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

2021-09-09 04:18刘光坤
公关世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

刘光坤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无疑在其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引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以此作为思想指引,催生出这一体系的飞跃性历史发展成果,也就是人们最为熟知的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思想层面指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从其内容组成体系看来,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是核心内容,毛泽思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伟大理论创造实际上成为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化 两个伟大理论创造

历史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想要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中发挥应有的思想指导作用,则必然要通过和中国实践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发展,简单而言,在我国不同阶段的革命、建设、改革工作中,马克思主义只有和中国本土的历史、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其中国化的发展之路方能顺畅走下去。从本质层面看来,马克思主义中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各阶段国情的有机结合便是这一理论在中国化发展中的显著外在表现。我党在坚持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取得如下两次的历史性发展成果飞跃: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正确革命道路。身处这一特殊阶段的共产党人,在全力总结革命实践经验的前提下,最终确定并始终秉承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工作道路。在共产党人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工作之后,做到了立足于当时中国发展实际国情,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成了适合当时国内社会主义持续建设、发展的正确思想,这便是毛泽东思想。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理论体系。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共产党人便立足于全新的国际形势、国内发展状况,积极探索建设适应当时情形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囊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时至今日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在内的由每一届领导人代代相传、持续注入时代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历史性发展成果得以诞生、发展、运用的关键基础便是马克思主义和各阶段中国实际国情的紧密结合,是一代代的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引,在持续不断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我党的智慧结晶。同时,这些经由共产党人带领全体人民在实践中形成的历史性发展成果,彼此之间都是一种同宗同脉,且能做到以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为基持续进步的关系。由此出发,我党在持续完善、解决国内革命、建设和改革工作遭遇问题的过程中,必须要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不同阶段实际发展国情的紧密结合作为关键点。同时,共产党人在始终坚持解决这个关键“问题”的过程中,创造而出的两大历史发展伟大成果,其共有的核心内容便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发展。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处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地位

从本质上来看,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且为后世人在反对资本主义过程中,代代相传发展所形成的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建设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才是最为完善的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内,其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原则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与实际生活、生产之間的连接桥梁便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科学社会主义则是在既存经济事实的分析中,引入哲学知识得出的具体结论。需要给予注意的一点是:这三部分内容并非是各自独立存在,而是一种相互包含的关系,且都是组成完整马克思主义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客观规律背道而驰,则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关系便会渐行渐远,最终会不可避免地落入到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圈套”中;同样的,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脱节,则会不可避免地走向空想社会主义的道路;和科学社会主义中明确提出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方向、道路脱节,并在分析经济现象,特别是与新时代伴生的经济现象的过程中,并未能有效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知识体系完善融合,则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也无可避免地会再次变为繁琐的,忽视实际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经院哲学。总体而言,囊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任意一部分,一旦脱离其所在整体,性质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同时,对其理解、认知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核心组成部分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国际范围内全体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工作中植根于思想层面的关键指导以及理论支撑,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包含着许多原理,其中构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1.关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便是生产的社会化发展和资本主义固有的私人占有二者的尖锐矛盾。社会化的生产力必然要求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实现这个革命变革的社会力量,只能是现代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大工业的产物,是被剥夺了任何生产资料所有权的阶级。这样的阶级地位和历史地位,决定了无产阶级是彻底革命和最有前途的伟大阶级。只有无产阶级才是最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如此方能团结全部可以团结的力量,并科学领导人民践行消除全部阶级剥削和一切阶级差别的伟大社会革命。阐明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创造者的伟大历史使命,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起点。

2.关于无产阶级政党

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能不能得到发展和胜利,取决于有没有自己的革命政党的领导。这个党必须是一个按照马列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党;这个党必须是一个善于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党;这个党必须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的党;这个党必须是一个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能够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党。只有这样的革命政党,才能在承担原有无产阶级先锋队责任的前提下,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发挥全部力量战胜自己的敌人,取得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最终实现高级共产主义社会建立的目标,完成无产阶级担负的这一伟大历史使命。

3.关于无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也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其实行的目标,便是在夺取政权的基础上,彻底消除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度,在帮助全部劳动人民摆脱来自资产阶级压迫、剥削的同时,将共产主义制度植根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就全世界范围来说,这是一个长期的,包括一系列历史阶段和各方面社会领域的革命斗争。在无产阶级革命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情况下,因所处时代的内容、条件差异客观存在,革命斗争所采用的形式、方法存在差异也是无可避免的事情。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据本同的具体情况,提出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在巩固工农联盟的基础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采取各种符合客观实际要求的革命斗争手段,才能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资本主义逐步缓慢过渡发展到帝国主义的全新历史背景下,无产阶级所领导的解放斗争,只有同世界范围内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紧密联合,这就使无产阶级有可能突破帝国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即在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纵观近现代历史发展,俄国实施的十月革命、中国及其他部分国家,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取得的胜利果实,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逐渐走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并对有关的理论、革命实践作出进一步拓展。

4.关于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和任何剥削阶级的专政在性质上根本不同,它是劳动群众对剥削者的专政,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因而,这个专政本身对于广大人民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是历史的最广泛的民主。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政治杠杆。它的任务,是要镇压阶级敌人和各种反社会主义分子的捣乱和破坏,防止和抵御外部敌人的侵略和颠覆;管理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社会差别和社会不平等。因此,无产阶级专政,在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之间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存在都是必要的。

5.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确定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经济制度,确立了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的政治制度。这无疑是世界范围内社会变革取得的伟大成果。但不可忽视的是: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必经的初级阶段,仍旧在经济、道德、政治方面残存着之前旧社会制度的影子。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许多社会矛盾都和这些旧的痕迹密切联系着。这些社会矛盾的解决和旧的痕迹的消除,归根到底,要靠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思想、政治、文化的巨大进步。因此,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建立以后,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还必须有一个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单纯重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建设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统一社会下的思想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结合在一起,并求得全面的发展,才能在经济、思想、政治方面建立起专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准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6.关于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理想最美好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立足于社会前进、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分析、阐明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固有矛盾,客观地解释了资本主义必然逐步转向社会主义的深层原因,在深刻分析稳固存在于资本社会内在矛盾及其运动的基础上,就资本主义必然转变到的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做出了深刻、详明的阐述,并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建设、发展进行了展望,从社会生活的发展实际出发,针对高阶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特征作出了科学、合理的预测。最终阶段形成的共产主义社会,从本质及其发展看来,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两大阶段是必须经历的,且前后二者维持着紧密衔接的关系,资本主义逐渐过渡、并发展成为共产主义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趋势。在由初期的社会主义逐渐过渡到最终的共产主义的过程中,经由初期社会主义营造出的主观、客观条件,是共产主义社会得以建立的必要基础条件。从某种程度上看来,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彼此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创造的关系,这也是激励我党及广大党员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要原因所在。

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对上述原理的运用中,进行了两个伟大理论创造的。

二、毛泽东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革命建设实际国情相伴而生的第一个伟大理论创造

中国共产党人在引领全体人民群众落实中国革命、建设工作的过程中,科学社会主义与其结合而生的首个历史性理论成果便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列主义(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实践中运用的成果反映,同时也是经过当时革命实践所证实的有效指引国内革命、建设工作的系统化科学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经验,是在全面总结国内革命、建设工作正反经验的前提下得以诞生、发展和运用。

邓小平同志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个体系,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它具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其中主要有: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毛泽东立足于当时国内的社会发展、建设情况,结合我国的历史发展,对国内革命工作的特点、规律进行了深刻的研究、探讨、分析,将马列主义中和无产阶级领导权相关的理论思想作出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在国内实践和理论知识的双重支撑下,创建了将工农联盟作为基础的,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設的理论

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与人民民主专政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2)逐步从国内的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的总体思想、工作路线;(3)明确指出立足国情走上属于自己的中国化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且就如何坚定走这一道路作出了初步的探索,(4)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建立阐述,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观点针对现有的存在于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缺陷提出了带有针对性的思想观念;(5)就客观区分、合理处置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对应的思想观点;(6)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提出了一些经济建设方针政策。

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在建设无产阶级革命军队的工作中,毛泽东将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确定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至今日,这也是我党建设完善以及指挥枪所遵循的基础性原则,并在军队建设的过程中,总结了各项经验,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军队内部政治工作的方式及其方针。在军事战略上,毛泽东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及战略战术,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的地位,总结出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新中国成立后,又提出国防现代化等思想。

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

毛泽东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重视灵活性和原则性二者在政策制定中的有机融合。

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毛泽东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精辟论述了文化和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了许多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

6.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

毛泽东思想党建学说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无产阶级人数较少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难题。

总之,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发展,立足理论知识层面持续拓展了之前马列主义,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所具备的作用及历史性地位反映在如下几方面:(1)在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过程中,毛泽东思想是全体共产党人工作坚实的理论武器。从本质上来看,毛泽东思想得以诞生、发展、运用的基础便是中国长期的革命实践及其经验总结,换言之,其是中国的革命建国理论,这一理论的存在,为中国的革命工作指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并正面解答了中国革命工作中面临的诸多问题。(2)毛泽东思想是新中国得以建设的源自思想层面的基础。(3)我国在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工作中,各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都将之作为基础。(4)我国各族人民得以团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共同理想的精神支柱便是毛泽东思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的第二个伟大理论创造

我党针对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后,立足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国情诞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成果,在十七大上做出了全新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并非始终处于一种完全静止的状态,而是随着国情的实时发展变化持续创新发展,立足于当下实际国情发展产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得以在十八大之后正式纳入到这一理论体系内部。这一理论体系,做到了在传承之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持续注入时代精神进行创新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下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际发展,结合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又一个共产党人的智慧结晶,得以将国内各族人民始终团结在一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发展中出现的第二个历史性发展成果。

1.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国际形势、经验的深层研究,并在全面总结建国之后有关社会主义全部经验的基础上,实施了改变了中国发展轨迹的改革开放政策,逐步形成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实践相匹配的邓小平理论,真正做到了将马克思主义与当时的中国发展实际国情进行紧密结合。邓小平理论是在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毛泽东思想的延续及发展,这一理论的提出表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正式步入正轨,是共产党人在深刻认知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之后,形成的党中央和国家在改革开放深化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中需要始终遵循的植根于思想层面的指导。

2.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当时世界发展形势、国内发展形势、党组织建设发展形势做出了深刻、详明的分析、研究,并在长时间的治党工作中逐步探索建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了我党指导思想、基本理论知识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再一次传承、创新,这一思想不但进一步充实了已经雏形初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同时在小康社会建设、党的建设持续自我完善发展中发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3.自从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遵循党的求真务实、积极进取等精神、宗旨要求的前提下,立足于国内外发展形势的全新变化,提出了顺应国内经济健康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时代化思想的提出,做到了在集中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和发展关联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同时,对之前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作出了时代性的更新发展,是我国在持续健康推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又一个需要始终秉承的关键思想指导。

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在持续深化、推进改革开放的基础上,重视国家治理体系及其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发展,凝聚了促进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的全体人民群众的力量,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紧紧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命题,使用全新的时代化发展视野,针对社会主义建设、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规律在认识层面做出了进一步的深化,并持续在理論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传承、发展马列主义及国内之前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最新成果,在进一步充实已经成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同时,为我党团结、引领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提供了来自思想、行动上的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和国情结合得以诞生、持续发展的中国化发展的实际展现,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工作深化、拓展的过程中,提供了必要且坚实的思想指引,也是我党在不同阶段中,立足于国情,生成的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治党治国思想的智慧结晶,它和毛泽东思想一起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两大理论创造。我们在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持续中国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始终坚持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要正确处理坚持和发展,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一定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创造;一定要以宽广的眼光密切地观察世界形势的变化,积极借鉴吸收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一定要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不断提高全党的思想水平。”

总之,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中,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成为了主流,这也是科学社会主义被中国共产党传承、结合国情发展、创新的必然结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旗帜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的光荣而伟大的历史使命!同时,也肩负了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修订版)

猜你喜欢
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两个方法论问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区别探讨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2015年国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
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当代社会政治思潮对中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