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说毅力

2021-09-09 06:35王泉涌
共产党员(辽宁) 2021年15期
关键词:王献之越王勾越国

文/王泉涌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故事中的名篇。故事中,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坚定信念和他带领家人“叩石垦壤”所表现出的顽强毅力,令世人钦佩和称颂。古往今来,多少名垂青史的帝王将相、多少功成名就的文人贤士,他们都像愚公一样,为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凭借顽强的毅力,坚持不懈地用几年、几十年甚至毕其一生之力去努力,不仅完成了平生所愿,成就了伟大事业,也实现了个人价值,更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成就伟大事业

在《愚公移山》这个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中,天帝被愚公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感动,帮助他挪走了高山。而在没有神助的现实世界中,依靠坚定毅力成就伟大事业的例子也不胜枚举。

越王勾践是春秋时代最后一个征服诸侯的霸主,然而,为了那一刻的光芒和荣耀,他在吴国经历了三年多炼狱般的生活。公元前474年,国力强大的吴国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带着夫人入吴国为臣。吴王夫差为了羞辱勾践,派他干看墓、喂马这些只有奴仆才做的工作。勾践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吴王出门时,他为吴王牵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照顾。吴王看他这样尽心伺候,觉得他对自己非常忠心,三年后允许他重返越国。勾践回国后,告诫自己不要忘记在吴国当牛做马的耻辱岁月,并下定决心复仇雪耻。他把自己卧室里用锦缎做的被子撤掉,每天睡在柴草上,还在房间里挂上一颗苦胆,每当坐卧起落,或在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的滋味,为的就是要让自己记住曾经的苦难和教训。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勾践还经常到民间体察民情,访问贤士,加强军队训练,使战时遭到破坏的越国经济很快恢复,人口也不断增加。十年的卧薪尝胆和不懈奋斗,越国变得兵强马壮,越王勾践率领军队打败了吴国,吴王夫差羞愧自杀。后来,越国又乘胜进军中原,成为春秋末期的一大强国。越王勾践凭借顽强毅力,十年“卧薪尝胆”只为复国成为千古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成就功名伟业。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曾以此作对联自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明太祖朱元璋从小家境贫寒,读不起书,被人瞧不起,他立志要成为世人景仰的英雄。虽然吃了很多苦,受尽各种磨难,但他矢志不渝,坚忍不拔,终成千秋伟业。成为大明朝开国皇帝后,本可以好好享受安逸的生活、享尽天下荣华富贵,可是他依然勤奋努力、孜孜不倦。自应天府称帝直至71 岁去世,朱元璋几乎每天都在为繁忙的国事而操劳。据《明实录》记载,朱元璋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太阳偏西才能回宫,每天要处理200 多份奏折、400 多件国家大事,数十年如一日。除了处理国事政务以外,朱元璋还常常不忘读书学习。他让文臣把古人的成败经验写在皇宫大殿壁间,以供他“随时省览”,同时让文臣轮流给自己讲学,从中不断汲取真知灼见。不论是披星戴月地管理国家事务,还是万机之暇中抓紧读书学习,朱元璋用自己的顽强毅力成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他一生勤政,建树颇丰,不但促成明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还为明朝近三百年基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现个人价值

成就伟业依靠坚强的毅力,实现个人价值同样也依靠刻苦与坚持。晋代“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从7 岁开始就苦练书法。10 岁的一天,王献之认为自己的书法已经写得非常不错了,就去询问父亲自己的字写得怎样。王羲之指着院子里的水缸说:“你把缸里的水写完,那时你的字才算是入门。”又经过五年的苦练,王献之把一大堆写好的字拿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父亲一张张掀过字稿,一个劲儿地摇头,直到看到一个“大”字时,才露出了满意的表情,并随手在“大”字下添了一个点。王献之又将全部字稿抱给母亲看,母亲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王献之听后垂头丧气。母亲鼓励他说:“孩子,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王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继续练字,用尽18 缸水后,终于在书法上有所造诣,与王羲之并称“二王”。

坚定、执着的毅力是一个人成功、实现个人价值的必要条件,反之,如果没有这份坚持,半途而废,则必定会与成功失之交臂。据《后汉书·列女传》记载,乐羊子因思念家人,放弃学业回到家中。妻子见他回来,就拿起刀走到织布机前说道:“你中途放弃求学,同割断这些没织完的布又有什么区别呢?”乐羊子深受启发,重新回去求学,用七年的时间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推动社会进步

依靠坚强的毅力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还能为民造福,泽被后世,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这应该是个人价值中最有成就的体现。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年轻时,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写成一本记载中国各朝各代历史的书籍,就遍读史书典籍,还游历各地了解风土人情和地理环境,通过各种方法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真相。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司马迁进行了长达20 年的知识积累,开始写作这部历史巨著的时候,他受李陵事件牵连,被判了“腐刑”。经过无数个日夜的痛苦煎熬,司马迁终于下定决心,抛弃个人的悲痛与屈辱,去完成父亲的遗愿和自己的心愿。司马迁出狱后,以巨大的毅力忍受着各方嘲讽的目光,经过十几年坚忍不拔的艰苦努力,终于以自己的生命与血汗,完成了一部伟大的纪传体通史。这部当时称作《太史公书》、后来被称为《史记》的著作,被公认为中国史书的典范,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史学和文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将其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用毕生精力编写的《本草纲目》,社会价值不言而喻。1552 年,34 岁的李时珍准备着手编撰《本草纲目》。他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医学书籍,边读边认真做好记录。他还走出家门,深入山间田野,走遍盛产药材的名山大川,实地对照,辨认药物;遍访农民、渔民和猎人,收集民间治病的土方、偏方。为了编好《本草纲目》,李时珍不畏严寒酷暑,先后到达江西、江苏、安徽、河南等地,行程达两万余里。有时候,在山间遇到稀有的草药品种,为了研究药性,李时珍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就吃些干粮,渴了就喝些山间的泉水,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就这样,他凭借坚定的毅力,历尽千辛万苦,积累了大量的医药资料。从34 岁动笔,到54 岁才完成初稿,后又连续修改了三次,直到61 岁才完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的编撰。《本草纲目》的问世,是李时珍个人顽强毅力的结晶,也是他个人价值的实现,更是他造福子孙后代的成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追求理想和成功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每个人迈向成功的阶梯上,坚定的信念是垫脚石,正确的态度是指路灯,而持之以恒的毅力才是最重要的助力器。只有拥有顽强毅力的人,才有可能成就伟大的事业,实现个人价值,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猜你喜欢
王献之越王勾越国
卧薪尝胆
王献之依缸习字
风雨同舟
所长无用
王献之卒年
王献之练字
越人造车
卧薪尝胆
王献之的文艺范儿
卧薪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