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青年是马克思主义祖国观宣传教育的逻辑起点

2021-09-09 03:06杨增晖
公关世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教育

杨增晖

摘要:马克思主义“四观”以祖国观为基础,祖国观以爱国主义为精神内核。长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工作给予高度重视,赢得青年是习总书记青年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教育中,应将赢得青年作为逻辑起点,基于历史逻辑培育爱国主义情怀、基于理论逻辑推进国家认同感、基于实践逻辑培养国家责任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基。

关键词:赢得青年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 教育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是马克思主义“四观”的核心要义,赢得青年是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教育的逻辑起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教育工作。习近平在《求是》杂志中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要将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政治任务,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常抓不懈。

一、基于历史逻辑培育青年的爱国情怀

历史记忆的淡化与生长时代的落差是情感消失的主要因素之一。情感源于认识,认识源于人对客观世界、现实社会和人际交往的理解和把握。培养青年的爱国情怀,要基于对历史逻辑的把握和史实的了解,重新唤醒历史必然性的情感认同。

(一)认清近代中国落后的历史事实

中国近代史是落后挨打的屈辱史,这是多方因素造成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封建统治阶级向西方列强妥协,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此失去了民族和国家的独立。孙中山先生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没有使中国走上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中国人民的命运依旧悲惨。伪政权时期,帝国资本主义列强在中国设工厂、修铁路、开矿藏,利用手中特权攫取利益,压制着本就孱弱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民族企业的发展,压榨着早就困苦不堪的劳苦大众,中国近代化的前行举步维艰。落后的近代中国人民承受着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长期在死亡边缘挣扎,生活穷苦食不果腹。

(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带领中国人民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用事实说明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我们也要用历史告诉青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的选择。

政党的兴衰取决于人心向背。中国共产党从最初成立的几十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九千万党员的执政党,经历了无数的风霜与坎坷。在国内外两股势力的残酷血腥镇压下,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制定出正确的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赢得了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是人民所赋予的。共产党立党近百年来,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从革命年代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不断调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未改变。

(三)认识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马克思曾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产生这些体系的时代的需要。每个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和其他的结果为基础”。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带有显著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和中国特性。经过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人发现,只有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传统的文明理想契合,只有社会主义最符合当时的中国需要。这条道路是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铺就的,“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特殊时期,中国制度展现出了绝对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党和国家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问题,为其他国家的社会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 方案。

二、基于理论逻辑推进青年的国家认同

“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只有从理论上做到弄通了,清醒了,才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培养青年国家认同源于家庭教育。传统的爱国教育采用由大到小的教育模式,因脱离了青少年的生长环境和生活实际而显得遥不可及。家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所学校,要由小到大、由己及人、源于家庭,“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从爱自己、爱家庭始,再到爱社会、爱国家。因此,培养国家认同感应从家庭教育入手,每位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一是身体力行,教育引导。要注重对自身道德修养和爱国情操的培育,为孩子做出表率。通过阅读书籍、家庭旅游等引导孩子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万卷书、万里路中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二是抓住重点,注意方法。要抓住孩子思想變化的关键期,突出层次感和多元化,根据生长阶段采用不同的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在童年时注重情感启发教育,由爱己及人,到了解家乡、认识国旗党旗、学唱国歌;在少年时注重认知教育,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借助革命故事的讲述,陶冶道德情操;在青年时利用纪念馆、博物馆等资源,通过观看主旋律电影、参观红色文化基地,培养爱国情怀。

培养青年国家认同感始于学校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学校教育应是培育国家认同感的主要阵地。作为主阵地,学校应做到:首先,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理论性和思想性,不断创新话语体系,将学术话语和政治话语转变为大众话语和时代话语,不断创新教学技术,运用新媒体技术增加学生的体验性、参与感。其次,要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自身素质与职业认同。思政课教师自身应多途径加强专业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做到身正为范,在育人上要守好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为青少年指明正确方向。最后要将祖国观教育融入到学校生活。让马克思主义入校园、进课堂、通过升国旗、唱红歌等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爱国者。

培养青年国家认同成于社会教育。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宣传教育是一项持续性、基础性的工程,要从青年的社会生活点滴入手,从刻意为之到习以为常。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改善教育基地的设施建设,积极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打造内涵丰富的陈列内容,强化仪式礼仪,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题活动。要在全社会营造氛围,以重大事件为契机加强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宣传,充分发挥革命遗址、红色纪念场馆的阵地作用,利用英模故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全社会营造学习英雄、传承精神、培养情怀的浓厚氛围。要鼓励爱国主义文艺作品的创作,以热爱祖国为导向,讲好爱国故事。

三、基于实践逻辑培养青年国家责任感

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意识形态带来了严峻挑战。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呈现多元化,西方社会宣传鼓吹的普世价值和西方制度的优越性对青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要将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宣传教育落到实践上,培养青年人为国奉献、为国担当、勇于创新、勇于奋斗的国家责 任感。

首先要立足本职工作,树立担当精神。国家责任感是青年人爱祖国的思想基础,报效国家依靠的则是过硬的真本领。青年人要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开始,发扬工匠精神和孺子牛精神,各出所学、各尽所知,积极、主动、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青年是国家未来,立足工作,爱岗敬业,有责任心,敢于担当,是青年人的爱国情怀的具体体现。其次要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开拓精神。思维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重要原因,在当前国家鼓励“双创”的政策下,青年要在学习和工作中紧跟时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不管是在科学领域还是其他领域,要积极探索发现,做出自己的贡献。习总书记指出:“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广大青年是未来创新的主体,只有抓住历史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勇于创新,敢于创新,才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新的高度和广度。最后要树立学习观念,涵养吃苦精神。坚持学习是青年人的必修课,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加强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在学习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用知識武装头脑,明辨是非。另外,要摒弃急躁情绪,心中有定力,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脚踏实地做好眼前事、份内事,将吃苦看作成功的必要条件,一心一意,循序渐进。

青年群体是长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障。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宣传教育不仅能为青年人打牢爱国主义科学的理论基础,还能指导其理性爱国。少年强则国强,赢得了青年,也就赢得了中国的未来。全面小康社会依靠青年人的努力拼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在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奋斗中实现。赢得青年,也就赢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底气、赢得了托起中国梦的磅礴 力量。

参考文献:

[1]十九大专题报道: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的报告摘登(EB/OL).(2017-10-19)(2017-05-08〕

[2]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4].白梅.浅析马克思主义祖国观及其当代价值(J).山西青年.2018(04)

[5].刘森林.当代中国青年国家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

猜你喜欢
教育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区域教育大扫描
“探求·明理”生本教育的探索实践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节俭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