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欢
绘本《小狐狸的颜色不见了》讲述的是一只小狐狸在一场大雪后发现自己的颜色不见了,在朋友的陪伴与开导下,发现自己的真实身份(冬天皮毛会变成白色的北极狐),最终找回自信及归属感的故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饱含趣味,易激发并保持幼儿的阅读兴趣,画面优美且细节丰富,便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读图能力和阅读习惯。本系列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熟悉、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仔细体会小狐狸的心理变化,初步学会理解他人。之后通过科学活动“动物的保护色”让幼儿在观察图片、欣赏视频和游戏中,了解“保护色”的概念,感受动物“保护色”的神奇和有趣,萌发亲近、探究动物的兴趣。
阅读活动:小狐狸的颜色不见了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线索图较完整、连贯地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愿意发挥想象并与同伴合作表演小狐狸与其他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3.能体会并理解小狐狸的情绪变化,积极思考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绘本《小狐狸的颜色不见了》PPT,幼儿人手一本绘本。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师:你见过的狐狸都是什么颜色的?
师:有一只小狐狸的颜色不见了,他很慌张,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二、阅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1.集体阅读,了解故事背景。
教师播放第1~12页PPT,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进行对比,了解故事背景,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
师:小狐狸去北方探索世界,一觉醒来,他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说明】引导幼儿对比观察画面信息,发现周遭环境的变化和小狐狸毛色的变化。
师:小狐狸发现自己的颜色不见了,你们觉得此刻他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
师:猜一猜,接下来小狐狸要去做什么?他能找回自己的颜色吗?
【说明】在对比环境和小狐狸的前后变化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画面细节,为幼儿分享各自的发现和猜测提供充分的机会,尽可能满足幼儿想象与表达的愿望,激发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
2.自主阅读,根据画面理解故事情节并猜测后续的发展。
教师留出时间,供幼儿自主阅读绘本第13~19页并和同伴自由交流。待所有幼儿读完这部分故事,教师播放第13~19页PPT,共同梳理故事情节。
师:小狐狸在寻找自己的颜色时,遇到了哪些小动物?他们身上是什么颜色?
师:你们猜小狐狸能不能找回自己的颜色?
【说明】幼儿自主阅读时,教师注意观察并根据幼儿的阅读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理解故事有困难的幼儿,鼓励他们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进行理解、推断,或与同伴共同探讨小狐狸的心情变化;对于基本能读懂的幼儿,引导其在体会小狐狸见到不同动物时的心情的基础上想象并补充角色之间的对话。
3.集体阅读绘本剩余部分,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教师播放第20~25页PPT,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小狐狸究竟有没有找回自己的颜色?他是什么心情?
师:原来小狐狸是一只北极狐,到了冬天他的皮毛就会变得像雪一样白。小狐狸知道自己毛色的神奇之后,和小伙伴在雪地里又蹦又跳,高兴极了!
师:雪是白色的,小狐狸也是白色的,你觉得对于小狐狸来说究竟好不好?
【说明】最后一个提问没有唯一答案,开放性的问题旨在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帮助他们养成爱思考、爱表达的好习惯,锻炼并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三、根据故事线索图,完整讲述并丰富角色对话
教师先一边播放PPT一边讲述绘本内容,幼儿完整熟悉故事;然后出示绘本最后一页,让幼儿根据动物头像回顾并尝试完整讲述故事。在全班共同交流、体会小狐狸的心理变化过程后,鼓励幼儿两两合作上台表演小狐狸与其他小动物之间的对话内容。
活动延伸
1.美工区投放绘画材料,鼓励幼儿继续创编故事内容,制作成连环画。
2.将自制的连环画投放至语言区,供全班幼儿阅读与欣赏,激发其创作能力,同时为前书写做好准备。
3.表演区提供小狐狸等动物的头饰,方便幼儿根据绘本情节及创编内容用不同的声调、语速、肢体动作等进行表演。
科学活动:动物的保护色
活动目标
1.能发现并说出变色龙、竹节虫等动物与周围环境的共同特点,知道保护色的概念。
2.理解保护色的作用,萌发探究动物如何保护自己的热情。
3.在游戏中能够灵活运用保护色的相关经验,感受保护色的神奇和有趣。
活动准备
与周围环境颜色相似、不易被发现的动物高清图片若干 ,比如趴在绿叶上的竹节虫、趴在树枝上的变色龙、雪地里的北极狐等;有关动物保护色的科普视频;不同颜色的动物卡片(白色银鼠、棕褐色知了、绿色蚜虫、土黄色蚂蚱等);以及与上述动物颜色接近的自然场景图(雪地、树干、绿叶、荒地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初步了解“保护色”
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发现图中动物身体的颜色花纹与环境相似的特点,初步感知保护色的意义。
师:你发现图片中的小动物了吗?小动物和周围的环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小结:北极狐的颜色和雪很像,都是白色的,所以北极狐在雪地里不容易被发现;竹节虫的颜色和绿叶很像,所以在树叶上不容易被发现;变色龙的颜色和树枝很像,所以也不易被发现。动物们让自己身体的颜色和周围环境很像,保护自己不被敌人发现,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
二、欣賞视频,直观感受动物体色与环境保持一致的特点
教师播放科普视频,让幼儿了解竹节虫、变色龙、岩雷鸟、银鼠等动物的身体颜色与环境保持一致的特点。
小结:视频中这些小动物真神奇!有些动物的身体颜色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比如冬天雪白色的银鼠到了春天就会变成和大地接近的红褐色,夏天羽毛灰、棕相间的岩雷鸟到了冬天就会变成白色;有的动物能随着身体的移动而改变体色,比如变色龙;还有一类动物,不管季节变不变,它们身体颜色始终与环境中的主色调保持一致,比如竹节虫。这些动物都能通过将自己的身体颜色和环境保持一致,而不被轻易发现,免遭天敌的攻击。
【说明】视频形式能使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些动物的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保持一致的特点。幼儿在此过程中能进一步感受到动物保护色的神奇有趣和大自然的奇妙。
三、创设游戏情境,巩固有关保护色的经验
教师出示绿叶、树干、雪地、荒地等自然场景图,创设“帮助动物脱险”的游戏情境,限定时间,请幼儿自选喜欢的动物图片(2~3张),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将动物隐藏到最安全的背景图片处即为胜利。最后,请游戏胜利的幼儿分享自己的游戏经验和方法。
【说明】游戏胜利的秘诀就是找到与小动物颜色最接近的背景图。幼儿前期经过欣赏图片、观看视频,已获得有关动物“保护色”的相关经验,本游戏可帮助幼儿巩固并运用这一新增经验,进一步理解“隐藏”和“安全”之间的关系。
四、结合生活经验,交流相关话题
1.讨论动物自我保护的其他方法。
师:动物们除了用保护色的方法保护自己,还有其他方式,像乌贼会用喷墨的方式、壁虎会用断尾的方式保护自己,躲避危险。
2.出示穿迷彩服的军人照片,了解保护色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活动延伸
语言区:提供《幼儿大科学》往期杂志若干,支持幼儿观察、了解动物的特征与生活习性。
亲子活动: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参观当地的动物园或动物博物馆,丰富幼儿对动物的认识,激发其对动物的喜欢和亲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