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 荷
现为我国最高级别J1 动车驾驶员的归华,祖籍上海。
“20 世纪初的上海,号称‘十里洋场’,其实除了闹市区比较繁华,周边都是贫穷的农村,我们归家就是郊区农户。因为人多地少,养不活一家人,家里便把年仅14 岁的叔祖爷爷归四福送到沪杭甬铁路机房做了一名童工。从此,归家跟铁路结了缘。”归华介绍说。
刚开始,当火车司机的都是洋人,直到京张铁路和沪宁铁路相继通车,中国才有了自己的第一代火车司机,“那时开火车,并没有专门的培训和学习,主要是在学中干、干中学”。
归四福先是在铁路机房里当擦车伕,就是做机车(火车头,也称龙头)的清洁卫生。火车到达终点后,都要入库保养,“火车司机围着机车爬上爬下检查各种零部件,擦车伕则跟在后面当副手,在递工具的同时,把这些零部件用废棉纱擦得干干净净,要达到铜铁部件颜色分明、木制构件纹路清晰”。
由于机车烧煤,所以上面到处是沾上油的煤灰,擦拭起来特别吃力。但归四福不怕吃苦,他一心想学习技术,所以除了用心擦车,还偷偷观察师父检查机车的窍门。5 年后,在师父们的帮助下,归四福被提拔为烧火伕,也就是司炉。那时的火车都是蒸汽机,就是用煤烧锅炉产生蒸汽驱动,火车在铁路上跑时,司炉要不停地往火炉中添煤。“虽然特别辛苦,但毕竟离开火车近了一步,我叔祖爷爷干得可开心了。”归华说。
又吃了许多年的苦后,归四福才被提升为副司机。到他30 多岁时,终于当上了火车司机,成了归氏家族中第一代开火车的。
虽然那些火车机车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但都是人家用过的二手旧机车,经常出故障,维修起来也特别难。
1937 年“八一三”事变,日本军队侵占上海,控制了铁路。有一次归四福开的火车又出了故障,鬼子不问青红皂白,挥起鞭子就将归四福抽打了一顿。归四福不敢反抗,只是小声地嘀咕了一句:“什么时候,我们能开上自己国家生产的火车就好了!”不料这话被一个日本技术人员听到了,那家伙鼻子朝天地“哼”了一声,说:“再过100 年,你们中国人也不可能造出火车来,我敢跟你们打赌!”
归华的爷爷叫归寿根,他18岁进沪杭甬铁路上海机务段,从司炉、副司机干到司机,也用了10 多年时间,1949 年成为归家第二代火车司机。
虽然新中国成立了,但火车机车依然是那种1900 年前后出厂的国外二手蒸汽机,已经在铁路上跑了半个世纪。“那时候车上没有行车信号同步显示设备,更没有电话,列车运行时,司机们要伸长脖子,全凭肉眼观看地面信号灯的指挥。”
爷爷曾告诉归华说,有一次他夜间驾车经过一个小站,因起了浓雾,几米外就看不清了,火车快到信号灯了,还没法分辨信号是否允许进站。爷爷只好把车临时停在岔道上,然后跑到信号灯柱下才看清是红灯。就在这时,一列客车呼啸而过,把爷爷吓了个半死,如果他糊里糊涂地把火车开进站,一定会造成追尾事故!
老沪杭铁路钢轨窄、弯道多,路基条件不好,火车每小时只能跑三四十公里。爷爷就跟机班两名助手认真总结经验:到哪里该加快速度、到哪里该利用下坡节约运能……爷爷还与维修师傅一起商量,改造火车炉膛内过热管的角度,使煤充分燃烧。就这样,爷爷开的火车实现了“多拉快跑”的要求,他因此多次受到嘉奖。
“解放型”蒸汽机车是1953年初我国生产出的第一代火车头。不久,国内各大机车厂陆续生产出解放、建设、跃进、胜利、上游、星火等各种型号的蒸汽机车。此时,距那个预言再给中国100 年也造不出蒸汽机的日本技术员说的话只过去了十几年。“爷爷驾驶国产蒸汽机车驰骋在千里铁道线上时,不知多少次默默地对已去世的叔祖爷爷说:我终于实现了您的愿望!”因为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管理能力,所以归寿根后来调入上海铁路局司机学校工作,直到20 世纪70 年代退休。
归华的父亲是1949 年10 月出生的,所以起名叫归建国。归建国1966 年从铁路司机学校毕业后,子承父业,也从蒸汽机车上的司炉工做起。他进步很快,从司炉、副司机到火车司机,只用了8 年,就成为归氏家族第三代火车司机。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铁路运输动力主要还是蒸汽机车,虽然实现了国产化,但它的时速仍然只有三四十公里。”火车上也没有空调,甚至连电风扇也没有。火车司机、副司机和司炉三个人都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工作,炉门开闭产生的热辐射、庞大锅炉体的热传导,使驾驶室里的气温常常超过60 摄氏度。
“别以为守着锅炉冬天就好过。火车速度快,从刹车到停下一般需要上千米的距离。那时铁路两侧都未封闭,常有行人与耕牛横穿铁轨,甚至在线路上行走。司机必须时常探头瞭望前方。刺骨寒风迎面吹来,人朝锅炉那面热得发烫、背向锅炉那面冷得刺骨。遇上雨雪天气,驾驶室四面透风,脸颊常被冻紫冻麻。”
出车前,大家都带着盒饭,但机车上到处都是煤和机油,稍不小心,煤尘便会拌入饭中。每天下班时,火车司机从头到脚都是墨黑的煤灰,只有牙齿和眼白是白的,跟煤矿工人差不多。
归华的父亲归建国在驾驶东风4 型内燃机
一次,归建国在电影中看到外国那种不用烧煤和锅炉的内燃机车,心想:“我们中国的火车司机,什么时候才能开上这样的火车啊!”
归建国的梦想很快就实现了!1976 年,第一台国产东风4型内燃机车运到杭州,归建国凭借铁路司机学校打下的理论基础和多年积累的驾驶经验,考上了我国第一批内燃机车司机。第一次出车后回到家中,他兴奋地告诉家人:“今后我再也不用穿油腻工作服上班了!”
内燃机车虽然比蒸汽机车改善了不少,但驾驶室里仍没有空调,只有两台小电扇在夏天用于降温。大功率内燃机噪声很大,司机进机舱做出发前的检查时,面对面说话都要大声吼。机舱内温度也很高,哪怕是冬天也有40多摄氏度,司乘人员经常要在冰火两重天中切换。
“改革开放后,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和画报上看到发达国家风驰电掣般的列车,父亲就像当年叔祖爷爷和爷爷盼望着国产机车和内燃机车一样,期盼着能早日开上电力机车和高铁。”
归华1978 年2 月生于杭州,他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都是在铁路系统的学校上的,中学毕业后,他又上了铁路司机学校,也成为一名机车乘务(学)员。“当时铁路运输动力已经以内燃机车为主,不需要司炉工了,我学习驾驶的是第二代内燃机车东风4B型。2009 年,父亲退休时,我又通过考试,获得了动车组和内燃机车的J2 铁路机车车辆驾驶证。此时,华东铁路已经开始进入高铁时代,我一上岗,开的就是高铁。”
归华笑着说,考动车组驾驶证的过程,比考汽车驾照难多了,很多指标跟对飞行员的要求是一样的:先在年轻火车司机中挑选技术骨干进行培训,成绩优秀者才能获得去北京参加考试的资格;北京的考试合格了,再到西南交大参加系统理论学习;西南交大考试合格后,再跟班学习实际驾驶。2014 年,归华又升格为最高级别的J1 驾驶证,从此他可以驾驶包括时速350 公里复兴号在内的国内31 种高铁动车组所有车型。
归华驾驶高铁准备出发
从东风4B 型开始,火车司机的司乘条件就改善多了:驾驶室里有了空调、电炉和冰箱,速度也每小时60 公里、80 公里、100公里……不断地提升。归华驾驶载有上千名旅客的列车,驰骋在千里铁道线上时,心里充满了自豪:“不仅机车升级换代,车厢也经历了数次颜色变化,从绿皮车到橘黄色车,再到白皮车、蓝皮车……设施更齐全、更人性化,旅客的旅途感受也越来越舒服。”
我国国产动车组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当年的绿皮火车从北京开到上海需要两天一夜,现在只要4 小时左右。高铁被外国人评为中国新的四大发明之首”。
但出于安全考虑,列车的启动、加速、降速、刹车、集控开关车门等,还需要司机手动完成。高铁列车速度很快,以时速300公里为例,每秒钟就达100 米,司机必须全神贯注。每个车站的停车时间一般只有一两分钟。途中既不能超速,也不能太慢,必须“压线”运行,稍有疏忽就可能打乱列车运行计划。进站停车时,旅客已在站台规定位置排队候车,要求“对标”停车位置误差不能超过0.3 米……归华参加工作以来,已安全行车24 周年,曾被评为“安全行车先进个人”。
“我有两个儿子,小的6 岁,大的已读初中。大儿子对计算机编程很感兴趣,曾获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创作大赛二等奖。可能是家庭的影响,他的理想也是长大后报考交通大学,为人工智能控制的最先进高铁列车编程。也许到那时,我们归家还会出第五代火车司机。”归华憧憬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