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头村:红色资源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2021-09-09 14:52武竹青
科学导报 2021年58期
关键词:高平党史红色

武竹青

“这些年我们村依托红色资源优势,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推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全村红色、绿色、古色相融合的革命氛围日渐浓厚,旧村古宅老树有效活化。”8月16日,高平市南城街道办事处瓦窑头村党支部书记王卫勇高兴地对记者说。

瓦窑头村是晋城高平的一个小村子,现有555户1859余人,党员55人,是高平早期革命发祥地,红色故事和遗迹众多。从1926 年到1949年,瓦窑头村先后涌现出以袁致和为代表的革命精英近百名,共产党员60多名,参军参战40多名,革命烈士12名,并产生了10多位党的高级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南城街道通过深度挖掘瓦窑头村红色文化,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扎實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有声有色开展。

强载体,打造党史教育“大平台”。2015年,瓦窑头投资700余万元,建成了占地6000余平方米的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公墓。纪念馆投入使用后,先后被评为山西省国防教育基地、晋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年接待人次在2万人以上。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瓦窑头村不断提升红色文化品味,对第一个农民协会旧址、第一个党支部旧址、袁致和故居等红色革命旧址及传统民居进行了修缮改造。并依托古村旧宅建成了红色广场、红色食堂、红色会堂、时光之城主题民宿、微型党史馆、农史馆、军史馆、青少年公寓等,形成一处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载体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阵地。

强师资,建立党史精品“大课堂”。充分利用村内老党员、党校教师讲好党史理论、红色故事。同时,着力培养年轻专业讲解员,积极与高平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合作,开设现场教学课堂,共同打造了精品党课《红船精神的高平实践》。南城街街道还倾心拍摄了《高平红色圣地瓦窑头》党史纪录片,通过更多形式讲述瓦窑头故事。“在充满红色元素的氛围里,听老师讲党史故事,更容易触及灵魂、入脑入心,听了这节课,我们从历史的篇章中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了初心和使命,坚定了我们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课后大家纷纷这样表示。

拓形式,深化党史教育“大活动”。坚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通过创新教育形式,深化提高党史教育实效。2021年,瓦窑头村盘活党史文化“家底”,引入了专业运营公司,设计完善了一条情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红色教育精品线路。在红色文化体验区,妇救会成员纺线织布、纳鞋缝衣、放哨运粮的革命场景,让游客真实感受到了战争年代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对日保卫战军事体验项目更是让参观体验者在游戏中深刻体会战争的艰辛和不易。同时,还利用七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办实事,检验党史教育“大成效”。在打造红色基地过程中,瓦窑头村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整治,办成了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近年来,村集体流转1000余亩农田,种植玉露香梨2.5万多株,今年,玉露香梨已经进入盛果期,村集体经济将大幅度提升。先后投资400余万元,完成了致和广场、红旗雕塑、纪念影壁建设,建成小游园数个,对三条主要街道进行了改造绿化。一体推进集中供暖、供排水、污水末端处理、厕改革命,群众使用上了集中供暖和水冲式厕所,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猜你喜欢
高平党史红色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党史篇
不是钱的事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追忆红色浪漫
和孩子们一起进入数学世界
数学期望考题的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