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志鸿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国家持续出台着与教育领域相关的具体政策文件,对于与中考体育相关的考试内容与考试方法、考试制度等都做出了调整。加之当下时代大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下滑,中考体育改革愈发到社会关注与重视。因此,本文从现实教学角度,对中考体育在改革过程中对体育教学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为体育教学优化提供具体参考。
关键词:中考体育;初中;体育教学;影响;教学方法
前言:
随着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与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国家有关中考体育考试的制度与内容也在不断的进行着完善。因此,从整体教育改革视角来看,不少学校的实际体育课程教学都取得了明确的飞速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在中考体育中的受到关注程度。而这无疑也就意味着平时的体育课程教学与中考体育相辅相成,为未来的体育课程教学指明方向。
一、中考体育对初中体育教学影响的研究
(一)体育教学环境的改善
中考体育在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中面临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如:体育教师的优质师资力量缺乏,学生自身对于身体素质的不重视,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固化等,都对实际的中考体育改革提出着细致优化要求,而中考体育在现阶段的发展形势中,也对教学环境的完善进行了反哺。如:在以往的体育课程教学中,学校难以理解到体育在中考中的价值,因而忽視了体育课开展的多元性,使得体育课教学呈现出“放养式”的教学氛围。但是中考体育的改革却使学校逐步重视体育课价值,对于基础设施、教学氛围、教学任务等都进行细化的积极完善。
(二)体育教学内容的峰峰与更新
在现阶段的中考理解中,体育考试仍是以安排中考主要会考到的体育项目为主,然后在体育课程深化训练。因而,大多数情况下的体育课都呈现出懒散锻炼现象,本应是自由、愉悦的运动氛围,也因为教学内容设计的局限而导致学生实际锻炼兴趣降低。为此,在整体的中考体育视角进行体育教学全方位审视可以发现,体育教师以中考体育为导向,应在原本简简单单的考试项目训练上,再度加入灵活教学内容,以学生感兴趣的相关资源带动学生对体育的热情,亦或是直接加入一些当地特色的教学内容,使得体育课程教学创新独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技能,提升素养。
(三)体育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针对性
中考体育背景对初中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也确实有一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的日常教学不断创新,适当改变。但是同样,从整体视角来看,没有按照实际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将体育课程针对完善,并致力于自我提升的体育教师始终占据绝大多数。因而,平时的体育课程教学呈现出教学手段本质陈旧,没有其恰当灵活性与针对性这一问题。需要在中考体育的对应政策实施之下,让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大纲有效改变,体育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思路进行调整,使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助力学生热爱体育。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自主的选择自己更为偏好的体育项目,逐步实现由单一到整体的体育学习与实践。
二、以中考体育为导向合理优化初中体育教学的策略
(一)准确定位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确定是基本的体育课程教学前提,也是体育教师反思体育教学有何不足的实际辅助。因此,体育教师在展开细化的“中考体育”导向下的课程教学时,就不仅应该关注学生身体素质,带动学生一起制定学习任务,还应该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让学生有方向前进,从而合理激活学生的体育兴趣。例如:在“排球”一课教学中,体育教师不再先入为主,而是以细节化的“正面双手颠球、垫球、发球、扣球”等动作教导来设置基础性教学目标,然后对应开展游戏实践活动,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动作检查,技术调整。
(二)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
中考体育的每一个考试项目都有其针对性的考试目的,旨在训练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因此,在中考体育背景下优化初中时期的体育教学,就是说体育教师要合理的安排课堂教学内容,让有限的课堂时间发挥出无限的持续延展作用。不再单一重复性训练,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凸显。例如:在“掷实心球”项目教学中,体育教师以训练学生的上肢爆发力量为导向,在原有的蹬地、立腰训练上加入趣味化的转髋合作锻炼,让学生互相监督,互相影响。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共享成就感,在后续对应的检查竞赛中赢取积分,深化情感。
(三)筛选合理的体育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需要做到的不仅是对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恰当把控,还需要在实际的实践教学中,积极使用多样教学方法,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做好学生的运动榜样。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做到自我提升,且激励学生,让学生持续保持新鲜感,主动激活体育才能。例如:体育教师在教学常见的“跳远项目”时,不仅可以深入学生群体,与学生一起比赛游戏,还可以直接互换角色身份,让学生体验“一日小教师”,深化学生对跳远的实际认知。
结语:
综上所述,以中考体育改革为导向,审视当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可以发现,体育考试形式的变化不但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也会对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产生影响。因此,体育教师恰恰应该在日常就重视平时授课的诸多创新,调动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只有这样,从根本上正视中考体育对初中体育教学的作用,才可以深刻加大体育教学的教学革新内涵。
参考文献:
[1]刘文兵.浅议体育中考项目的利与弊[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168.
[2]张鹏.中考视野下初中体育体能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181.
[3]安莉娟,赵雨荻,郭平,白镯兰.初中生对体育中考的态度调查与对策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2020,22(04):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