略,采取更高效的策略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保证语文教学的高效实施。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學经验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课标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一教育理念早在很多年级我国就已经提出。“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充分告诉我们教学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这样才能使其获取全面发展,有效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无论是任何学科的教师所教育的对象不仅是学生,而是能够思考以及能够活动的学生。教师必须要谨记在教学中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而对于教师来说所需要做的就是要让他们知道该怎样学,使学生能够愿意学、主动学。
二、注重课堂导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一场电影、一个游戏只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就能够充分吸引住人们的注意力;这点同样也适用于课堂教学,无论是小学语文教学还是其他学科的教学。对于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小学生来说,如果能有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那么老师就能够充分吸引并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从而使其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走,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就能够意味着本节课的教学已经成功了一半。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将素质教育理念作为自身的指导教学理念,能够应用各种各样的导入方式来激发其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动画导入、故事导入、歌曲导入以及提问导入等多样化导入方式。很多时候具有趣味性、新颖性的开场白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其在快乐中完成学习。
例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这一课时,小学语文老师就可以采用谈话激趣来导入教学;例如在开始教学之前老师可以对同学们说“大家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呢?你们都喜欢哪些童话角色,可不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下呢?”等等,这个时候都会积极发言,向大家分享着自己所知道的童话故事,语文老师也可以加入分享,向学生们分享一下自己所喜欢的童话角色等。在分享完毕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入本节教学内容童话世界非常美好也很吸引人,今天我们要走进另一个童话世界《巨人的花园》。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顺利的开展教学。
三、注重因材施教,提升教学针对性
因材施教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渠道。在现实中,由于家庭环境、幼儿教育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初入小学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若是对全体学生都采取一种教学方法,那么这样的教学活动的效率可想而知。教师需要在了解学生的性格、喜好之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奖励、激励、引导等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我是一只小虫子》这篇童话时,在生字的学习阶段,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如果班级中大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在生字的学习中习惯于听从教师的引导。对此,教师便可以针对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和较弱的两类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计划。比如,在预习阶段,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计可选自主学习生字的任务。但对于大部分小学生而言,这种任务并不容易完成。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特意点名那些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让他们朗读生字,并对他们进行表扬。在引导这些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后,教师再将他们与其他学生进行对比,然后引出问题:“大家都不会自己学习生字,你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在教师的激励与引导下,这些学生会分享自己的方法,如结合已学过的拼音认读生字、查字典、向哥哥姐姐求助等。教师便可以基于“结合已学过的拼音认读生字”这一方法,开展针对其他学生的活动。比如,教师先展示本课的生字与拼音,然后展示具有相同拼音结构的已学过生字,并引导学生对生字进行自主认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以致用是教学的难点,也是提升课堂游戏效率的方法。教师在培养学生认读生字的能力时,可以先分析学生的能力层次,然后为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任务。并且,教师还可以将能力较强的学生树立为榜样,用以激励其他学生。如此,教师便可以落实因材施教这一策略,并提升教学活动的效率。
四、积极开展课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新课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结合语文教学的具体规律,分析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策略。以口语交际、写作、阅读、写字为依据,在充分整合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以及成长。其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比较复杂,教师需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与灵活应用之间的有机组合,学生的知识学习是基础,知识应用才是重点以及最终的价值目标,这一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上体现得比较明显。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字词句的积累情况,分析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如果无视课程实践的作用,就会导致语文教学流于形式,难以发挥一定的指导价值。教师需要确保学生所学习的语文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财富,注重不同读写结合活动的有效设计,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细致入微的解答以及分析,鼓励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所阅读的文本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及判断。这一点不仅能够彰显以读促学教育教学的作用及优势,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语文学习成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育人理念,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并以此作为自身教育教学的重要准则以及依据,通过反复探索以及尝试来突破目前的教学困境。此外,语文教师还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新课改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及研究,采取效率更高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得到知识、技能、实践能力等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鸿梅.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06):95.
[2]朱云楠.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1(06):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