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保国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我国现代化信息化水平逐渐提升,高校师生对无线网络有了更高的需求,但从目前来看,部分学校在校园无线网设计和建设方面仍存在不利因素,有必要对其展开深入探索。
目前,移动应用是高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高校师生对智能手机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手机连接校园网络能够更加方便地获得教育咨询等服务,切实保障了用户良好的应用体验。构建校园无线网则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实现对有线网络限制的突破,实现同有线网的高效集成,使其面向学校管理人员以及师生等不同用户。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信息资源以及服务。
当下,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已经落实了对主干网络的设备配置,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校园网体系,主要是对教学区开展无线网、有线网的全覆盖,并在生活区(宿舍、食堂等)实现了有线网覆盖。但随着信息技术水平逐渐提升,移动便携设备实现了大范围的推广,各种移动教学以及网上教学逐渐占据更大比重,同时,师生在上网需求以及体验方面也产生了更高的需求。但结合当前校园区域来看,仍存在部分无线网覆盖死角(如户外场所、餐厅等),在后续开展的校园无线网设计以及建设工作中,应当重点关注这些区域的无线网络覆盖与搭建。
在进行校园无线网覆盖时,应当事先对覆盖区域展开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包括用户容量规划、网络上层总带宽以及无线链路规划等。唯有确保各项规划的实效性,才能为后续无线网的高质量建设及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笔者主要从某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其密集用户校园无线网设计展开探究。
(1)用户容量规划。对单个AP所能覆盖的永无容量N的计算:
式中,P代表用户上网的并发率,B代表每个用户所能分配的带宽,C代表AP孔口带宽,例如在应用802.11 g模式下,其AP空口有效带宽基本上会在20 Mbps,而在902.11HT20模式下,空间流AP具有的空口有效带宽值是40 Mbps,双空间流AP具有的有效带宽基本在80 Mbps。同时,无线网络资源并非是无线的,所以应当着重开展用户网络访问控制工作。
(2)网络上层总宽带规划。WLAN接入网上层出口带宽计算:
式中,L代表高峰期所能承载的最大用户数,B代表每位用户在带宽方面的限制。
(3)无线链路规划。在展开无线链路规划工作时,设计人员需先对覆盖区域边缘处的实际信号场强进行科学、合理的估算,并对无线电波传播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在其涉及的自由空间信号传播模型基础上,进行信号场强的计算:式中,Pt代表发射机本身的输出功率,对于室内放装型AP来说,其具有的射频输出功率是100 mW(20 dBm),而若采用室外形或室内分布型AP,那么其射频输出功率则是500 mW(27 dBm)。通常,常见的无线网卡以及笔记本等用户终端具有的射频输出功率是50 mW(17 dBm)。Gt代表发射天线的实际增益,L0代表空间路径损耗。根据自由空间模型展开计算:
其中,d代表具体的传输距离(单位 :km),f代表工作频率,Ld代表其他损耗。
(4)无线信道规划。在实际开展校园无线网络规划工作时,若想在现有基础上提升AP覆盖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尽可能减少信道之间产生的互相干扰,则需要设计人员加强对部分信道分配理论的应用,例如采用蜂窝覆盖原理对信道分配进行优化调整。
校园无线局域网主要涉及两种组网模式:集中式控制无线网络、点对点无线网络。笔者主要针对无线AP的集中式控制无线网络进行分析。在中心机房的核心交换机上实现于AC的连接,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个无线访问点展开集中管理,将所需AP同接入层POE交换机相连接,对多个AP进行设置,便能使无线信号在校园内实现全方位覆盖,覆盖范围包括学术报告厅、操场、教工宿舍、办公楼以及餐厅等场所。
2.2.1 部署无线AP
无线访问点AP包括室外AP和室外AP两种,本项目设计人员主要是根据学生建筑布局位置的不同以及AP的实际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AP。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餐厅、学术报告厅、大学生活动中心以及图书馆等区域都有较大的室内面积,并且日常有较多的人员流动,在实际进行无线AP部署工作过程中,应当结合其具体的室内面积和相应的估计容量,对多个室内AP进行合理布置。以某学校为例,其学术报告厅总共包含200多个座位,总面积为230 m2左右,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选用2个室内AP,利用双绞线同室内原有的各个信息点相连接,使用吊装或挂装方式安装,在报告厅对角线上方位置进行安装。
在实训楼、教学楼、信息楼以及办公楼等场所,其具有较多的房间数量,而每个房间的面积都有一定局限,所以从每个建筑物的实际结构出发,采用在楼层走廊中安装多个AP的方式,或者在每个房间都部署一个室内AP,以保障这些场所中的信号覆盖更加全面。以信息楼为例,其属于典型的人员密集场所,从1层到4层包括60多个实训室,负责整个信息学院以及全学校大的专业实训课程以及上机课。实际上,原先设置的有线网已经实现了全机房的覆盖,不需要再在每个房间都部署AP,所以可以于各个楼层的走廊上吊装两个AP,切实达到无线覆盖的效果。该校信息楼5楼还包括22个多媒体教室,主要承担专业教学活动,这些教室也有较为集中的无线网使用需求,所以无线信号应当落实于对每个教室的全面覆盖,在每个教室都进行室内AP的设置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工作人员将一个POE交换机设置在楼层中间位置的房间外墙上,并采用天花板吊顶的方式同整个楼层的22间教室相连接,在每间教室内部都设置1个无线AP,其具体位置主要是在门口右上方,以切实保障良好的覆盖效果。
对于楼梯外面的体育场所以及活动场所来说,其面积较大,还呈现出相对空旷的特点,涉及的人员活动较少。基于此,可以选用室外AP+天线的方式对这些区域进行无线网络覆盖,具体包括部分宿舍楼、小树林以及田径场等。在实际部署时,可以将1台室外AP置于宿舍楼的楼顶,并进行全向天线加装,使其能在本区域实现覆盖,并满足宿舍周边对无线网络覆盖的需求。
2.2.2 部署POE交换机
部署POE交换机是校园无线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采用了POE供电技术,除了具备传统交换机的数据传输功能以外,还具备POE供电功能,可以给监控、无线覆盖、无线传输、网络摄像机、无线AP等网络设备供电,具有安装方便、节约成本、供电安全、使用简单、集中供电等优势。但在实际部署时,日常教学和人员活动特点都存在差异,所以采用的策略也存在不同。针对活跃性不足的场所,只需在大楼中心配置1个POE交换机即可;针对人员密集场所,便应当在每个楼层都部署POE交换机。所有的交换机都会通过光纤接入信息楼的数据中心,便于统一管理,提升有线网及无线网的融合效果。
综上所述,对密集用户校园无线网合理开展优化设计工作,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校园无线网络的质量,对高校整体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工作人员应当重视,进而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无线信息网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