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美,医院作为特殊的社会场所,其管理必须考虑人们对美的追求。因此医院在硬性建设、软性标准以及相关教育培训中都要融入美,从而更好地为就诊者提供服务。
关键词:美;医院建设;医院管理
随着社会的极大进步、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满足,也开始更多地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所以美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关注和重视,并且和管理学、医学等其他学科交叉,衍生了许多新兴的学科。医院作为特殊的服务场所,常被认为和科学密不可分,然而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极大提升以及医学模式的变化,医院管理和美学也产生了密切的联系,美学思想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医院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兴起了美与医院管理的讨论。因此,本文对医院管理与美学的融合进行梳理,阐明其中意义,为当下医院管理效率的提高以及人性化的服务提供新思路。
1 美学思想运用于医院建设与管理中的研究述评
一方面,管理是一门科学,要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来指导,要遵循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而另一方面,管理也是一门艺术,管理者和管理的对象都是人,是情感的动物,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健康,这就决定管理不能只追求泰勒时代的科学管理,而必须落脚在人文上,关注心理需求。早在1982年,学者李振铎就提出医院是社会的一部分,医院管理这门学科涉及很多方面,包括美在医院管理上的应用[1]。
1.1 在医院建设和空间安排上融入美
现代医院建筑中医院规划设计思想、空间形式、环境秩序等要素与医护人员、病人及其相关的社会人士都有关系,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和心理[2]。因此医院的建筑设计要注重人性化诉求,对建筑空间进行艺术化处理,还要考虑医院各项设施及设施间的衔接[3]。对此,学者蒋海泥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实现医院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分别是环境设计方面,通过绿植、采光与色彩的巧妙搭配,彰显人文情怀;空间设计方面,通过合理的流线设计和门诊、住院单元设计,实践人本理念;细节设计方面,通过细致的专项设计和细节设计,体现人文关怀[4]。
总之,从美学与医学开始融合之時,医院建筑就得到人们的重视,但直到目前我国各大公立医院的建筑规划对美的考虑仍然不足。第一,许多医院室内公共空间不足,人员流动不畅通,环境嘈杂,这种人满为患的环境使得病人以及医护人员所处的环境都比较紧张,易滋生负面情绪。第二,在外部空间上,许多医院处于城市核心地带,空间有限,停车位不足,患者就医不便,且医院的绿化面积紧张,难以给患者一个较好的疗愈环境。因此,未来对于医院的建筑设计和改扩建、空间的人性化设计都是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1.2 在医护人员服务上给人以医务美
医疗服务作为医院的核心工作,是医院管理中首要关注的内容。然而目前我国人口众多且老龄化问题严重,医疗服务需求大,医护人员工作量较大,医患关系紧张且影响到了正常的医疗服务。因此,在服务过程中如何为人们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医疗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所有医院管理者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医护服务过程中融入美,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有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改善就医环境,提高医院的声誉。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学者洪晓建就提出了医务美的概念,认为医务美就是从病人特殊的心理出发,从医疗审美的角度,美化病人周围的一切事物,使病人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也接受美的熏陶,进行心理的疗愈[5]。而吴彩中则提出医务美要在服务意识美、形体美、语言美、技术美以及“真善美”的统一中实现[6]。由于目前我国很多医院是公立医院,医院管理层缺乏以改善服务的方式来吸引病人的动力。并且我国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在工作中可能缺乏对医务美的重视,使得我国医院管理中医务美表现欠佳。
1.3 在医学教育中融入美,给人以品德美
医院管理的相关工作需要关注医护人员的言行举止对患者心理的影响,培育良好的医德医风,打造和谐的就医环境。这就要求医院在管理过程中加强对医护人员品德的教育与约束,通过相关的医学美学教育改善个人医德。但在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与医院规培中,往往只侧重专业知识的教授,医德医风的教育不足,也很少提及美对改善医德医风的作用。然而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医德医风的改善仅靠政治教育、行政命令是不够的,还应该从美学角度育人,自觉应用美学科学知识指导自己的言行,才能使医德医风真正得到改善[7]。
因此,在医学教育工作中,为了培养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及审美情趣,应当将医学生认识美、懂得美、感受美、塑造美和创造美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8]。医学美学教育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教育和审美能力;二是发现医学中的美,并根据医学审美原则指导医学生的医学实践[9]。
对于美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我国学者早有关注,除了上述研究,医学与美学以及管理学的融合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给予医院管理更多的思路。
2 以美学指导医院建设与管理的意义
著名心理学家勒温认为行为是由人格和环境决定的,因此,医学与美学的融合,不仅仅是追求医院的外部环境的改善,而是希望通过环境的美化改变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心情与行为,从而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院工作效率。
2.1 环境美能够减轻病人压力,提高医院工作效率
人所处的环境,包括颜色、灯光、声音、气味等因素都能够激起个体的反应,而这些反应将作用于个体的心理和生理,从而对健康产生影响。就诊者到一个医疗场所首先注意到的就是环境,科室位置以及各科室空间安排是否科学,就诊秩序是否合理,相应的色彩、声音都能影响就诊者的心情。设计良好的医院环境能让病人在轻松的场所治疗,有利于患者康复,缩短治疗时间,也能为患者减轻医疗负担,有利于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在医院层面,融入美学思想的人性化的医院空间,能够提高医院空间的使用效率,减少病人的奔走时间,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树立医院的良好口碑[10]。
2.2 管理美彰显医院专业素养,提升患者信任度
医学作为一门救死扶伤的科学,具有严谨、规范的特性,而医院作为特殊的社会场所,其内部管理的科学性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对病人进行治疗与服务的各个环节都有极其严谨的程序与规范,这也是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一家管理制度不明确,各项制度混乱的医院,在对病人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各种的混乱与差错,是对病人生命最大的不负责任。因此从医疗操作的各个程序、医务人员的各项管理规范、物资储备的各个要求以及后勤服务方面展现规范美,从而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差错,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彰显医院各方面的专业素养,这也是病人信任并选择某一医院的最重要的原因。
2.3 服务美能增进医患之间的沟通,改善医患关系
我国人口众多,各医院需接待相当多的患者,工作压力较大,使得部分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难免表现出情感淡漠、语言生硬的状态,而这种淡漠容易给患者留下服务态度差的印象,使得病人不愿与医生沟通,造成医患沟通不到位,影响患者的就医质量,也损害医院形象。同时这种有损医院形象的态度也会增进医患矛盾,增加医护人员的压力,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医院在管理过程中如果能将美融入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中,体现医务美,使病人在就医过程中的情感得到照顾,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助于实现良性循环,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3 在医院建设与管理中融入美
3.1 优化医院环境,在便捷舒适中彰显美
医院服务的对象往往伴随着身体或心理上的疾病,他们可能是焦虑或痛苦的,所以医院要格外注意自身环境的设计,帮助病人缓解焦虑。在医院的空间布置上除了要做到结构严谨、空间宽敞、照明合理、通风良好、色调明快以及安全之外,还要做到诊室和医疗设施布置合理,尽可能使病人以最短的距离、最少的时间得到所需服务。这需要根据医院自身专业属性以及当地人口健康状况,考虑常见病及其多发病,将相关诊室合理布置,在满足医院自身经营要求的前提下,使病人的整个就医过程更加便捷,减少楼层跨越和往返。此外,不同科室的相应设置也应该有所不同,如儿科和慢病科的相关布置就应该根据其主要服务对象的不同,在细节的设置上有所不同。慢病科室可能老年患者居多,那么扶手的设计以及卫生间的助老设施应该更加齐全;儿科诊室里的建筑物颜色要明亮,应该配备母婴室和相关的幼儿娱乐设施。
除此之外,在医院公共空间里要有相应的休息场所,供病人及其家人候诊休息,在院区的室外环境里要注重绿化,根据医院提供的服务配备不同类型的绿化区域,以便不同的病人能够在接近自然的环境中进行相应的康复锻炼。
3.2 制定相关标准,在标准规范中彰显美
在西方传统美学中,美之所以为美不在于它停留于不可言说的神秘,而在于它就如数理形式那样明白无误地存在于审美对象的比例、结构这些外观形式里[11]。医院作为一个从医疗到后勤都十分专业的场所,各个环节都必须遵循相应的规范与标准,这些标准与规范是患者的生命所系。因此,医院从诊疗到护理、从设备到用药都要制定科学的标准。在临床服务过程中,按照规范医疗、安全医疗的原则,建立全员参与、覆盖临床诊疗服务全过程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制度,严格落实首诊负责、三级查房、分级护理、手术分级管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临床用血安全等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并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按照章程制度进行相应操作。在后勤管理中,合理配置适宜的医学装备,建立采购、使用、维护、保养、处置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并及时更新;建立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生活垃圾的处理标准以及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过程中的防护标准,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这种从临床到后勤的标准与规范使得医院各个方面的工作井然有序,充分展现出作为一个治病救人场所的专业性,给予看诊者信心,在标准规范中彰显医院的专业美。
3.3 加强医护美学教育,在医护服务中展现美
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崇尚美德,《礼书》中写道:“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也哉?”其大意就是德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只有德才能主宰万物,让百姓顺从是任何一种强权所办不到的。因此在现代医学教育中,专业知识的教育固然重要,而良好医德医风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医院管理中也要建立服务规范来约束医护人员的行为举止,同时也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医德医风教育,引导医务工作者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促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展现医务美,提供人性化的医护服务。这种人性化的服务首先展现在医护人员的行为中,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拥有其他动物没有的情感,医护人员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搀扶都能使病人感到温暖。此外,医务美也展现在语言中,医患之间要相互尊重,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要多一点耐心与宽慰,聊天内容虽然严肃,但态度也要尽量随和亲切,让患者得到心灵的慰藉。这种医务美也展现在医护人员的穿着之中,虽然服装统一,但干净整洁与否同样影响患者的看法。因此在教育与医院管理中开展医德医风的教育,把言行举止美作为医德医风的重要内容,将美德体现在医护服务的方方面面,使病人在就医过程中感到心情愉悦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4 结语
人类对医疗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更加渴求好的医疗环境。因此在医院建筑、医院管理中融入美的理念,使醫院不仅仅是一个理性的专业场所,更是一个具有人情味的专业场所,这也是未来医院在管理上更进一步的追求方向。同时,在医院建设与管理中融入美,也使建筑和管理的学科更加人性化,为两门学科的突破与创新提供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振铎,张爱礼.美与医院管理[J].医院管理,1982(05):55-56.
[2] 庄燕,袁忠.当代医院建筑环境的健康伦理意义[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03):27-28.
[3] 王霞,吕文光.现代医院建筑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医院,2015,19(09):79-80.
[4] 蒋海泥,王留明,程龙,等.人文关怀在医院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索:以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为例[J].中国医院,2019,23(03):75-76.
[5] 洪晓建.浅谈医务美[J].医学与哲学,1982(08):22.
[6] 吴彩中,董佳,李野,等.门诊医疗服务中的美学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7,24(07):696-697,700.
[7] 景玄龙.医院管理中美学教育的必要性[J].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1994(04):258.
[8] 曾旸.浅谈医学生的医学美学教育[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03):28-29,44.
[9] 蔡斌,马迅,卢新华,等.美学教育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05):602-604.
[10] 刘喆.医院建筑空间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体现[J].居舍,2020(23):101-102.
[11] 张再林.“美在形式”与“充实之谓美”——中西美学的根本分野[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8(06):26-36.
作者简介:郑术云(1995—),女,河南信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