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 张闳
摘要:梁凤莲新作《赛龙夺锦》是对广东音乐史进行全方位梳理和多维度呈现的一部当代小说。小说将传统音乐乐理与声音资源转化为中国小说叙事景观,并围绕“家国情怀”“原乡守望”“离散生命”等关键词,呈现了作者有关于历史、生活与生命的叙事策略与辨证机心,是中国地方音乐史进入文学文本叙事的一个成功范例。
关键词:梁凤莲《赛龙夺锦》广东音乐 离散
在中国历史上,唐诗、宋词、元曲作为古典声律与文学文本表达“合二为一”的成功文体,影响了千百年来中国文化巨流的走向。然而时至今日,面对纯意象性、抽象性的音乐曲调,如何在当代小说的叙事空间中进行最为适当的表达与建构,却很难找到一个具体的、成功的文本范例。难能可贵的是,梁凤莲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她在新作《赛龙夺锦》中把音乐资源与文学叙事进行了很好的嫁接,把传统广东音乐资源进行了小说叙事的成功转化,于叙事空间和历史细微处,使中国音乐声律知识与历史人物、虚构情节得于和谐共处和并置。该书于2021年3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全书除《后记》外共有八个章节,分别为《序曲·银河会》《第一章流水行云》《第二章雨打芭蕉》《第三章赛龙夺锦》《第四章晚霞织锦》《第五章陌头柳色》《第六章沉醉东风》《尾声·步步高》,其中各个章节的名称均取自于“广东音乐”的经典乐曲名。众所周知,在中国的地方传统乐种中,“广东音乐”是一个极富岭南地方特色与研究价值的音乐种类。[1] 梁凤莲在《赛龙夺锦》中,描绘的恰是广东音乐与沙湾何氏家族的一张历史关系图谱,再现了历史上广州沙湾何氏族人创作并推动广东音乐发展的历史场景。而书名“赛龙夺锦”也源自于广东音乐的一首曲名,在历史上它还被称为“群舟攘渡”,由何氏族人何柳堂创作,是一首以高胡和扬琴为主要弹奏的丝竹曲调,描述了珠江水乡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热闹情景。“放开心胸、察天观地,便可悟道”——梁凤莲通过广州番禺沙湾几代何氏族人为广东音乐的辉煌而不懈奋斗的心路历程和坎坷经历,既浓墨重彩地讲述了何博众、“何氏三杰”创作广东音乐经典曲目的故事,也借助何八月、何四方等虚构的人物形象,书写了何氏后人为传承、创新广东音乐所作的努力。而他们各自的音乐人生在沙湾的这一浅浅水乡中铺展开来,并经由一代又一代人的继承发展,在音乐的个人才情追求与庸常日常生活细节之间,打通了人生信仰与艺术追求的疏隔,再现了广东音乐之于历史、之于广州沙湾人的立世选择。而在整部小说的叙事中,梁凤莲寻求将音乐乐理与声音资源转化为中国小说叙事的景观,将广东音乐史进行文学在场感的立体式呈现,而这种呈现和努力必将为中国地方音乐史的文学叙事和当代表达带来某种启示和借鉴。
一、何以呈现家国?
在《赛龙夺锦》里,小说的引子从何氏家族移民海外的年轻一代——何八月在纽约的文化寻根写起。何八月一路找寻“广东音乐”的传播轨迹,从纽约出发,经由加拿大万锦到中国香港、北京、上海,最终回到沙湾。这一看上去似平淡的回乡之旅,实则潜藏着他对广东音乐的执拗和追寻家族前尘往事的决心。引子之后,梁凤莲再回到历史现场——清咸丰元年(1851年),她选取了何博众一生中若干生活片段,如何博众创作《群舟攘渡》(后由何柳堂定名《赛龙夺锦》)、融合南北琵琶所长、创制飘色《黄莺惊梦》、协助何章解禁粵剧等的故事片段,逐渐铺陈开了对何氏宗族源流的寻根,还原了广东音乐的初始面貌,以及广州沙湾当年淳朴、富足的乡村生活情趣。随着小说中各色人物登场,小说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实”的原则,虚实相间地还原了历史的细节,在追求小说形象的立体过程中实现了对实际人物历史局限性的超越。梁凤莲在不违背史料真实的基础上,通过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深入挖掘和丰富地呈现了主人公的内心复杂与多变,展现广州人民自古以来的家国情怀和故土情结。
事实上,梁凤莲一直都非常注重对“家国情怀”的呈现。在《赛龙夺锦》中她描写的抗日时期何少霞拒绝何健为攀附陈璧君而创作乐曲的情节,是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章节之一。而事实上,如何在政治动荡的岁月展示个体生命的坚韧,如何在日常饮食闲谈间去铺陈开历史的浓墨重彩,也恰是体现了梁凤莲近几年来一直在寻求的一种有关于历史、生活与生命的叙事策略与辨证机心——让大历史、大时代呵护着弱小生命的神圣尊严,让艺术生命的灯火律动映照于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这正如她在小说中所言:“如此美好的故园,万物丰茂、草长莺飞,何家八百年来就在这片土地上春种秋收,怎么可能就流离失所了?要有信心!”而这种信心的基石,则来自她内心深处长久以来对中国优秀传统家国文化和精神纽带的熟稔,植根于她对岭南文脉强大基因和生命源流的自信。这与她《东山少爷》《西关小姐》《羊城烟雨》中所倡导的也是一以贯之的。在家国情怀的背后,《赛龙夺锦》小说还更多地还原了岭南水乡音乐艺术形态的景观呈现。毫无疑问,此山此水是梁凤莲最为魂牵梦萦的“羊城烟雨”。因而,面对音乐如何承载文学文本和景观这一重要的当代书写命题时,梁凤莲用细腻的情感和超人的才华,支撑起了把音乐艺术转化为小说文本的真实实践。
于是,小说《赛龙夺锦》无论是对日常生活场景的再现,抑或对饮食男女情感的渲染,作者的笔力所触之处,处处都流淌着岭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全书伴随着对广东音乐在艺术史上的追根溯源,一个个何氏族人的精神画像得于丰富和饱满,他们从生活的小场景出发,进入音乐恒久广阔的艺术天地,内核却充溢着对国家民族和故土家园的真挚情怀。“世间万事万物相互助力,世间万事万物相互成全。”可以说,小说中的每一个音乐人也正是在成全自己的同时,成全着他人、后人。珠江岸边那个叫“沙湾”的地方留下了人类音乐艺术财富,用音乐艺术实现了对这一方水土和村民在精神上的尊崇。而这一切都不仅是属于何氏族人的,在浓重的宗族血缘纽带之外,它更多的也赋予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对于艺术原乡精神的一种热切和守望。
二、何以抵御乡愁?
梁凤莲一直寻求对原乡写作的最佳状态:故乡的意义在于找到归属、找到认同,原乡的意义在于找到故乡的意义。[2] 她的眼里,这个原乡可以浓缩为是广州、珠江。于是,作为纯意象性、抽象性的音乐如何表现原乡、呈现日常?而作为一种地方音乐的“广东音乐”,又如何在历史的行进过程中赋予广州番禺沙湾这一“鱼米之乡”更多的色彩斑斓?在《赛龙夺锦》中,梁凤莲勾勒出清末以来沙湾何氏家族史与百年广东音乐史之间的灯火辉映,书写了以“何氏三杰”为首的广东音乐代表相互交融、交错的人生轨迹,在虚实和舒缓之间,再现了“广东音乐”从珠江口到黄埔港,再到曼哈顿的时空传播及艺术呈现。《赛龙夺锦》中的梁凤莲不仅像往常一样,执着于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再现,也在对传统书写间隙中守望乡愁,更对中国地方音乐的海外传播及音乐人海外漂泊的命运进行了叩问。小说中的何八月、何立新、何四方这祖辈三代人,于香港、纽约、番禺沙湾等差异空间的移位叙事中,在为人所熟知的《赛龙夺锦》《步步高》《彩云追月》等广东音乐经典曲目中,得于代际间的情感疏通和精神重逢。
于是,一个个历史的现场从小说这里出发,历经晚清的没落、民国时上海滩的繁华、“文革”时的上山下乡、改革开放后的移民潮等,最后都归附于“广东音乐”的五线谱中,在多元化的空间叙事中进行着对不同时代、不同风格音乐人生的多元解读。而在作者设置的与主人公展开的一场场对话中,进行的一场场心理活动解剖中,体现的正是生命个体之于艺术才情和精致生活的双向追求。而这些,也都通过《雨打芭蕉》《赛龙夺锦》《晚霞织锦》《陌头柳色》《沉醉东风》《步步高》等经典广东音乐曲目的再现,浸润融入进了“血缘”“记忆”和“乡愁”叙事里。因而,在历史的云烟处,所有夹杂着个人恩怨和时代插曲的种种过往也都在梁凤莲的笔下获得了某种调解,所有无法排解的个人情结和难忘岁月也都在“广东音乐”舒缓的乐曲中达到了某种圆融。书中,梁凤莲一边对古典声律和音乐意象的进行知识性的拆解,一边细数着广州沙湾精细清淡的紫苏田螺、生滚鱼片粥,她行走在大街小巷里浮游的一长列鳙鱼、鲢鱼、青鱼、鲩鱼灯笼中间,从精神上去观照“广东音乐”之于沙湾地方的历史印记,从而在历史真实书写与虚构生活两个层面去抵御乡愁,并在远离乡愁的滋味中整顿着音乐之于生命的力量。
那么,如何更好地映现原乡情结与生命际遇的纠缠呢?《赛龙夺锦》中有一个“三稔厅的故事”,梁凤莲借用何博众与何高尧父子的对话——“三稔是酸的”,“命一开始就是酸的,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变甜?”把一个具有哲理意味的历史场景与对话进行了再现,也隐喻着何氏宗族在廣东音乐发展过程中的命运际遇:广东音乐出自广州沙湾,却在上海的“十里洋场”得于扬名,又在纽约的曼哈顿召唤起海外游子的归家之情。其中要表达的究竟是对广东音乐曲折发展过程的审思呢,抑或是对这时代变迁、家国离散的喟然慨叹?可以肯定的是,作者并没有在“现实再现”或是“历久虚构”这两难的叙事策略中做过多的停留,而是在“选择三稔就不会有人摘,留着满树果实看着喜欢”的专注中,流露着对音乐艺术世界的饱含深情。而这种深情也衬托起沙湾音乐人在远离故土之后仍顺应时势、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剪影。于是,在这个仿佛时空高度“压缩”的珠江口,广州沙湾挑战了一次个体与血缘、历史和世界极尽纠缠的大叙述;而横跨东西半球,纵贯一个多世纪几代人,梁凤莲也再一次展现出作为当前最出色的本土写作者之一,对如何抵御乡愁并在纷繁复杂的生命境遇中重构音乐文学世界的实际操控能力。
三、何以承载生命?
“离散”这一现代性的话语体系,起初源自于全球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思潮中的一个部分。[3] 而对于离散乡愁与回归传统的追问和探求,则也构成了梁凤莲小说创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母题。这种基于“回归”与“离散”的悖反,促成了她当前写作世界的精神高度。从早期的《西关小姐》《东山少爷》到后来的《羊城烟雨》,梁凤莲一直从一个本土出生、成长的广州人视角来审视岭南文脉的辗转、流离和黏结,通过珠三角民俗、生活场景,进一步渲染了珠江水乡迷人的自然环境。而其中她所有的故事中间都有一个“离散者”的视角,在人们不断地聚散离合的人生轨迹中,呈现着离散精神背景下人类对原乡精神的守望。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提出:时间即绵延。人生如流水,在各自生命的离散中走向各自的生命旨归。时代变迁,物是人非,基于对个体生命的温情呵护,梁凤莲面对“离散”命题的哲学思考,最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找到了答案: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赛龙夺锦》中,她认为——所谓“道法自然”,里外合一,恰如天人合一,是音乐之道,亦是安身立命之道。于是,在她看来,虽然人类生命的本质背景在于不断地走向“离散”,而对人性温情的呼唤则可以依赖“天人合一”。“离散”和“合一”象征着生命天平的两端,也蕴藏着梁凤莲的历史观。梁凤莲通过这种思考,关注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映照下,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是如何进行自我寻找与自我再造的。苏轼在《琴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在此,苏轼所审思的不正是梁凤莲所思考的那样吗?——道法与技艺都重要,琴声究竟是发自“琴”还是“手”就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梁凤莲最终把对音乐的一种审思上升到了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的领悟,这是难能可贵的。
本文系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20世纪台港‘离散之歌的审美变迁与诗性品格研究”(批准号:18YJC76000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星海音乐学院;同济大学)
注释:
[1] 潘妍娜:《区域音乐的历史书写文化阐释》,《人民音乐》,2020年,第3期。
[2] 吴波:《梁凤莲讲解“文化的原乡”》,《广州日报》,2020年11月09日。
[3] 陈超:《一种音乐“离散”诗学的可能建构——20 世纪台港音乐的“离散”情结及其精神图景》,《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