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竞赛活动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与实践

2021-09-10 23:06徐礼金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

徐礼金

摘 要: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应用型本科院校越来越重视人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通过各类技能竞赛来检验教师的常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文章主要针对大学生竞赛活动与常规教学相结合,深入分析大学生竞赛活动,积极探索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合,阐述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创新型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竞赛活动;常规教学

1 现状分析

目前,广东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科技与技术、网络工程和软件技术3个本科专业常规教学方式大部分是通过课堂中的讲解传授知识,个别科目的常规教育方式过于强调背诵记忆、应付考试,要求学生循规蹈矩地重复旧的知识,造成学生每天拼命地读书,把成绩当作唯一的人生目标,这样的教育模式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成功背道而驰,扼杀了学生创造性,尽管该方法传播的知识比较丰富也比较适合于知识量较大的课程,但是过于枯燥,学生们容易失去兴趣和学习动力[1]。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构建大学生竞赛活动与常规教学耦合发展模式不够全面。

(2)学校对大学生竞赛活动宣传力度小,学生缺乏对于竞赛活动的创新能力。

(3)学生本身的思维惰性是制约学生学习的根本原因,也是学生不愿意主动参加竞赛活动积极性的最大因素。

(4)技能竞赛已把计算机新兴技术融入比赛,而常规教学内容难以及时更新,学生难适应技能竞赛对专业技能的高要求。

2 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1 改革内容

(1)转变教师观念,一定要清楚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战能力。切实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指导,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2)完善的管理机制是促进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有机融合的有力保障。将竞赛纳入课程评价里面,并将其作为学习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3)强化实践技能教学,把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学放在次要地位,而且教学中所涉及的知识点也落后于当前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与技能大赛相融合,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4)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在教学课堂中的作用。为适应常规教学与技能竞赛的融合,每年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

2.2 改革目标

(1)推动常规教学模式改革,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替代常规教学模式成为主流。同时,该模式的运用也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更紧密地结合,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竞赛活动技能的积极性。

(2)促进常规教学方式改革,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的目标,多维度地展开,逐渐构建一套比较成熟的多维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生为主体,以真实工作情境和任务为载体,以岗位能力为目标的新的常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熟练掌握和有效提高应用技能,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参加专业组织的选拔竞赛,选出的学生再参加全院的技能竞赛,再选出学生参加省级技能竞赛、国家级技能竞赛。

(3)让学生正确认识新时期高校竞赛在理工科大学学习、培养、教育及指导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引导性、竞争性和创新性,规避和减少错误的导向,将对新时期理工科大学生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4)扩大学生竞赛活动的影响力,积极宣传,让学生竞赛贯穿整个大学生涯。

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将大学生竞赛活动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建设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是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应积极开展理论及实践研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2)探索如何進行学生竞赛的课程建设和训练组织的改革,让学生从“被动竞赛”变为“主动竞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创新和创业人格的形成。

(3)利用学生竞赛项目资源开展创业训练,为学生提供自主创业的资源和知识,找到科技与生产的结合点。

(4)高校和企业强强联合,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有机融合传统经济与新经济带动人才、技术、资金的流动,高校要根据全球化的趋势建立和完善具有战略性特征与综合整体功能的教育体系, 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和技术创新体系。为使学生的创业教育与专业课学习融为一体,探索实施校企共同参与、紧密结合的“校企双导师制”。

3 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3.1 实施方案

(1)转变教师观念。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强调要培养出实用性技能人才,也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不同领域的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操作型高技能人才,因此,发挥“双师型”教师在教学课堂中的作用,让“双师型”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

(2)完善管理机制。学院对学生竞赛有规定和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积极参与、院系部门积极配合。使学生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认真钻研理论,积极动手,提高操作技能,从学生中选拔进行短期集训,在技能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将竞赛作为学习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3)强化实践技能教学。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重点核心课程必须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形成教学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直接获得现场或近似实践的实际能力,也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能力培养这方面的要求。

3.2 实施方法

(1)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学院领导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工作,学院领导、教务处、系部等有关部门齐抓共管,营造一个良好氛围。

(2)开展培训交流,不断提高项目建设水平,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改革建设方面的相关文件,并召开课程改革会议,总结交流实践课程建设情况。不定期组织教师去合作企业培训学习,让教师先行学习后,再带动学生对竞赛知识的学习和认知。

(3)多与承办学生竞赛的院校沟通联系,学习该院校承办的组织与流程,为在各类竞赛中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活跃校园文化,倡导学习、合作、竞争、向上的校园氛围。

(4)结合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点,拟在以下课程开展竞赛比赛研究:软件工程及应用、软件测试过程与方法、计算机网络、网络管理与维护等。

3.3 可行性分析

竞赛技能培养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开展竞赛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实施“课、岗、证、赛”合一的教学模式,加强赛后经验总结,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和训练计划中,逐步建立和完善参赛项目试题库。发挥技能大赛引领和评价作用,推进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

纵观近三年广东理工学院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得的成绩,以及由比赛所激发出来的同学之间你追我赶的学习态度,较之前有了质的飞跃,同学之间互相影响,已经将参加专业技能比赛当成一种习惯,这无形之中激发出来的学习兴趣对职业技能的掌握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参与技能竞赛和辅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执教能力。

(1)学习环境可行性:本课程的校内实训基地设立在计算机实训中心,计算机实训中心拥有20多个计算机专业实验室,拥有计算机1 200余台。安装了课程所用的各种系统软件以及相应的竞赛工具软件,具备学生竞赛上机实训条件。

(2)信息技术学院对本项目的研究给予大力支持,学院主管院长对该项目提供指导和帮助。学院鼓励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并制定了相关的保障制度,安排教师参加各种职业技术培训。“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促进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进。

(3)课程团队成员6名(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     3人),以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为主,学历与职称结构优良,兼顾教学与科研的需要;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具较高的实践能力与竞赛能力。本课程的教师队伍大部分为骨干教师,他们严谨的治学精神,良好的思维能力都为本课程的研究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利用指导技能竞赛机会得到继续教育和学习的机会,实现自身技能的升级。

4 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

4.1 项目预期的成果形式

(1)制定常规教学与大学生竞赛活动相关的措施、规定和要求:对于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取得名次的予以奖金奖励,参加国家级、省级学生技能大赛进行重奖;对指导教师的规定和要求:对于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的,只要参赛学生取得名次,指导教师也予以奖金奖励(适当增加金额)。指导教师按照指导学生项目中最高项目的奖金标准予以奖励[2]。使得学生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认真钻研理论,积极动手提高操作技能,从中选拔出学生进行短期集训,在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使得教师在平时常规教学中认真负责,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操作技能,使选拔出的参赛学生具有较高的技能,并在短期的集训中重点指导;使得系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

(2)组织教师去合作企业培训学习,带动学生对竞赛知识的学习和认知:项目组相关老师联系珠三角或学院周边的企业、公司和合作单位进行调研,对本项目在工作岗位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合职业证书要求和各类技能大赛要求,结合本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技能大赛相融合,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3)组织教师带队外出参加比赛。不仅在常规教学中将往届竞赛中比较典型的竞赛题作为教学内容,使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到技能竞赛中。满足技能竞赛所要求的常规教学,既满足人人享受参赛的愿望和过程,也成为选拔参加技能竞赛学生的平台。有了这个竞赛平台,保证了选拔参赛选手的广泛性、质量和水平。

(4)发表教学论文:总结实践教学改革经验,探索下一步的教学改革方案。

4.2 项目预期的效果

(1)初期主要在广东理工学院2018、201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技术、网络工程3个专业常规教学中使用,增加学生“双证书”获取率及学生参赛的获奖率,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后期总结经验,通过常规教学与创新竞赛教学模式来对比,检验本项目的 “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學相融合”对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所具有的作用与效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掌握和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3)通过该项目的运行,构建适应新时代下技能竞赛的教学评价机制。改革现有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建立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打破理论学习型的评价体系,建立能力应用型的“课、岗、证、赛”融合的评价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并能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拥有一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实践操作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团队。

5 特色与创新之处

本项目立足于广东理工学院,让学生毕业就能胜任工作岗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参与主体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以期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创新实用人才。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探索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激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打造一支具有较高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掌握一定创新研究方法,能高质量完成高职教育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创新型教师队伍[3]。

(2)学生通过参加技能竞赛活动,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当前科技的最新进展,在技能竞赛中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看到自己的潜能、优势和不足,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实战能力的学科带头人与骨干力量,让他们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力量,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最终推动社会和谐繁荣和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3)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促进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进。每年技能竞赛赛项要求及内容的变化也可以给课程体系的改革和课程教学大纲的修正提供动态调整依据,根据此模式组织教学内容,合理设计验证型实践、设计型实践及综合应用型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郭琳.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2):233-236.

[2]邢佳乐,訾芃,杨川,等.学科竞赛对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培养能力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7):97-98.

[3]刘冬冬,丁正祁.基于学科竞赛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黑河学院学报,2020(6):110-112.

(编辑 姚 鑫)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