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纹纺
摘要:以407名高中生为被试,运用《客观社会阶层量表》、《MacArthur主观社会阶层量表》和《金钱态度量表》进行测量研究。考察了高中生主客观社会阶层和金钱态度的关系。
关键词:主观社会阶层;客观社会阶层;金钱态度
1 引言
1.1 文献综述
1.1.1 社会阶层的内涵及其衡量指标
近年来社会阶层(social class)逐渐受到心理學家的关注。社会阶层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地位差异,它取决于个体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社会资源(收入、教育和职业)以及与他人比较时,知觉到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Kraus MW, 2012)。与社会阶层相近的一个概念是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在文献中二者常常交替使用。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家庭经济和教育水平的代表,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创造的家庭环境(师保国 和 申继亮, 2007)。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作为个体发展的物理环境既能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社会发展,也会通过影响父母教养行为(徐夫真, 张文新, & 张玲玲, 2009)。
1.1.2 金钱态度的含义极其心理学意义
金钱态度是指个人对金钱的价值观念、金钱的伦理、金钱所代表意义的认知等(Yamauchi & Temler, 1982)。Tang(1995)提到人类对金钱的态度是对过去生活经验的总结。蔡瑞华(2000)认为金钱态度是个人对金钱相关事物所持有的一种持久且一致的行为倾向,包含对事物的评价、感觉及反应。(于建原 和 谢丹, 2007)认为金钱态度是指个人对金钱及相关事物所持的一种相当持久且一致的行为倾向,包含对事物的评价、感觉与反应。
1.2 问题的提出
纵观国内外有关社会阶层和金钱态度两个研究领域,各自具有不少的研究。将两者结合进行探讨的研究中,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第一,以往研究测量个体社会阶层时,大多数测量均以客观社会阶层来表述,但是使用客观社会阶层测量社会阶层时存在以下问题:(1)以客观尺度来衡量社会成员的等级地位时,若社会成员的主观感受与客观阶层不一致,阶层的标签就失去其意义。(2)研究表明,在中国确实存在社会阶层的主观与客观不一致的问题( 王春光,李炜,2002) 。(3)社会阶层的主观指标比客观指标具有更好的预测效度(Sakurai et al., 2010)。故此,将单一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作为社会阶层的测量指标是有问题的,本研究同时考察主客观阶层的共同影响。
第二,以往的研究大多只在高中生内部作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比较研究,缺乏对高中生家庭背景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人们对钱的态度是他们过去生活经验的总结,这些不同的态度是通过个体的中小学社会化过程中,父母的收入、教育、社会阶层、信仰、育儿实践,和货币的习惯而影响的,因此进一步讨论家庭社会阶层和金钱态度的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Furnham, 1984)。
2研究意义
社会阶层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客观的物质资源和主观的社会地位导致了高低社会阶层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家庭环境会影响个体的认知,有研究表明,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的大脑更小,那些来自较低社会经济阶层的婴儿的大脑要比那些富裕家庭婴儿的大脑小。这一系列实验证明了不同生活环境造成了不同的心理渴求,导致部分儿童对钱币的夸大认知,而金钱态度中包含了金钱认知的成分,因此金钱态度会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
3讨论
3.1 高中生金钱态度各维度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比较分析
3.1.1 性别高中生在金钱态度上的差异
有关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高中生在权力-名望维度,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洪雷, 曹慧, & 方格, 2009)。相关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有重视金钱是权利的象征以及男性更担心自己的财务状况。这主要是受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影响,具体来说男性一直是根据社会性别理论,男性扮演的一直是养家糊口的角色,而女性则相对比较轻松。尽管现今的女性进入职场,但是养家的重担还是由男性承担,男生更在意金钱代表的权利作用。一般来说,我们的研究发现,男性更有可能把钱看作是权力象征、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获得就业,男性变得更加意识到自己的家庭责任。
证据表明男性更有可能用金钱作为评估的工具。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合理的解释,因为人们通常认为社会根据他们承担执行的角色,也就是说,他们成为主要的经济支柱。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关注预算维度的资金规模。现有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女性更有可能认为,他们更少控制自己的财务状况。亦有研究表明男女在焦虑维度无差异(Lim, Teo, & Loo, 2003)。
3.1.2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金钱态度上的差异
本研究将高中生出生分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两类,在研究中发现:在维持-保留、权利名望维度上,独生子女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这与(王馨竹, 2011)等人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可能的原因是21 世纪的高中生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的宠溺程度也和他们形成的金钱观有直接的联系(李丹涛, 2010)。独生子女受到家里所有人的关注,平时得到的零花钱会比非独生子女更多,金钱经验比较丰富,这使得他们对金钱的规划上,更加谨慎。
3.1.3 不同家庭生活区域高中生金钱态度上的差异
根据前文对不同生活区域差异可以知道,不同家庭生活区域的高中生在维持—保留、不信任、权利名望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在维持-保留维度上,城市高中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城镇高中生和农村高中生,可能是由于城市高中生手中相对更多的零用钱,从小就受到了各种商品的诱惑,对此他们已经形成一种免疫,在消费上与一定的规划,而且由于城市高中生可能收到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将来的保障而非一时的消费。
在不信任维度上,城市高中生被试的得分显著高于城镇高中生被试,表明城市高中生在金钱的使用上比城镇高中生更犹豫、抱有怀疑的态度,可能原因是大城市的小孩从小接触到各类商品的不同价格,他们在购买物品时,会进行各方面的比较,在消费时常常表现出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而农村高中生得分显著高于城镇高中生,说明农村高中生在使用金钱时比城镇高中生更犹豫不决。农村家庭收入比较低,可能是收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农村家庭小孩在使用金钱时,也表现出比较不信任。
参考文献:
[1]常若松, 王馨竹. (2010a). 大学生金钱态度的跨文化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 48-53.
[2]常若松, 王馨竹. (2010b). 大学生金钱态度的跨文化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3(1), 48-53.
南宁市武鸣区武鸣高级中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 5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