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兵,陈国生,廖芬,陈慧卿,喻琨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图书馆,湖南 衡阳 421001;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南华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长沙卫生职业学院信息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0)
体验经济时代下,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乡村旅游景区依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凭借自然山水,打造独特景观,特别是流水声、风声、虫鸣、鸟叫,都是乡村旅游景区中特有的声景,乡村旅游景区在声景观的营造上具有独特性。但现实中一些乡村旅游景点未能意识到声景氛围的重要性,经常会出现一些与氛围不适宜的声音,严重影响到游客的旅游体验。因此,对乡村旅游景区的声景观质量进行评价,了解其存在的不足之处,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声景观作为乡村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要素,越来越多地受到学术界和实业界重视。Kull认为声景是由自然和人为的声源产生的整个声环境; Jian Kang指出,声景与声环境的含义在有些方面是不同的,前者指的是一种感知构建,而后者是一种物理现象,但是两者都受到环境的影响;李国棋就“人—声音—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声景研究;刘爱利强调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听觉包含了三个核心要素——声音、听众和环境[1]。长久以来,国外对声景观注重概念、分类和理论研究,很少涉及声景观的量化评价研究,不仅没有对声景观评价方法制定出相应的标准,更没有建立统一而完善的评价体系。国内学者对声景观的理论研究则集中在方案设计、场所营造及噪声控制等方面,有部分学者采用了声压级测量、SD语义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声景观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对象集中于森林公园、综合性公园、历史街区等[2],而乡村旅游景点的设计与优化始终集中在视觉方面,如景观的布局、位置及颜色等,却忽视了听觉等感知效果的提升。在重视旅游体验的当今,游客更青睐的是旅游景区所带来的身心舒适,特别是对于需要高度重视游客满意度的乡村旅游而言,听觉的感觉经验在视觉以外的知觉中相对重要,因此乡村旅游景点的各种声音设计也是景观优化的基本要求。基于此,本研究以典型的传统古村落——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庙前镇中田村为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乡村旅游景区声景观质量进行评价,从声景观量化评价角度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中田村古民居始建于公元1404年,迄今已有600多年。全村目前仍保留旧宅100多幢,天井200多个,巷道108条,建筑面积达14 000平方米。中田村古民居既有江南民居的建筑特色,又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我省目前保存较完好、规模最大的明清古建筑之一[3],2019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田村内山地、平原、丘陵相间,喀斯特地貌明显,景观资源丰富,已开发景点有庙前古民居、庙前古街等。
中田村景区地处庙前镇中心区,是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之一。该区域有漂亮的自然景观,常伴有虫鸣鸟叫;居民常在此散步健身,有时还携带收音机播放音乐;东侧有一条街道,有车来车往的嘈杂声;在通往景区的路边还有小贩叫卖;此外,有一条河流从中穿过,水资源形式丰富,池塘、瀑布、涌泉、溪流等均有分布。
2020年2月至8月,调查人员在中田村进行随机问卷调查,问卷发放对象为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及中田村的居民,内容涉及中田村声景观现状的质量评价。调查地点主要集中在庙前古民居、庙前古街等景点及景区各类休闲区域,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78份,回收率为92.67%,剔除错填、漏填、随意填等无效问卷后,共获得有效问卷265份。此次问卷调查使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收集数据,此次研究以265份有效问卷作为样本总体,其满足AHP评价模型对问卷质量的要求。
对有效问卷的人口学特征信息进行分析后得知:来源地方面,省外地区游客占13.21%,省内其他地区游客占51.70%,本市县相对较少,占35.09%,这说明中田古村落景区对于外地客源的吸引力较强。性别方面,男性占61.13%,明显高于女性样本的38.87%。在游客年龄分布上,15岁至24岁区间的占比为33.36%,25岁至44岁区间的占比为49.43%,45岁至64岁区间的占比6.42%,总体样本显示游客年龄偏年轻化。学历方面,专科层次的人群占比最多,占总人数的32.83%,其次是本科层次的人群,占总人数的28.68%,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10.94%,高中、中专、初中及以下学历人群占27.55%。整体来看,该景区的游客学历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从职业分布来看,工人农民群体占23.40%,学生群体占18.87%,公务人员占9.81%,自由职业者占13.21%,企事业管理人员占12.48%,离退休人员、军人、专业/文教科技人员、服务业人员的占比不高。样本涉及的职业范围较为广泛,包括社会各个行业人员。月收入方面,4 001~6 000元的群体最多,占总样本的35.85%,其次是6 000元以上的,主要是企事业管理人员和公务人员,占27.55%,2 000元及以下的游客主要是学生群体,占19.24%,2 001~4 000元的占17.36%,收入分布与职业分布相吻合。旅游方式方面,个人出游者最多,占29.81%,其次是亲朋出游,占27.17%,单位组织和跟团出游者也都在20%以上,驴友自助等其他方式较少。游玩次数方面,第1次出游的占71.32%,第2次占15.09%,第3、4、5次分别为6.79%、4.52%、2.26%,不过游玩次数3次及以上的群体多为庙前镇本地人,故重游次数较多。
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以往传统村落中声景观的研究进行了补充。本研究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水平进行评价,将评价目标分解为不同的因素,形成多层次的评价结构,然后采用FCE方法对分层评价指标进行评价,最后得出中田村风景区声景观质量综合评价的结论[4]。该方法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用性强,操作简便,为声景观质量考核提供了客观、准确、全面、可行的依据。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权重的分配与计算,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总体评价。
1.对指标进行赋值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按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得出指标相对重要性得分。例如,A与B两个因素相比,重要性程度相同,则赋值为1;若A指标相对于B指标的重要程度为x,反过来则为1/x。又如,A比B稍重要,则赋值为3,反过来,可以知道B比A的重要程度稍低,且其取值为1/3。具体赋值如表1所示。
表1 标度及含义
2.确定指标权重
根据因素之间两两比较得出的判断矩阵,可以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判断矩阵每一行的元素相乘:
第三步,进行归一化处理:
最终得到的Wi即为指标的权重。
3.进行一致性检验
若条件不同,不一致的情况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为了保障层次分析法所得结果的合理性,需要通过一致性检验的方式测算判断矩阵,以期得到更加科学的判断结果。为了保证指标赋值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必须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5-6],计算公式为:
其中,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n为判断矩阵的维度,RI为当n取不同值时的平均一致性取值(如表2所示)。一般认为,当CR<0.10时,认为判断矩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表2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第一,确定模糊综合评价集,如可分为A、B、C、D、E5个等级,令其得分分别为100、90、80、70与60。
第二,进行单因素模糊评价,建立模糊矩阵。由公众对中田村旅游景区的单因素进行评价。以“雨声”为例,在公众对中田村旅游景区进行评价之后,评为A的公众占总人数的70%;评为B的公众占总人数的15%;评为C、D、E的公众各占总人数的5%;故此,公众对“雨声”的评价结果为(0.70,0.15,0.05,0.05,0.05)。
第三,建立评价模型。确定单因素评判矩阵和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的因素权重之后,通过模糊变换得到最终的权重向量B。
最后,确定总得分F。
其中,F为总得分,S为相应因素的得分。
中田村声景观质量的考量需参考公众对中田村声景观自然声、人文声、生活活动声和机械声等诸多要素的看法和评价。人们的文化层次、兴趣爱好等存在差异,因此,为了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公众普遍的评价,应对公众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且调查的对象具有代表性[7-8]。
声景观是由自然、人为的声源产生的和“人—声音—环境”共同构成的整个声环境,包含了三个核心要素:声音、听众和环境。声环境系统主要由自然声子系统、人文声子系统、生活活动声子系统和机械声子系统构成。广义上,学者们认为声景学和声音现象、物理声学、环境声学等不同,关注更多的是声音本身、声音的接收者(人)以及空间环境之间的关联性。因此,本文在对声景观的研究中,主要是从景观设计视角进行分析,考量声景的空间特质及其所呈现的文化性与社会性,以此解析声景样本与社会文化、地方认同的关系,以及表征与刻画声景与居民健康福祉的关系。在选择具体的声景观因子指标时,除包括不同地域样本的空间地理和物理属性的测量外,还需要考虑主观的情感维度。本文建立了中田村旅游景区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中田村旅游景区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从表3可知,中田村旅游景区的声景观分为自然声(声音元素为动物声、植物声、风声、雨声、水声)、人文声(声音元素为导游声、锣鼓声、音乐声)、生活活动声(声音元素为游人脚步声、游人说话声、商贩叫卖声、儿童嬉戏声、清洁扫地声)和机械声(声音元素为电波声、电器声、机械施工声交通声、音响设备声)。将这些指标按其相关性分别围绕一个核心构建判断矩阵,明确各指标占总体指标的权重,根据分类设置18个评价因子[9]。
本研究共邀请25位有关领域专家参与调查问卷填写,最终所得有效问卷为22份。其中专家对四大准则层要素(B)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的评判矩阵如表4所示。
表4 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影响
按照同样的方法,得到各单项因子的权重值(见表5至表8)。
表5 指标层对准则层B1的影响
续表
表8 指标层对准则层B4的影响
表6 指标层对准则层B2的影响
表7 指标层对准则层B3的影响
从表5至表8中的一致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均符合要求。根据表5至表8中的权重数据可以计算出乡村旅游声景观各级分类指标权重及总权重(见表9)。
表9 乡村旅游声景观各级分类指标权重及总权重
本文选取中田村旅游景区游客进站口,随机发放调查问卷,问卷的发放对象为游客、员工及附近居民,内容为中田村声景观现状的质量评价。运用AHP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之后,再运用FCE法对中田村旅游景区的声景观指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 公众次因素评价结果
续表
续表
其中,中田村旅游景区的一级指标的模糊矩阵为:
根据前文层次分析法,得到的中田村自然声景观各次因素权重为:
根据FCE的原理,可得一级指标自然声景观的评价结果为:
同理,可得人文声景观、生活活动声景观和机械声景观的评价结果分别为:
将上述各一级指标的评价矩阵综合起来,可得中田村景区声景观质量评价A的模糊矩阵:
中田村景区声景观质量评价的各一级指标权重可表示为:
则中田村景区声景观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为:
按加权平均法,该景区声景观质量的评价结果为:
从内容上来说,本研究综合考虑了所有因素对整体声环境的影响,证明了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声景观定性定量的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从整体综合评判矩阵中可知,湖南省中田村声景观整体评价为良好。从一级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可知,自然声景观的得分最高,为96.194,其次为人文声景观,得分为91.653,生活活动声景观得分为81.026,机械声景观得分为81.850。这说明中田村需要围绕电波声、电器声、机械施工声、交通声、音响设备声等机械声采取措施,提高声景观质量,传统村落型景观中人们更青睐景区自然和人文的声景。
中田村乡村旅游景区的机械声得分较低,说明其在景观设计方面需要降低机械声影响。从传播途径来说,应主要通过植物景观设计降噪,在道路边缘多栽种一些植物,通过树叶的阻挡,降低机械声影响;从传播源来说,应主要通过交通控制方式来降噪,它主要是指通过禁止车辆鸣笛,加强车辆疏导,减少车辆停留时间,确保车流畅通,从而降低机械声影响。此外,为了降低景区日常维护带来的施工声的影响,可以将景区绿化、水泵安装等工作移到晚间进行。
中田村乡村旅游景区的自然声的得分最高,但其自然声效果仍有提升的空间。在气候适宜的情况下,可通过增加植物品种的多样性,为鸟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与栖息环境,提升鸟鸣声带来的效果。具体来说,可以栽种鸟类喜食的果树与乔木类树木,吸引鸟类过来筑巢。此外,可以修建一些观雨亭,营造雨打瓦片的意境,也方便居民在阴雨天避雨,同时还可以给景区的娱乐活动提供场所。
游客与居民对于人文声景观的效果评价也较高,说明现有的导游声、锣鼓声及音乐声较为适宜,但仍然需要进行一定的降噪处理。第一,要尽量避免播放广播音乐,将音量调至适宜范围。第二,在音乐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一些轻音乐,改善居民与游客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