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长效护理保险服务制度发展与政策优化研究

2021-09-09 02:07孟序阳
公关世界 2021年16期

孟序阳

摘要:当前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政府需牵头建立一套完善的长效护理保险服务制度来缓解老年人的养老困难。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老年长效护理保险服务的现状,发现了其中存在着的不足。同时,尝试去寻找一种适合我国的长效护理保险服务制度发展模式,并提出模式的具体阶段战略。另一方面,本文通过总结我国多年来在福利制度和养老保险政策上的改革,得到了诸多关于长效护理保险服务发展的启示,并依据政府过往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几点具有可行性的政策优化建议,希望能对政府未来在相关方面的政策制定与工作开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政治伦理 老年人养老 护理保险 政策制定

一、我国老年长效护理保险服务现状

目前我国老年护理事务的开发尚处初级阶段,从宏观角度上看,社会化的护理保险制度尚有较大欠缺。传统上,老年护理还是以家眷照料或雇佣短期护工为主、以社会福利机构为辅的模式。近年来,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一部分家庭中的人口与家庭结构发生了转化。在“空巢老人”等新生观念接连浮现的当下,传统护理体系也开启了向多元化、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转型的进程。

(一)养老机构与医护人员

我国当前共有需照护的老年人约4250万,而其中患重度残疾的老年人共有约1800万人,但有养老照护资质与能力的机构却极度缺乏。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每千位老年人平均占有约70张床位,而我国每千位老年人平均只拥有18张床位,相比之下差距较大。

而对于我国现有的护理机构,其在护理对象和护理内容上也存在许多不足。许多机构能够照料有家庭的老年人,但其服务的主体对象还是孤寡老人。在这之中又有许多服务机构的条件简陋,护理的方式也比较简单,使很多老人都无法得到完善的服务,只能非自愿地接受了最为基础的服务。而社会上的那些条件好、护理项目丰富的护理机构,其收费一般较昂贵,大多数的老人及其家庭都支付不起。

从行业从业人员数量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医生与专业护工资源明显不足,其增长的速度也较慢,医护资源较为缺乏。同时,我国护理行业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大都不佳,普遍缺乏专业的护理技能。

综上可见,专业的护理服务机构和专业的护理行业从业人员的不足是让我国不能全面推行社会护理保险制度的最大原因。

(二)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

我国当前已有着许多老牌保险公司和新晋的健康保险公司接连推出了有关老人照护的新产品,并计划未来将着手于老年长效护理的相关产品,这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已经处在商业性长效护理保险产品的起步过程中。

目前我国的商业护理保险大都展现出下列特点:其一是保险公司的承保范围有限,其推出的护理保险大都是针对后遗症来承责。相比许多发达国家来说,并未涉及其他的护理保险品种,例如“治疗型”与“临终关怀型”等多样化的险种,这就使得我国的护理保险险种呈现出同质化的状态。其二,目前的大多数护理保险都是在被保人需要护理服务时,方才会提供缴费用的险金,而并不是去为被保人供应有着丰富内容的护理。而成熟的护理类商业保险应要有着基础的社会化保障功能。这类保险不仅要支付险金,还要为被保人提供其所需的专业服务。最后,商业化长效护理保险的保费一般偏高。

这些因素使得低覆盖率成为了我国商业化护理类保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适合我国长效护理保险发展的模式

我国劳动人口的平均收入不高,所以商业性护理保险仅可以满足小部分富有家庭的护理需要,而无法促进全国总体上的护理保险事业进步。为了让大部分老年人口享受到其所需的护理服务,从而开拓护理保险客户群体,我国应当要建立独具特色的社保体系。

目前,政府应在大力发展现有的商业长效护理保險的基础之上,逐步推动建立一类可以涵盖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护理体系。然而,构筑全民社会保障长效护理保险制度尚要经过前期准备的过程,关于准备过程,笔者将其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要加大力度推动保险公司现有的商业性长效护理保险产品的发展。近年我国许多保险公司推出的护理保险产品都有着承保范畴不足、护理形式单调、保费收取较高等缺陷,但应认识到这正是我国护理保险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可以首先在足够发达的区域进行商业性护理保险的试点,让高收入人群先得到保障,使得长效护理的参保率在部分人中先行增长。

2.只有形成了社会化保险与商业型保险共存的新常态,才能更好地推进社会保障型护理保险制度的构建。经过长期的商业化护理保险的累积,人们将会更加认同护理保险制度,进而逐步增强保险意识。当我国支付护理保险的企业逐渐增多时,更多的人也将了解到长效护理保险对其的好处。与此同时,高收入阶层不仅可以通过所属企业来参保,也能依照个人需要来挑选保险公司其他的产品。这些政策的施行将使我国社会长效护理保险展现出更加多元化的面貌。

3.在商业化护理型保险与社会性保障保险均发展到较大规模时,就可以满足施行强制的国家长效护理保险制度的前提条件。制度可以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例如,达到一定年龄且享受了社保与医保的公民就强制参保,并需定期交纳一定的保费;政府应制定法律,使保险具有其法律效力,并依城乡差距而采用有差别的实施办法。保险的资金可以由国家财政、企业以及社会各阶层共同筹集和支付;而保险服务的水平和收费标准可依用户群体的基本情况来制定,并照用户的经济情况给予一定的补贴和优惠。

经过这些过程,我国就能够构筑起以社会保障为基础,以商业护理保险为补充的护理保险制度。这套制度不仅有社会普适性,而且有自主选择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严峻的老龄化社会问题。

三、长效护理保险制度带来的启示

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人口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急需构建一套完善的养老制度。所以,我国可以从多年来在福利制度和养老保险政策的改革中得到许多有用的经验与启示,来帮助未来的养老保险制度构建。

(一)构建以家庭服务为重点,社会服务为支撑的护理模式。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老年人的家庭意识使其更倾向于居家养老。所以,只有大力构筑居家养老体制机制,才能够更好地适应老龄化的社会。目前,在推进居家养老机制的过程之中,政府展开了两方面的工作:

1.政府资助。在构建长效护理保险制度时,政府要负担起用户一定比例的护理费,同时要为社会机构的建设而付费。政府唯有规划长效发展的战略才能适应护理机构和设施建设制度化的过程。

2.社区服务的多元化。社区护理服务的提供虽有一些民间资本的参与,但其投资较少且服务内容单一,无法很好地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

可见,政府应保持对服务机构的持续投入,并推动社区服务多元化,构建包括家访、急救、日托、健康指导等服务在内的全面护理制度,以此来凝聚社会力量,达到共同发展。

(二)重视疾病与护理的预防工作。从根本上看,开展预防工作是为改善老年人的健康条件。它是引导老年人健康生活、减少患病概率的最佳方式。在护理保险的发展中,政府应将发展着力点由疾病治疗转为疾病预防,由护理服务转为护理预防。通过扩大预防知识的传播、搭建预防服务机构、制定完善的预防体系,让卫生部门与福利部门通力合作来共同构筑疾病预防护理体系。

(三)加强政府的区域扶持和优惠政策。我国的低收入老年人群多,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这就使得政府不但要制定完备的法律制度,还需重新分配保障成本。若要建立全国性的护理保险制度,就应增加对落后区域的财政支持以减轻低收入老年人口的负担。政策上,可以设置不同程度的贫困地区和低收入群体,为不同层次的地区和群体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的帮扶政策。

(四)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源网络。政府应推进护理信息网络的建设,以使信息更加透明、服务更加准确有效。在构建关于参保对象和用户数据库的过程之中,被保险人应登记个人基本信息、身体状况、社会保险情况、疾病诊断等信息,以便日后在需要识别与接受服务时,能让政府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情况。同时,还应搭建护理机构数据库,记录创建时间、服务满意度、位置、护理服务内容、护理人员数量和设备状态等信息,并定期更新。通过数据库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可以让更多需要关爱的老年人通过查询找到最适合的服务机构,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五)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目前我国现有的护理人员的普遍素质和工作技能都尚且不足,而发展完善的老年护理事业却需要一大批综合性的护理人才。与此同时,除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外,还需有精通健康管理、营养饮食、康复训练、医学、保险会计、心理咨询等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我国务必建立针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机制,通过定期举办专业知识讲座、完善职业资格考试制度、严格持证上岗等举措,发掘出各类护理服务所需的不同护理人才。

(六)拓宽融资渠道。按照我国国情,护理服务的费用将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比例来承担。在此之外,政府还应推出切实政策以鼓励民营资本如企业集团等加入。还可以根据地区收入水平的不同,强制符合一定条件的个人以社保的形式交纳保费。只有调动社会上一切可用的资源来筹集资金,才能减轻政府的压力,以确保我国护理保险制度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对于养老问题和老龄化问题,政府必须同时搭建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两套模式。而其中任何一种模式都依赖于资源的有效分配,养老服务要统筹利用所有可用资源,为老年人构筑完善的服务平台以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需求。还应根据老年人的需求,灵活调节相应模式来解决传统养老服务的缺陷。总的来说,优化养老产业结构是一项重大经济决策,其效果将取决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政府职能部门还应考虑到市场化改革的需求,对老年服务业采取切实可行的配置方式,以市场化为导向,推动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为老年人群体提供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学高.总编,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9,年鉴.

[2]贾琳.护理保险供需分析及我国护理保险制度的建構[D].沈阳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