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林
(重庆交通大学 体育部,重庆市 400074)
在2016~2020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青少年体育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和部署,国家也相继颁布多部关于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例如《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建设规范及器材目录》《体育强国建设刚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从不同视角全方位科学系统地对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做出的具体规划,也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政策引领和方向目标。从国内学者的研究状况来看,多集中在青少年体育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培养方法、体育失范行为、学校家庭体育价值观等方面展开相关研究,而对于当前青少年不良体育价值取向和行为的相关概念、种类、特征、表现、原因以及干预策略等缺乏有直接针对性的具体系统研究,这是体育工作者应该重点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1]。为此,本文在分析研究种类、特征表现等相关问题基础上,侧重围绕青少年不良体育价值取向和行为形成的原因,结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建干预策略,从而推动新时代体育强国目标下的青少年体育事业快速发展。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青少年不良体育价值取向与行为干预策略,其中“青少年”是指年龄结构在13~25周岁的学生群体。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CNKI)、硕博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文献检索平台,查阅有关体育学科核心素养、青少年不良体育价值取向、行为与干预策略研究的相关文献60余篇,为研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1.2.2 现场观察法 在学校体育场馆、社区广场、公共健身场所等地方,运用高清数码摄像机(索尼PXW-Z280)、录音机、显微录像机以及华为Plus10手机等现代化仪器设备,现场观察并详细记录青少年的体育行为动态情况。
1.2.3 网络调研法 运用问卷网设计《青少年体育价值取向与行为特征网络调研问卷》,内容涉及健身、技能、消费、交往、竞赛、审美、休闲等价值取向和行为特征。经过严格效度检验后,在2020年1~4月间通过手机微信、QQ群等网络平台发放调研问卷2 000份,回收来自重庆市20个行政区县的社会、学校、家庭的问卷2 000份,有效问卷1 885份,有效率94.30%(见表1)。同时登录政府、学校、体育网站调研且掌握最新研究动态,为研究提供最新的信息数据。
表1 调研问卷发放分布表
1.2.4 对比归纳法 对各种信息和数据进行分类、归纳与分析,获取有价值可借鉴的研究线索满足研究需要。
1.2.5 数理统计法整理统计信息数据,并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绘制图表。
本研究主要以文献查询、现场观察和网络调研3种途径来获取研究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归类比较、综合分析和绘制图表。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注重学术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注重有效性和真实性相结合,按照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律开展科学研究。
通过对查阅文献、现场观察和网络调研的信息数据进行对比、归纳分析后整理,由于前期研究已对青少年体育价值取向和行为进行过编码,为此,按照编码先后顺序对其不良体育价值取向和行为、种类、特征、表现进行编码,便于识别研究并制作研究图表,其中青少年有6类不良体育价值取向(Ⅷ~XIII类)、24种不良价值取向表现(~);10种不良体育行为(K1~K10)、32种不良行为特征表现(K1-1~K10-2)(见表2、表3)。
表2 青少年不良体育价值取向及表现汇总表
表3 青少年不良体育行为及表现汇总表
关于青少年体育行为、价值取向、学科核心素养等概念问题,3年来很多学者进行过“相关性”研究,例如青少年锻炼行为(杜建军等,2017;阳家鹏等,2017;苏晓红,2017;王先亮,2019),休闲体育行为(赵凤霞等,2019),健康体育行为(杨宋华,2018),体育价值观(元文学,2019;鲁长芬,2020),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李雪峰,2017;赵凯军,2017),运动员价值取向(伍瑶等,2019)等学者从影响因素、结构模型、培养策略等不同视角进行探讨[2-13]。但是,很少对其概念进行科学界定,缺乏本质认识和科学定位,但却提供了给予定义的方向、目标、素材和案例。基于以上学者的研究并结合调研信息数据,本文认为:青少年体育价值取向是指青少年在从事各种体育文化活动时对其多元价值进行综合正确评判后所表现出的目标意愿、任务态度和心理趋向。反之,则称为不良体育价值取向(见表2)。青少年体育行为是指青少年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在严格遵守规范准则的前提下,为满足某种体育需求而进行的体育文化活动。反之,则称为不良体育行为(见表3)。价值取向是体育行为的巨大内在动力源泉,而体育行为则是价值取向的外在表现。
而关于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的研究,是我国最近几年基础教育教学领域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多数学者认为:“是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体现出某一学科最大育人优势。”经过认真梳理和研究,本文认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依据体育学科特点、优势和规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追求和目标而具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专业修养。主要包含情感意愿、道德品格、运动能力、习惯养成、专业知识和健康行为6个方面,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体育价值取向和行为具有积极有效的培育与促进功能,有利于青少年体育快速发展[14]。
经过整理分析各种信息数据后认为:青少年不良体育价值取向和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有内外2个变量4个方面21项因素(见表4),这些来自个体、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消极因素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导致青少年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质量和层次不容乐观[15]。
表4 青少年不良体育价值取向与行为内外部原因统计表(N=1885)
首先,内因变量(个体因素):包括8项因素,决定着青少年个体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动机水平、情感态度和主动意愿,由于个体的受教育程度、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等存在劣势,在完成超出自身能力范围内的体育活动任务时,或者基于某种目的而达到合理要求,往往会采用“非正常”的不良方式方法来加以应对解决,以便获得群体“认同与认可”。长此以往,最易形成第Ⅷ类、Ⅸ类、Ⅻ类不良价值取向和K1型、K2型、K4型、K5型、K7型不良行为特征,这也与社会、学校、家庭等后天因素有关,但是个体的自身因素起决定作用。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也反映出青少年个体在整个成长经历中对体育本质的认知水平不佳,体育学科素养不高以及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管理,导致青少年在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内驱力不足、意识较低、锻炼不积极和自信心不足等现象,大大地降低了体育运动的效果和质量[16]。因此,必须从专业知识、运动能力、道德品格等学科素养方面来加以培养纠正,抵制不良体育价值取向和行为的形成。
其次,外部变量(学校、社会和家庭因素):包括13项因素,决定着青少年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群体认可、成功体验和广泛参与,这些来自于个体之外的消极因素使青少年在完成体育任务时带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和科学性,为青少年不良体育价值取向和行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导致在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所显现出的文化修养、技能水平、情感沟通以及行为表现都与“正常现象”存在极大偏差,尤其是在面临较大困难时,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很容易使矛盾激化,或者为了取得最大利益化,采用极度偏激的方式来加以解决,这在青少年体育文化活动中时有发生,例如场馆暴力,服用兴奋剂、吸烟饮酒、恶意竞争、谋取暴力等等。因此,最易形成第Ⅹ类、Ⅺ类、XIII类不良体育取向和K3型、K6型、K8型、K9型、K10型不良行为特征,是通过外部变量综合作用的消极结果,对青少年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外部干扰和抑制作用极大。例如K7-1型、K8-2型、K8-3型、K8-4型、K10-1型、K10-2型等,都极大地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此,要在政府部门、学校体育、社会力量等方面加以管理规划,为青少年拥有健康的体育运动习惯、情感和行为等学科素养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17]。
最后,内外综合作用:这主要是内外变量交叉作用,相互影响抑制,是青少年不良体育价值取向与行为形成的“助推器”和“加速器”。长期以来,青少年受到来自于家庭、社会和家庭的多重教育,在经过个体认知、学校家庭社会阶段的体育教育过程中,对体育的认知理解逐渐清晰明了,然而如果某个阶段出现了问题,而且没有及时发现纠正,那么不良价值取向和行为形成的“速率”将会加大,例如长期地逃避体育任务、短暂性参与体育运动、过度的体育消费、盲目崇拜等等。因此,学校体育教师和家庭成员将会是发现青少年不良价值取向和行为形成、发展和巩固的第一“责任人”。可见,必须做到及早随时发现随时纠正,才能够养成正确的体育价值取向和树立健康的体育行为。反之,则易形成多种不良倾向,可以导致青少年健康的体育态度和行为难以形成[18],甚至还会导致青少年对体育的整体看法发生扭曲,直至危害到终身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的最终养成,给体育工作者进行科学干预纠正带来极大的困难。
3.3.1 全社会协同共建规章管理机制,在律规的约束下培育健康的体育行为 纠正和干预不良体育价值取向和行为对于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体育行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通过国家地方机构颁布各种立法规制则是规范青少年体育行为的一种有效行政手段。凭借国家律规和行为约束干预,能在全社会营造“人人热爱体育,人人参与体育”的良好氛围,群体成员共同引导、鼓励、激励和认同青少年参与体育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价值导向和体育行为方式,但也要制止各种违法、违纪、暴力、赌博、破坏等行为的发生,避免造成社会范围内的广泛传播[19],以防青少年受到“感染”。为此,全社会各级各类学校、城乡社区、公共健身场所等地方要通过推行规章制度改革达到科学协同管理的目的,形成良好有效的约束干预机制,阻止球场暴力、服用兴奋剂、吸烟饮酒、恶意破坏等现象,规范青少年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导向,在一定程度上为青少年参与体育文化活动提供制度保障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3.3.2 强化学校体育顶层设计,通过学校体技能训练改善身体运动能力 目前,在面对大量青少年肥胖、近视、能力低下、参与意识不高、活动目标转移等现实情况下,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体系和技能考核评价体系等顶层设计改革中不断强化体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地位,预防、抵制和干预各种不良现象的发生,让广大青少年具备大量的专业知识和强大的体魄以及进取精神。要加强农村和城市学校体育工作的力度和执行度,尤其是乡村学校的师资、财政和场地资源的大力支援,重点通过提升体育师资学科核心素养来达到提升青少年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20]。与此同时,国家要不断推动教育考试改革,把体育作为升学的重要手段和必考科目,在“体育中考”,“大学体育学期末考试”和“达标测试”以及各级各类体育专项术科考试备考训练过程中提升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量和质,培养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技能知识等学科素养。除学校体育教育以外,也要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级体育素养协同培养平台[21],鼓励社会团体、俱乐部、协会、组织等社会力量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指导、培训、宣传和培育,以便提升青少年体育运动能力素养。
3.3.3 强化体育学科知识教育,发挥青少年主观能动性,达到自练提高的目的 传授体育文化知识,提升体育学科素养是推动青少年认识体育和独立从事体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幼儿、童年、少年、青年几个成长阶段中应该为他们提供体育方面的知识体系和实践经验,重点突出“三大球”、冰雪等项目的知识技能教育,掌握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使其对体育有一个科学正确的健康的认识,通过青少年自练提高促使青少年的体育认知水平和运动素养得到提升,为后期的体育教学、竞赛训练、健身锻炼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22]。此外,通过强化学校体育学、运动技能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法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保健学等以及相关学科知识教育,达到提升青少年体育文化自信的目的,为青少年在体育文化活动中解决各类问题提供强大的知识储备,可以抑制欺骗、盲目、随意、逃避、投机、误导等不良价值取向的产生,以致造成更为严重的不良行为[23]。
3.3.4 通过体育思政课建设,开展体育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形成坚韧的意志品格 大中小幼校要不断改革学校体育教育模式,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以符合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开展大中小幼校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深度挖掘体育课程中所蕴含的精神、道德、意志、典型案例等思想政治元素,构建“品格养成”的桥梁,把抗疫精神、胡杨精神、女排精神、英雄事迹、奥运精神、红岩精神等中国精神,融入到体育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通过体育教育、训练、竞赛等手段和途径潜移默化地传授给青少年学生[24],培养青少年学生遵守道德和信仰公德的行事风范以及养成“独立、自信、进取、顽强”的优秀品格。除了学校体育思政课教育以外,社会和家庭教育也是青少年优秀品格树立的重要途径、动力和来源[25]。为此,在群众体育文化活动中,必须注重提升社会成员的体育素养,才能够在青少年优秀品格的养成中发挥积极作用,抵制消极、损害、利己、享乐、安逸、抵制等不良体育价值取向和行为的萌芽与滋生。
3.3.5 凭借群体效应,引导激励科学健身,形成终身体育运动习惯 除了学校体育师资外,家庭成员、亲属和朋友等群体成员要成为青少年体育学科素养形成的重要力量,也要不断探索体育锻炼的方法、手段和途径,在青少年成长的各阶段初步建立体育学科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体育心理认同、行为感知,评判和衡量标准,达到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目的[26]。为此,必须发挥群体从众效应,积极主动普及身体锻炼的思想和强身健体的理念,对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进行正确引导和科学指导。各级体育、教育部门的专职人员应以青少年科学健身需求为导向,以体育课、体育活动和竞赛等为载体,向广大青少年普及科学健身的先进理念、知识、技能和方法,尤其是在校园、社区、场馆和文化健身场所,邀请奥运冠军、优秀运动员和体育健身专家学者开展科学健身讲座、指导、知识竞赛等活动,从而为青少年养成参与体育健身锻炼的习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健康中国的目标达成提供动力[27]。
3.3.6 发扬榜样作用,用“人物”精神力量培育体育情感 情感培育是青少年形成“热爱体育,参与体育,快乐体育、兴趣体育”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而情感培育除了社会学校家庭以外,更为直接地就是篮球明星、足球明星、排球明星、知名学者、影视演员、偶像明星等以及全社会成员“正能量”体育事件的榜样激励作用[28],他们通过电视、手机、电脑等网络平台为其传递“正能量”,激发青少年参与各种体育文化活动的热情。但是,如果是消极的“榜样力量”,则会促使青少年形成兴趣转移、网络成瘾、过度依赖、盲目崇拜等不良价值取向和行为,给后期的干预纠正带来困难。因此,要特别理清青少年体育情感培养中的“潜在风险”,不断挖掘情感培育的优秀典型案例、手段方法和培育路径,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体育活动中[29],借助学校各类体育竞赛、体育科技文化节、体育活动吉祥物、体育赛事口号设计、体育赛事欣赏课程推进校园体育精神文明建设,领略体育魅力,搭建青少年与体育运动之间的情感纽带,提升情感培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