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震宇 朱骅允 何思薇
在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下,城乡资源要素开始双向流动,加之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使乡村景观不断发展变化。地方性是乡村景观构建的基础,亦是村落强化自身影响的依托。借鉴人文地理学地方理论,以云南省楚雄市紫溪彝村为例,从物质空间、地方活动和情感意义三个层面解读乡村景观构建过程中地方性的重构。研究发现:紫溪彝村乡村景观地方性重构主要体现在物质空间的塑造、地方文化的强化与创新、地方产业活动的转变,并由此引发了当地民众地方感的增强和地方性的改写。紫溪彝村乡村景观地方性重构的实质是对原有乡村景观、生活、形象进行重新塑造的过程,在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下,紫溪彝村突破了原有景观存在的问题,实现了地方性的传承与发展。
乡村振兴;地方性重构;乡村景观;紫溪彝村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地域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策与资金通过对各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有效管理,重构乡村的社会经济形态和优化地域空间格局,影响着乡村的发展[1]。在乡村重构的过程中,乡村景观的变化因其外显性而被视作乡村重构的重要表征。乡村景观塑造较好的村落独树一帜、生机勃勃,能够带动当地的发展;乡村景观塑造较差的村落则千篇一律、单调乏味,反而会阻碍当地的发展。因此,如何根据村落自身的特点构建出特色鲜明的乡村景观,是当前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
在乡村景观特色塑造的过程中,其物质空间、地方活动、民众情感等要素发生变化,使原有的地域空间被重新构建成一个新的地方,形成地方重构。“特色”的本质在于地方差异性[2],地方差异性可结合地方重构来解析。地方作为一个有意义的独特空间,其重构在空间重构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的情感意义。乡村景观是在村落范围内,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等多种现象的综合反映,同样强调“人”与其他要素的关联[3]。因此可将乡村景观的特色营造与地方重构进行连贯研究,以便为当前乡村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应用指导。地方政府通过规划以及资金、人力的投入,改变了云南省楚雄市紫溪彝村原本风貌杂乱、特色薄弱的现状,使其在短时间内重新变成了一个新的地方。本文以紫溪彝村为例,对其乡村景观地方性重构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借鉴意义。
乡村地区人类聚居及其相关行为的景观空间,由乡村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构成[4]。目前对于乡村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景观的评价、规划与发展以及保护与传承三个方面[5]:在乡村景观评价方面,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景观生态评价[6-7]、景观美学评价[8]以及综合评价[9-10]。在规划与发展方面,李伟强等认为景观规划中应该要有“规划协同、环境融合、文化融入”的建设思路[11]。徐亚如认为城乡整体发展可以为乡村景观规划提升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的发展与研究也将成为乡村绿色空间和景观功能衔接的突破点[12]。在保护和传承方面,余慧容等学者认为景观的保护与传承依赖法律法规并构建了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景观保护机制的保护决策模型[13]。张中华认为分析传统聚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构成体系能够对传统聚落的景观保护提供支撑。王峰则探讨了地域文化传承的具体途径以及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14],这需要对乡村景观进行更有深度和广度的研究[15]。乡村景观是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地方的传统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目前对于乡村景观的研究偏重于物质空间景观的构建,对于地方活动、情感意义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因此对物质空间、地方活动、情感意义之间的整合研究有较大的潜力。
“重构”一词最先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用以形容欧洲等地区在经济转型及政治谋略中所发生的变化[16],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重构”开始运用于城乡规划学科及人文地理学科的相关研究中。地方(place)是指地理空间中人和物所占有的部分,包含位置和方向的意义[17],其存在不只是空间尺度,还需透过人的居住、行为、生活等一切活动赋予意义与特殊性,地方才有价值[18]。结合国内学者对地方重构的概念界定以及人文地理学者瑞尔夫(relph)地方性理论的物质环境(physical setting)、功能活动(activities)以及情感意义(meaning)三重属性[19-21],地方重构可简要概括为:一个地方的物质空间、文化生活和民众情感等要素共同拓展变化、优化提升并被重新建构的过程。
在地方重构的研究中,其研究对象多是乡村、村落、街区等。如袁振杰、朱竑认为跨地方的对话有助于地方文化符号的构建,并实现地方认同及地方意义的塑造[22]。杜若菲针对南京国际安全区历史片区的更新,提出了“空间·功能·情感”三元地方塑造机制[23]。郑诗琳、薛熙明等以地方理论为基础,认为汶川地震后白鹿镇的重建,出现了地方物质空间、地方活动、地方意义的地方重构,在此重构的过程中实现了地方的转型、升级和发展[24]。杨槿等认为地方空间及产业等方面的重构,并不会削弱地方居民对地方的情感意义,反而会因空间及产业重构而带来的福利、就业机会等而增强居民的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25]。
乡村景观的特色塑造旨在根据村落自身特点,对地方性元素进行挖掘、加工与创新,构建别具一格的乡村景观,因此,可将乡村景观塑造的内涵和生命力归结于“特色”,而特色的本质在于地方的差异性[2]。特色塑造是村落景观空间被赋予了文化活动、情感意义而使其地方性外显的过程。在这个层面,地方重构与乡村景观的特色塑造有着密切的关联,但目前关于二者的连贯研究较少,因此,可结合与其相关联的地方重构,借鉴人文地理学家瑞尔夫关于地方性理论的三重属性[21],从村落的地方属性和现象展开研究,对当前村落乡村景观地方重构进行全面分析。
紫溪彝村隶属楚雄市紫溪镇,原本是一个贫困的普通彝族村落,坐落于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紫溪山的入口处,距离楚雄市区12 km。该村共有84户365位村民,分为一组、二组两个村民小组,两个村民小组原址分别位于北部山头的北侧与南侧(图1)。全村现有耕地10 hm2,其中水田2.7 hm2、旱地7.3 hm2。村落东北面有楚(雄)大(理)高速公路、320国道以及广(通)大(理)铁路三条主要交通要道顺境而过,交通便利。
1.2012年规划前的紫溪彝村村落现状
在搬迁改造之前,紫溪彝村空间布局呆板僵硬,并未与当地自然格局统一协调;民居特点不突出,缺乏相应的彝族元素;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缺乏供村民游憩活动的公共空间;同时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居民生活质量不高。
2012年底,基于上述现状和问题,以及广大铁路动车复线和320国道的扩建,一组需另择新址到南部半山、宋村西部规划建设,二组则原址提升改建(图2)。为探索一条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新路子,紫溪彝村在“四群教育”挂联单位云南省纪委监察局的指导和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入挖掘地方资源与文化塑造特色,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全面启动相关规划并实施建设,借助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2.紫溪彝村村庄建设规划图 (源自昆明理工大学设计研究院)
规划整治后的紫溪彝村变成一个乡村景观多样、新旧村落协调发展的民族特色村落。旅游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的改善、标志性景观的出现等都表明紫溪彝村完成了乡村景观的特色塑造,实现了地方重构。借鉴瑞尔夫提出的地方所具备的物质环境、功能活动和情感意义三重属性[21],本文重点从物质空间、地方活动、情感意义三个层面对紫溪彝村乡村景观地方重构展开研究。
3.1.1 聚落景观升级
依托村落的地形条件及生态资源,村落在规划中形成了5大功能分区及“山环、水绕、房中间”的总体布局(图3)。规划改变了原本村落空间形态僵硬的现状,重新组织了路网结构,使得村落形态与自然山水有机融为一体。
3.紫溪彝村建成区村落风貌
通过对村落肌理的梳理,在新、老村连接处布置了彝族特色的火把广场(图4),以及为感谢纪委部门帮扶,结合纪委部门的工作性质塑造了以莲花为主题的“莲花廉政文化广场”(图5),这成为景观一大亮点。此外,在村落核心处内还配置入口牌坊、民族乐器小品、石磨广场、水车广场等公共景观节点。新建公共空间既满足了游客游憩休闲需求,又增加了当地居民活动、交流的场所。
4.火把广场
5.莲花廉政文化广场
3.1.2 自然景观改造
紫溪彝村景色秀美、生态植被良好,为村落自然景观的塑造提供了良好基础。规划为了营造美丽、清洁的亲水空间景观,让村落原本失去活力的水塘、蓄水池重新焕发活力,将位于二组山顶圆形和半椭圆形的蓄水池,通过相应的环境治理、景观改造及景观小品植入打造为日月潭(图6)、青松湖(图7)、葫芦海(图8)等特色滨水休憩场所。同时在绿地景观的打造上,以大水面和大型景观树作为景观节点,以小水系和绿地植被作为连接网络,具有较强的导向性。整体而言,紫溪彝村原有的自然格局并没有因村庄建设而被破坏,经过合理的改造,更加突出其山水特色。
6.山顶水池改造的日月潭
7.小水库改造的青松湖
8.一组新址山顶新建的葫芦海
3.1.3 建筑景观创新
为提升紫溪彝村村落风貌,突出彝族民居文化,规划中对民居进行了改造整理,在民居的外观设计中,新建与改造民居均提取了彝族民族色彩,改变以往白色外墙的主色调,以夯土色彩再创造作为建筑外立面主色彩,红、黑、黄等主要彝族用色加以点缀,并加入彝族文化的图腾元素,强化了紫溪彝村的彝族文化风貌。建筑主要采用砖混或钢混结构,在立面效果上现代感较强。同时村民会在大门口作藤蔓植物绿化或悬挂玉米、松球等粮食打造农家景观(图9),在民居院落各户门前均有水渠流过,打造小桥流水的意境(图10)。
9.紫溪彝村民居立面景观
10.紫溪彝村民居门前流水景观
将地方活动分为地方文化活动与地方产业活动,其乡村景观地方重构的表征为地方文化的强化与创新和地方活动的改变。
3.2.1 地方文化强化与创新
通过对紫溪彝村的地方文化以及彝族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与创新,结合彝族文化中的图形符号、生活场景、建筑色彩、民俗风情,利用当地的材料与材质建设而成地方景观小品,如火把广场、祭火塔、中心大火盆、石磨广场、水车广场等别具一格、彰显民族风格的设施,充分融入了当地的乡土文化。同时也建设了鲜花谷、水月休闲烧烤园等外来文化景观,呈现出外来文化与地方文化相互交融的格局。
在节庆活动方面,每年农历6月24至26是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紫溪彝村的火把节十分隆重。许多人慕名而来,村委会、投资商会组织很多活动,如赛装比赛、斗牛比赛、左脚舞比赛等,载歌载舞、热闹非凡。近年来,彝族年假期成为了楚雄州的法定节假日,传统民族节日越发受到重视。紫溪彝村村民抓住这些放假契机,吸引游客共同过节,在获得旅游收入的同时,也将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同时紫溪彝村当地其他的风俗习惯,如饮食方面,结合当地特制的咸菜(腌香椿嫩芽)、黑山羊火锅、糯米粑粑、腌猪肉等,形成具当地特色的农家乐饮食,深受外来游客的喜爱;在服饰方面,彝族刺绣是彝族服饰的最大亮点,紫溪彝村的村民还保有穿戴彝族服饰的习惯,村委会组织刺绣交流活动,依托村里的“农家乐”、紫溪山风景区展销部、州妇联彝绣展销部等将刺绣文化传播到外地。
紫溪彝村彝族特色突出、彝族风情随处可感,具有鲜明的地方品牌文化。同时地方文化通过凝练提升以及与外来文化的有机融合,得到了强化与创新,使紫溪彝村景观远远超过普通村落时的风貌,颇具独特性。
3.2.2 地方产业活动改变
紫溪彝村原本是以种植、养殖为主的普通村落,当地政府以铁路复线、国道修建和村落搬迁为契机,借助资金、政策的帮助,将旅游业作为紫溪彝村未来发展的重要产业,将农业、生态、旅游有效结合,使紫溪彝村由一个传统的农业村落变为一个知名的旅游村落,实现了地方产业活动的转型。
在地方产业活动转型的驱动下,紫溪彝村当地居民的生活也有所改变。由于紫溪彝村的旅游开发是一种社区参与型旅游形式,游客和村民可以直接接触和互动,因此村民既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旅游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在与游客的交流体验过程中,村民也不断强化服务水平,使游客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乡村旅游调整了产业结构,社区内的旅游服务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增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改善了村民的就业方式。紫溪彝村在省、州、市各级各部门的帮助下,通过自身努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旅游村落建设前,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78.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 115元,主要经济收入以种植、养殖、菌类、劳务输出等为主。旅游村落建设后,2017年共接待游客1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30万元,实现户均总收入9.88万元。
物质空间与文化活动的改变,影响了各利益群体与地方的情感意义。情感意义既包含人对地方的理解与情感,亦反馈了地方本身的独特个性,包括地方感变化和地方性改写[24]。
3.3.1 地方感变化
原先传统的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在很长时间内都是紫溪彝村村民赖以为继的生计方式,在紫溪彝村搬迁改造后,基础设施、交通条件较之前有很大改变。为保证村落建成环境、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村落建成环境的满意度评价进行了调研。根据杨騏璟调查结果显示:7.72%的村民对规划改造后的村落建成环境不满意,31.77%的村民满意度一般,60.51%的村民满意,故村落建成环境整体评价为满意。其中,村落建成环境的生态环境与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广场空间、交通条件等层面的满意度较高(图11)。
11.紫溪彝村评价指标满意和不满意分布图(改绘自参考文献[26])
总体来看,在发展旅游之后,紫溪彝村村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村落的物质空间形态、地方意义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村民开始感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经济红利,收入渠道增多,总体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打消了彝族同胞“搬一次穷一世的顾虑”,使得村民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增强了村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地方产业活动的转型与地方乡村景观的塑造推动了美丽宜居乡村的建成,增强了居民对村落的情感依附,获得了满足感和归属感。
3.3.2 地方性改写
地方在确立自身形象定位的过程中,都会立足当地文化传统,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挖掘来建构自身的形象符号[27-28]。紫溪彝村以搬迁新建、发展旅游为契机,为了突显地方特色,提高地方吸引力,紫溪彝村将当地彝族特色文化作为具有吸引力的文化符号。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通过结合当地特有的自然格局,构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为紫溪彝村造势,同时通过文本宣传,进一步强化地方性的宣传效应。在此过程中,乡村景观成为紫溪彝村地方特色文化的主体,紫溪彝村由传统的普通村落转变为民族特色村落,其地方性被改写。通过旅游发展,紫溪彝村先后获得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全国生态文明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州级“文明村”等殊荣,这标志着紫溪彝村转型的成功。
地方作为一个独特的地域空间,其重构不仅包括物质环境层面,还包括了地方活动和情感意义层面。本文从物质空间、地方活动和情感意义三个方面对乡村景观地方性重构进行整合研究,认为乡村景观地方重构的核心在于对地方性的凝练提升与创造,仅仅是对地方元素简单的嫁接运用无法为乡村带来持续的良性发展,因此在乡村景观地方性重构的过程中需要对地方性有正确的把握,使村落的景观风貌和传统文化内涵都能对地方性有成功的表达与运用,同时考虑地方感的营造,以此促进乡村的良性发展。今后在其他不同类型的村落中分析乡村景观地方性重构特征,全面、系统、多维地解读地方性重构的实质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此外,不同的村落建设模式会对地方带来不同的影响和变化,因此,探讨不同建设模式下乡村景观地方性重构的差异是值得后续关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