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瑕,朱禎安,朱璐婕
(玉林师范学院,广西玉林 537000)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着眼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全球经济低迷及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冲击的背景下,这对于加快培育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当前,如何推进地方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推动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形成新的循环,是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着力点,也是打造地方特优农业产业集群、助推三产融合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2]。围绕农业产业链部署高校知识创新链,以高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升级改造[3],这对于地方涉农企业和高校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
目前,各高校现有的农林经管类人才培养方案普遍存在实践弱于理论、内容脱离实际的问题,难以满足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目的[4]。如何科学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和新生态,对接一二三产融合新要求,积极探索人才培养链对接产业链,是农林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亟需回答的重要时代命题[3]。作为农业大省,广西已具备大规模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广西于2019年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广西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特色水果良种繁育等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要提升打造特优农业产业集群,而全省特色农业产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才挑战[5]。本文试图以玉林师范学院商学院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创新、特色、实践导向,以强化实践教学内容,培养与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质量创新复合型人才,为实现广西特色农业产业质的飞跃和高教强省的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明确培养目标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据2018 年颁布的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集农业科学、经济学、管理学于一体的农林经管类人才,不仅需掌握农林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了解和熟悉本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而且需具备研究和分析解决农林经济管理问题的综合能力[6]。在专业开设方面,鼓励高校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交叉类选修课和具有特色的专业选修课。培养目标突出了创新、特色及实践导向,且能切合地方发展需要。未来农业的竞争实质就是农业产业链之间的竞争[7],而能否优化创新农业产业链的管理正是涉农企业对人才潜质的重大要求。那么回应这一重大要求的社会关切,便是农林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即培养能服务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以加强农业产业链的管理,从而解决全产业链导向下地方特色农业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的问题。
地方特色农业产业链意指与地方特色农业产业相关的具有经济联系的各环节组成的链式集合体[2],如地方水果特色产业,在产业扶贫带动下已经成为广西重要的民生产业,其含有与水果育种、种植、加工、销售及生态旅游等相关的环节,要推动水果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就要求水果全产业链的各类人才能够了解和熟悉水果产业的种子研发、种苗种植、管理、加工、贸易、物流等相关的技术[8]。通过不同环节的整合和合作,统筹整合产业链以实现其价值链增值,因此,只有培养符合全产业链所需要的多样性应用人才,才能满足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要求,从而带动地方的经济发展,其对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1.2.1 集农业生产技术及现代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农业生产是整个地方特色农业产业链的基础,该行业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农业生产专业知识和相应的实践经验,熟悉农具设备自动化、生产机械化、田间管理智能化及物联网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掌握农业经济发展规律及农产品市场营销等知识。现阶段人才培养多集中于某一类技能的培养,或者各专业技能单独培养,从而使人才缺乏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对于农林经管类专业来说,学校应切合时代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对各类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1.2.2 地方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需要基于全产业链构建的视角,基于农业需求侧的牵引,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分析地方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础、全产业链体系、功能空间布局和实施路径,探索农业全产业链再造新模式,培养能胜任休闲农业、电子商务、期货管理和大数据服务的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农林经管类人才具有创新型思维能力,能够根据农业生产实际灵活发挥知识再造功能,变知识生产力为现实生产力。
1)实践教学缺乏足够重视。在农林经管类专业的教学中长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实践教学多为理论课的附属课,且课时占比较低;一些课程即使设有实践教学部分,但在具体执行中却困于实践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而难以开展。2)实践课程目标缺乏精准定位。现行的农林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虽均定位为服务于地方发展的创新型应用人才为培养目标,但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却表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服务地方发展方面,缺乏针对桂东南特色农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的精准调整,从而使人才培养在服务地方特色农业发展方面能力不足。
1)因缺乏顶层设计,现实的实践教学体系多停留在围绕某一专业课的理论教学而设立的实训课范畴,各门专业实训课条块分割[9],整体协同度不足,难成统一的实践培养体系。而依据“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地方发展的现实需要,应打破学科之间的藩篱,按照地方涉农企业全产业链经营方式系统地设计实践项目,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强化“项目实践、行业对接、产业需求”的导向教育。2)现有实践教学内容以教材已有的理论演示为主,与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实际脱节;内容更新滞后,难以体现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形式、新特色,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已搭建的桂东南百香果高值产业化发展产学研合作基地实践平台虽与桂东南地方特色农业联系紧密,但在实际运行中仍是以服务教师科研为主,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在实践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不明显。
1)现有实践教学主要由理论课教师完成,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尤其是“双师型”素质的专职、兼职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因实践教学缺乏专门的规划研究和管理,实践教学过程的组织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因而难以制订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2)实践教学质量缺乏有效的监控和反馈机制。科学的实践教学监控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但监控体系缺乏足够的重视,质量监控保障制度不健全,多流于形式,不能及时全面地反映师生参与实践的全过程,进而不能及时有效地反馈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
完善双循环全产业链导向下地方特色农业产业的相关理论及其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应坚持以应用为导向,切实融入地方特色农林业产业发展要求,解决桂东南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全省打造特优农业产业集群的工作思路,依照地方特色种养类涉农企业的产业经营链条,以特色农业产业化及相关企业发展现状、瓶颈及突破为重点设置实践课程。1)结合当地特色农业发展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需要,增加现有课程《农业经济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休闲农业》等的实践课学时。2)增开种养端农科类学科基础课,如《农业概论》《园艺通论B》《畜牧概论》;农产品加工端课程,如《食品营养学》《农产品储藏加工理论》;农产品营销端课程,如《现代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实践》《数字农业概论》《农产品品牌建设》。3)设置《企业经营模拟实训》《虚拟仿真实验》等课程,增设基于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全产业链经营的设计,并通过行业参与的方式,组织专家对实践内容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确保学生所掌握的实践技能能适应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使学生掌握并具备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创意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建设等能力,增强学生解决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关问题的能力。4)增加创新创业类通识课。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分别增开《职业规划课程》《KAB创业指导课程》《创业就业指导及实践课程》《创业就业实践课程》,并结合实践课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整合农林经济类专业现已搭建的各类实践平台,打破不同时点各专业课的课程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综合设计及创新设计的桎梏,构建起与理论教学既有联系又相对对立、全程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图1),即通过厚实基础层级、提升综合层级及创新应用层级,分步骤逐步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以全产业链为导向的分层次渐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1)加强各专业理论课的专业技能实训。各专业技能实训是指借助企业沙盘等教学软件模拟农业经济管理环境,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如企业运营和农业政策的沙盘模拟;2)强化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可分为虚拟仿真类和课程设计类。其中虚拟仿真类主要是指体验地方特色农业发展类技能,具体可以广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为背景,创设虚拟仿真试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以村官、企业家等不同职业身份去参与角色,体验其专业技能的运用能力。这一环节要特别凸显地方特色涉农企业设计全产业链运营环节的能力。②课程设计类是通过参与本专业教师的地方产业发展类课题研究或直接申报本专业领域的大创项目,以提高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3)强化校企合作实习实效。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涉农企业,是吸纳人才促进农业三产融合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亟需直面经济主战场且具有实操经验的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学院应挑选产业链条设计合理的优秀涉农企业作为实践教学示范基地以引导学生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4)整个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执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能力的层次性和递进性,统筹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及学期任务,其中一年级(第1~2学期)要强化专业认知实践、二年级及三年级前半学期(第3~5学期)要强化专业知识理解和运用实践、三年级后半学期及四年级(第6~8学期)要突出专业的综合实践。
图1 基于导师制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图
目前,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学校及学院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工作,完善政策、统筹安排、加大投入,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切实强化专业实践教学能力保障建设。
3.3.1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导师责任制
源起于14世纪的英国教育家导师制在很多高校已得到普遍实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0]。基于前人的研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整合现有的师资力量,强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包括:①引导高水平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工作;②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培训;③落实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④承担理论课教学的主讲教师必须参与相应实验课的教学指导;⑤落实研究生协助教师指导本科生的实践教学活动;⑥学院应聘请企事业单位专家作为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实践以强化学生实习效果,并给予相应报酬。逐步形成“理论硬、强实践、重参与”的实践师资队伍。2)强化实践教学效果,建立导师责任制(图1)。主要流程:①学生入学即按照自愿原则成立研究小组,并配备专业实践导师,且这种配备可以允许学生在进入大二时因兴趣的转移调换一次,否则会影响导师持续培养效果。②专业导师按照既定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培养,本着优化“实践实训实习有机结合”的培养理念[9],督促学生按时参与并完成各种案例教学、专项能力训练、实操实训、情景模拟并适时给予创新创业的指导。同时,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在开展校企合作的基地为学生配备校外职业指导老师,进行农业全产业链实习,以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适时安排学生担任科研助手进行科研训练。以上指导直至大三后半学期,即可开始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工作直至毕业(包括调研-学习研究方法并构建研究方案-毕业实习-撰写毕业论文),这期间也适时穿插给予学生考研或者创业就业的指导。3)建立导师制的激励机制,营造创新驱动的实践教学实施能力建设环境。建立集教学-科研-服务地方所需为一体的切实有效的创新驱动实践教学体系,在学校绩效考核中应体现实践教学的环节,形成教学、科研和服务地方相贯通的激励机制;支持专业教学团队在实践教学中创新教学,并给予相应的奖励措施或者资金支持。
3.3.2 加大实践教学全过程管理,落实专业实践教学实效
1)结合导师责任制,在学生入学后配备指导导师后即可建立实践教学档案。在实践教学前,按照实践教学培养方案要求,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实践教学目标要求,设计实践教学计划。针对实践教学能力层次要求,进行实践计划安排、组织实施及实践结果评估等各项工作安排及保障工作。2)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借助实践计划实施、现场操作及PPT 演示等阶段性的考查,促使学生深入参与实践教学;可以座谈会、实践企业走访等形式,充分把控实践教学进展情况和效果;可设立由教务部门、教学督导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研室和涉农企业共同组成的实践教学督察小组,督察并完善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3)在实践教学结束后要进行总结,形成实践教学评价结果,把实践全过程汇总进行评价,以总结实践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不足,并指出努力的方向。同时,要运用激励机制来强化师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
3.3.3 创新实习实训基地及实验平台建设,建设实践教学示范基地
由于该专业理论知识具有植根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客观要求学校应加强产学研基地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农业大数据实验室、实训室和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建设,充分发挥实验室、实训室在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制订相关的制度和优惠政策,鼓励能提供实践平台的企业和业内人士进入课堂与学生交流,鼓励教师以研究课题等多种方式到企业和基层等进行社会调查、实践或实训等。通过加强与涉农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践教学示范基地,积极承担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研究项目,通过产业调研、经营策划和规划开发等科研服务与实践活动的开展,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与咨询服务,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拓展学生专业实践领域。
未来农业竞争的实质就是农业产业链的竞争[8]。“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涉农企业是市场的重要载体,关乎乡村振兴的根本[11]。针对涉农企业全产业链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以涉农企业为出发点,进行全产业链的构建和设计是涉农企业家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关乎农林经管类毕业生能否“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重大考验。本研究试图构建基于导师制的全产业链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以切实对接地方农业生产实际,加大对创新创业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充分满足地方农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