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人文教育功能性缺失的研究

2021-09-10 07:22黄茜林国云
中学生学习报·科教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体育

黄茜 林国云

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快速的发展,体育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的基础性课程,科学的体育教育,不仅能够优化大学生的身体素养,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优化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但现阶段普通高等学校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人文教育功能性缺失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全面分析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运用科学的优化对策,以切实提升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成效。

关键词: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人文教育功能性缺失

引言

当下围绕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简称高校,以下同)体育的权威解释,既有将高校体育单纯地归之为传授体育运动项目技战术及身体锻炼方法的教学过程,也有把高校体育笼统地概括为所有直接或间接与体育运动相关联的学者研究成果,还有将高校体育简单地总结为以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和提高学生体育素养为主旨的官定公共必修课程的中央政府决策。无论教育教学过程、学者研究成果还是中央政府决策,其实都未从可操作性层面使之多样化且又未从认识论层面达到统一,尤其持高校体育为教育教学过程论者不仅格外地器重体育心理学、人体生理学、人体运动学等科学教育,甚至以唯功利主义马首是瞻的工具理性衡量功用、计算效益或“开创新局面”。这当中注重生命关怀的人文教育被缩水了,尊重在校大学生个体自由和个体价值的关怀教育也被删减了,而这种工具理性横行必然会迫使人不想了解在现实之外还有崇高与优美的永恒存在。高校体育的人文教育强调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宣扬,也正是这样一个原本就与科学教育同处于中心地位的人文教育却在高校体育中被边缘化了,惟有挣脱过分专注于科学教育的高校体育怪圈束缚,才能使之转化为有助于学生增进科学素养和积淀人文底蕴的学习方式、生活样式。鉴于此,拟就高校体育的人文教育去边缘化依据、办法和要件予以分析和阐释,旨在解答以生命关怀为导向、以全人培养为宗旨的高校体育人文教育问题,为高校体育的人文教育从被边缘化地位移往科学教育所处中心位置提供参考。

1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人文教育功能性缺失的表现

1.1体育教学与体育兴趣的矛盾性

在部分体育教师看来,学生的体育兴趣势必与体育教学工作是矛盾和冲突的。若想提升体育教学的水平,若想优化学生的体育成绩,就不能任由学生的体育兴趣来进行体育教学。事实上,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前提。高校设置体育课程,既要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又要将其视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平台,使学生得以全面进步与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在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既缺乏浓厚的体育氛围,同时也抑制着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一方面,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在课程设计与安排,在课时统筹与布局方面,学校乃至教师并没有充分考量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而是盲目进行课程设计与安排,这无疑抑制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学生体育选修课程或者必修课程项目的设计上也缺乏新颖性,难以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普通高等学校并不注重课余时间体育氛围的创设,体育教学工作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当体育课程结束后,参与不参与体育锻炼等,完全由学生自己说了算。这虽然从表面上尊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由于缺乏科学的引导,势必影响体育锻炼的质量与成效。

1.2枯燥单一的教学内容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年年都进行了教学改革,从1949年至今的教育教学改革的路也走了很久很长,但受传统的束缚,现阶段的改革在理论上有很大进步。实际教学中,绝大部分学校开设相对适合男生的内容基本还是三大球为主,对女生来讲主要是健身操、啦啦操等这样的教学内容,相对21世界的大学生来讲,有点单一了,最近几年的在线课程、网课、微课的興起,相对以前来讲,教学内容要丰富一些,但老师们最关注的是你有没有掌握要学的技术动作,一般的交流也停留在技术掌握情况或疑惑的地方,很少有情感方面的交流。从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课程设置在教学改革浪潮下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增开了与时俱进的课程,同时也取消某些不合时代需求的课程。

1.3教学理念存在重体轻育的偏差

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学理念是整个体育教学的方向和指引。若教学理念存在明显的偏差,势必会影响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也难以优化学生的体育素养。现阶段,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学理念重体轻育,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体育技能,往往忽略了学生体育意识以及体育认知的引导和培育。一方面,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过分关注学生体育技能的习成,过分关注学生体育技巧的掌握,而忽略了学生体育素养以及体育感受的培育。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同时也制约着学生体育素养的形成。另一方面,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学工作者缺乏人文理念,并没有结合学生差异化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学习兴趣等来予以个性化的教学。

2优化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人文教育功能性的对策

2.1转变体育教育理念,全面贯彻“以人为本”

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实践中,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引导者,教师应该全面转变体育教育理念,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综合性提升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一方面,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本着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综合性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以及综合素养等为教学目标,深入贯彻人文关怀理念,把学生从以往“技能型”人才向“人文型”人才的培养方向转变,将人文素养全面融入体育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形成阳光向上的人格。另一方面,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从属的传统教学观念,全面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真正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素养的培养方针等,创设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活动以及体育竞技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积极表现自己,在参与和实践中切实优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创意意识等。

2.2加强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明确体育文化教育的内容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建设。而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广大师生认同并遵循的体育价值观和信念,也是一所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理念、精神和价值追求。校园体育文化的精髓要得到体现,必须通过精神文化的外化,才能将体育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体育人文魅力折射出来,实现其文化育人的教育价值。人与体育的问题,体现了体育运动对人的精神教化,体现了人的文化属性和体育的文化功能。

2.3烘托正的人文气氛

高校体育中的人文教育没有了融洽协调的人文教育气氛也就无法期待在校大学生人文修养品位的提升,而衬托高校体育的人文教育气氛既离不开体育教师及文理科教师自身的人文道德修养,又离不开人文气氛浓厚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土壤这一载体惟有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才能从教室走向体育馆、运动场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肥沃,在“沐浴”着高校之内处处浓厚的人文气氛中“尽情”地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莫大作用。

结语

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的基础性学科,体育教学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人文教育功能性缺失的主要问题,为全面优化体育教育的人文性,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以及综合素养,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全面优化体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郭瑞平.我国体育教育功能的异化性缺失与对策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7):90-91.

[2]郝鹰.近百年来中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人文缺失及其思考[J].武术研究,2016(1):142-143.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体育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我们的“体育梦”
人文社科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