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珺
摘 要:首先阐述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基本情况;然后详细论述以读写结合优化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参考文本进行模仿、组织课堂讨论拓展文本信息、积累好词好句丰富写作语言;最后简述对读写结合优化英语写作教学的再思考。
关键词:读写结合;英语写作;学生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和推动下,教师立足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基本情况,纷纷探寻英语写作教学的优化发展之路。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提醒我们要重视文本材料的重要教育价值,将其有效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之中,使学生进入有所见、有所学、有所知、有所写的良性发展轨道,加速学生能力提升。
一、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基本情况
第一,一些教师往往只硬性指定写作题目,而不注意在日常英语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非常必要的词汇积累和行文赏析,也就是学生在写作任务面前处于“大脑空空如也”的状态,自然无词可写。
第二,语文写作任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认知高度和掌握难度,英语写作任务更是难上加难,从而使学生对英语写作很多毫无兴趣,只好硬着头皮拿着笔,东一句、西一句地堆积一些毫无联系的英语句子,写作效果很差。
二、以读写结合优化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尴尬境地说明学生不仅“脑袋空空”,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畏难情绪,从而导致学生进入大脑呆滞、思维停顿、活力较差的不良状态。
(一)引导学生参考文本进行模仿
文本材料都是具有一定针对性、陈述性和思想性的文字材料,是较为成熟、具有一定文学水平和欣赏性、可读性的文学作品和认知对象。因此,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以阅读后的文本材料为参考样本,对其进行“照猫画虎式”仿制,借此有效降低英语写作教学的认知难度,以简易任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现动机。
以写作任务“Friendship”为例。友谊,是英语写作活动的热门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英语教材“Unit 1 Friendship”中的“Reading task: Friendship”为参考模板,剖析课文内容中的人物、地点、事情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以此与自己的现实生活和写作任务相关联,将课文中的外国人、外国地点全部删除,换上自己要表达的人物与地点。然后,再将课文中的事情进行“中国化”和“现实化”。这样,学生不仅没有抄袭课文内容,又在“照葫芦画瓢”中进行了一定质量的习作训练。
(二)组织课堂讨论拓展文本信息
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对文本材料进行个性化较强的模仿和再创作,还要提高学生对文本材料的阅读质量,只有学生高质量地掌握了文本材料的核心内容,才会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言之有物。集体讨论是进行文本材料赏析的最佳形式,学生能够借助集体智慧和团队合力进行高质量的文本材料赏析。
以写作任务“My trip”为例。旅游,也是学生写作的热门话题。因此,教师先以课文“Unit 3 Travel journal”为引子,让学生在进行课文学习以后,再针对课文内容中的旅游话题进行自由表述,由课文中的旅游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的旅游,借助课堂讨论为学生积累足夠多的旅游信息和写作内容,当学生再拿起笔来进行“My trip”写作时,自然就会胸有成竹、驾轻就熟了,写作任务也就实现了化难为易。
(三)积累好词好句丰富写作语言
文本材料是英语写作教学的必要沃土,而阅读文本就成为文本资源的开发过程。因此,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要注意将文本材料中的亮点元素一一记录下来,为后续英语写作活动积累足够多的“好词好句”,有效降低英语写作的难度,也帮助学生在写作活动过程中有词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表。
例如,学生看到“I went to visit my grandpa instead of having a ride with Tom yesterday”,自然就会以此为模板仿制出很多类似结构的英语句子,为英语写作训练积累下足够多的写作信息。如,“I want to watch TV instead of reading a book now.”“She walked to work instead of driving a car.”等等。写作在于积累,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是在一点点阅读、一点点探究、一点点积累中逐渐发展起来。
三、对读写结合优化英语写作教学的再思考
首先,学生对文本材料的主观认知和深入探究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借助文本材料优化写作教学也不是一日之功,教师要耐心地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认知、积累活动和写作训练,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循序渐进。
其次,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对文本材料进行卓有成效的赏析活动,积极收集写作方面的成功经验,以此为学生积累足够多有针对性的认知信息,为写作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信息基础。
最后,文本材料的主观悦纳和写作任务的个性展现都属于非常抽象复杂的生命律动,因此,教师只有彻底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写作主动性,写作教学才会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支持,最终走向成功。
文本材料是作者记述故事、传情达意和表现思想的人文载体,也是学生积累词汇、见多识广和拓展视野的“加油站”。因此,教师以读写结合为研究对象,对文本材料进行整体模仿、集体讨论以及亮点选择,积极探究文本材料辅助英语写作教学的教育价值,以此为英语写作教学积累足够多的基础信息,在厚积薄发中循序渐进地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加速学生早日成才。
参考文献:
[1]陈钦.核心素养下的英语学科读写结合教学初探[J].当代教研论丛,2018(7):109-110.
[2]温艳.读写相生,妙笔生花: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初探[J].华夏教师,2019(2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