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民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于林业资源的砍伐较严重,造成了我国林业资源的紧缺现状。实际上这种发展现状与我国林业生态绿化理论体系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因此,未来需要重视林业技术的作用,积极开展生态造林,关注林业资源保护,才能够有效提升我国林业工作效率。本文主要针对于造林绿化之后的林业技术工作进行分析,提出了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策略。
关键词:生态造林;绿化建设;林业技术
在人类生活的过程中,绿色植物能够净化人类呼吸的空气,同时释放出氧气,因此环境保护需要首先从植树造林开始。植树造林是我国未来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将能够帮助我国整体环境实现优化。因此需要关注植树造林技术整体发展,尤其要重视造林绿化之后林业技术的相关水平,真正实现生态环境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
1 林业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开展林业资源保护的过程中,经过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当下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两方面。首先林地方面的问题在于我国用地需求量急速提升,各项工程都需要木材产品进行支持。因此政府对于林地的保护力度也随之提升,这就造成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许多未被开发的地区进行大面积的开荒,为林地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第二方面的问题来自于林产质量,虽然林地面积提升,但在林业生产过程中,不仅仅需要重视林地面积更需要重视林产质量。伴随着人民群众生产力的提升,对于林业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发提升,一旦林产质量下降,将会影响林业整体发展,同时也会降低经济效益。
2 造林绿化后的工作
2.1 提高林木成活率
成活率决定了造林绿化之后林木质量,而为了提升造林绿化成活率,需要在多方面开展工作。首先工作的过程中对于造林质量较差的林木需要根据自然规律来进行改造。未来林业工作人员需要将生态保护看作为林业工作的第一原则,强化对林木的管理,使用补种的方式来提升质量。而对于一些本身处于残次状态的林木来说,管理方法不应该使用砍伐,一方面会破坏生态平衡,一方面也会造成经济损失。
其次在提高成活率的过程中,需要将原本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绿化之后往往会导致苗木生长出现不正常以及不健康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树林出现了老化以及受到了病虫害的影响,这导致树种结构出现了一定的变化。针对于这种情况,想要解决问题主要的方式在于将树苗的种类进行调整,使用针对性种植的方式来对整体结构进行优化。
2.2 利用科学化手段管理林木
在林业工作开展过程中,想要提升整体成活率需要对林木施加一定的管理措施,其中定期更换枯死树木、扶正幼苗、对幼苗进行松土、施肥、清理杂草、修剪等等,就属于对林木的日常管理工作。在种植的过程中,林木幼苗成活率往往是受到了多方面影响所得出的复杂结果,与幼苗的自身特征、外界环境、管理水平都有着不同的联系。因此未来想要实现科学化管理,需要针对于不同种类的树木幼苗进行相应的管理,其中现代化科技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一大環节。未来发展过程中,提升林木健康生长水平是帮助林业发展的有效措施。林木健康成长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提升林木管理质量就能够提升林木的生长质量,因此科学化发展成为了林业发展木生长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外界环境对于林木生长也非常关键,日常管理工作需要与环境进行协同管理,从而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科学化措施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大环节,病虫害、气候变化、林业市场动态等等因素的综合管理,需要使用大数据以及网络技术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最好的管理效果。未来发展过程中开展科学化的林木管理工作需要使用完整的管理方针政策作为基础,随后制定合理管理方案,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求管理人员能够根据管理原则进行工作。政府需要加大对于林木管理工作过程中的资金投入保障各项工作,能够得到相互协调与共同发展,这对于我国未来生态社会建设的非常重要的意义。
3 结语
通过对造林绿化之后的林业技术工作进行思考与分析之后,发现林业技术工作内容较为复杂,需要落实多方面的管理手段,甚至已经超过了绿化自身的工作量。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保障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关注森林资源的开发以及树木的培育,这不仅仅能够保持自然环境的原本面貌,同时也能够提升经济效益。我国林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研发应用,这对于林业的市场竞争力起到了极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够提升整体效益。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站在这一发展角度上来,更好地提升林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冯万斌.造林绿化中林业技术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5):150-151.
[2] 王建军,边园园,王兴伟.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要点[J].乡村科技,2020,11(22):87-88.
[3] 王晓艳,张少杰,满达.造林绿化后期的林业技术工作初探[J].河北农机,2020(8):26.
[4] 王志.造林绿化中林业技术应用探究[J].现代园艺,2020,43(14):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