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2021-09-08 18:04
新闻爱好者 2021年8期
关键词:范式双创思维

新媒体时代,传播技术的变革推动新媒体展现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生命力,并延伸应用到各领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同样如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之一,成为经济新常态发展的新引擎。新媒体技术的变革与应用,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契合度较为紧密,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辟了新路径,为其创新范式发挥着纽带作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新的契机,但挑战也相伴而至。在新媒体环境下,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创新,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新媒体支持模式,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及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创新引导方式,借助新媒體平台探寻的教育路径,已成为亟须探讨的重要问题。

基于国家鼓励双创教育的时代背景,学者周苏、褚赟主编的《创新创业:思维、方法与能力》(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对创新创业教育展开了全面论述。该书以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为研究对象,从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能力等层面进行阐述,深入分析了大数据思维、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思维等,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传统创新思维技法、创新方法、TRIZ技术等创新方法和创新驱动创业、创业能力技术等内容,是不可多得的双创教育普适读本。此书内容丰富,通俗流畅,深入浅出,结构合理,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深受读者好评。

一、新媒体契合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式要求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是主客体间互通互动的过程,而新媒体则为此互通互动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为创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式提供了新思维和新模式,高度契合了其创新要求。恰如《创新创业:思维、方法与能力》一书所述,创新创业是基于知识的创新、思维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和管理的创新,而新媒体为创新创业思维的拓展、管理及传播方式的创新等提供了新渠道。可以说,新媒体契合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式的要求,为创新创业教育开辟了极为便捷有效的传播平台。

然而,当前多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仍然是“人-人”式传播,传统教育模式或许对创业个案比较有效,但其教育传播的受众范围非常有限。从高校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看,其师资队伍几乎没有创业经历,无法有效地指导和培训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这一点,学者周苏、褚赟在其论著中已有详细论述,明确指出,师资队伍力量的薄弱、教材资源不足、课程设置缺乏本土特色等问题是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诉求。网络时代,新媒体传播凸显出较强的个性化趋势,新媒体传播媒介具有明显的个人易建性、易用性等特征,而传统的传播模式是难以适应此传播环境的。

众所周知,新媒体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培养了大批的互联网消费者。智能手机的普及,淘宝、大众点评、美团等电商应用发展迅速。智能手机成为媒介传播的重要载体,手机媒体已成为内容繁杂的信息源。各种App、彩信、短信息等都已实现了互联互通,手机媒体交互功能的持续增强,实现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融合。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创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式,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然而,许多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授传播模式,不但受教学资源、学时等限制,也制约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效果不佳。应用新媒体技术创新高校双创教育范式,能够集中精力开发高校双创教育平台,如“慕课”教育平台,通过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现代加密法、PASS等技术与平台,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教学科研等活动,为高校、教师提供现代信息技术服务,通过互联协同有效整合先进的创新创业事迹、创新创业政策、创新创业理论等,为学生烹制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盛宴。

《创新创业:思维、方法与能力》一书通过三章内容阐述了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征、思维特征、行为特征,以及大数据技术的特征及应用,详细阐述了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给高校双创教育带来的思维、思想和行为的变革,明确指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以“互联网+”思维适应新媒体时代,以创新双创教育思维,指导双创教育工作。当前,“慕课”教育平台已经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平台,利用此平台,学生能够随时随地通过手机、iPad、PC等设备互联互通,实时在线地获取各类教育资源,享受更加丰富的教育服务。利用互联网平台学习,并将问题、思考与观点等与教师在线沟通,教师也能从中及时进行教学反馈,进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二、创新思维拓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式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秩序,同时也为高校双创教育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新机遇和新平台,其在创新高校双创教育范式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高校双创教育工作者应创新思维,从思维、方法等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范式的改革。学者周苏、褚赟认为,高校双创教育的有效推进,必须创新思维与方法,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思维与方法的创新则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融入“互联网+”的发展环境,运用新媒体这一新媒介推动双创教育工作,若仅单纯依靠外部机制保障,是无法有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应注意这一点,青年学生也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认识到网络平台的负面影响。因为,新媒体平台上充斥着巨量的碎片化信息,内容良莠不齐,若青年学生的媒介素养低,甄别信息真伪能力不强,极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甚至影响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当前,部分高校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积极性,这与其创业技能匮乏、缺乏吃苦精神有关,也与网络平台上散布的“负能量”有直接关系。享乐主义、“躺平”现象、娱乐主义等,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若要改变此现状,高校要转变教育思维,帮助学生消除创新创业畏惧感,合理利用新媒体等平台引导学生思想,纠正其错误认知,使其认识到创新创业是人人可为、人人可想的事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向学生传播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以图片、文字和短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呈现相关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创新创业并非想象中那么困难,以此引导学生转变思维,强化其对创新创业的向往。周苏、褚赟指出,创新创业是思维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体,其对知识、技术、思维、方法及能力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思维,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有勇气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关系到学生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效果。这就需要学生转变思维,以创新思维去指导创新创业行动,同时,需要学生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

学者周苏、褚赟认为,思维具有一定的定势,从其定势内容上可以将其分为从众型、书本型、经验型和反思型等。以《致富经》栏目为例,栏目中讲述的创业故事都经历过失败和挫折,但都在坚持、不懈努力、吃苦耐劳中获得了成功。该栏目中的创业故事是一本生动鲜活的“创业案例集”,这些故事能够充分展现出各种思维定势,教师也可以对其进行个案分析,从思维层面去教育和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活动中,鼓励其利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智慧,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去创造价值。

三、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媒介传播体系

如学者周苏、褚赟所言,创新创业教育并非是单纯依靠高校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需凝聚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需构建完善的双创教育支持平台体系,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政策土壤。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应强化新媒体应用,以此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宣传,且从资金、政策层面给予扶持。有关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大学生对创业扶持政策的了解率不足10%,享受创新成果转化、文创等创新创业政策支持时受到生源地的限制,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高校在制定创新创业支持政策时,应打破生源地限制,借助新媒体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通过企业运行模拟、企业策划模拟、商业运营模拟等方式开展创客培训及教育,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推动新媒体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

新媒介传播体系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拓展了服务与培育平台。高校教师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应强化新媒体使用及认知水平,既要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介的作用,又要充分利用移动客户端、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传播媒介,及时普及、宣传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综合服务平台,利用新媒体传播媒介的信息容量大、互动沟通自由、传播便捷迅速、传播内容生动形象等优势,将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以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新媒体技术整合创新创业知识、新媒体资源及信息,及时发布和宣传创业就业资料、政策、招聘信息、学习方法等,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提高其创业意识,锻炼其创业能力,从思维、方法和能力上进行引导和教育。

总之,《创新创业:思维、方法与能力》一书详细地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从互联网、大数据、思维定势和创新驱动等方面详细地论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应从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思维入手,借助新传播媒介宣传创新创业教育,拓展其服务平台,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该书通俗易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习和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极佳读物。

[本文为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以学科竞赛为抓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与运行机制研究(XJG2021059);江苏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我校依托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員继续教育基地提升专业负责人能力的探索与实践(GJKTYBJX202005)]

(温大勇/硕士,江苏科技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范式双创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