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莉 赵玉琢
摘 要:水彩画源于西方,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艺术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的繁荣,使得水彩画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水彩画种类繁多,静物画是其中之一,同时它也是广大水彩画爱好者经常进行绘画创作的类型。水彩静物画有着独特的艺术性,蕴藏着宁静之美,是一种追求“静”的艺术形式,但它又不失活泼,画家可以通过不同的题材和水彩绘画技法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思想观念。
关键词:水彩静物画;表现技法;表现形式;色彩
水彩,顾名思义是水和色彩的结合,具有通透性,色彩明丽,非常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艺术魅力。静物画则是以相对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题材的绘画艺术形式。一幅完整的水彩画要综合构图、线条、色彩、笔触、形体等要素来进行创作,营造画面氛围,赋予静物一定的文化内涵。本文主要从水彩静物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形式和创作实践来探析其中的艺术性。
一、水彩静物画的表现技法
水彩画的表现技法分为基本表现技法和特殊表现技法。传统水彩画的基本表现技法主要分为两种:干画法和湿画法。通常一幅好的作品既会用到干画法,同时也会用到湿画法,通过对水的把控,可以使所描绘的对象达到画家所想要的效果,以表达画家的情感思想。
(一)基本表现技法
1.干畫法
干画法是水彩画中基本的绘画方法,是指第一遍色干透后,再上第二遍、第三遍,层层重叠,这样反复上色以达到塑造体积感或多色覆盖的目的,产生丰富的层次效果,使表现对象更具真实感。这种方法在画静物物体的转折处时经常用到。干画法又具体分为层涂法、罩色法、接色法、枯笔法。其中枯笔法与中国画中的皴擦法相似,可以产生一些“飞白”效果,使画面通气不死板。这种方法使用较多,比如在描绘一些旧物上时,画家通常会使用枯笔法。
2.湿画法
湿画法也是水彩画中常见的绘画技法之一,它是指在水彩纸上上一层水色,不等水在纸上干就继续上色塑造形体。画不同的物体,画纸的湿度是不同的,这也是湿画法的魅力所在。不同的湿度上色,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使用湿画法可以增加物体的厚度,使物体看起来不单薄。
(二)特殊表现技法
1.撒盐法
撒盐法是为了在画面中做一些特殊肌理,是指趁上了色的画纸未干时,将盐撒下,盐和水、颜色产生作用,会将颜色化开,干后产生雪花状的肌理。画面的颜色越深时,所产生的效果越明显。在水彩静物画的创作中,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制作画面背景。在使用撒盐法时,要注意对画纸上的水分进行把控,否则无法达到想要的效果。
2.刀刮法
此方法一般用于画一些木制物体,特别是一些老旧有裂纹的木头。湿画法比较柔,体现不出裂纹感;而干画法较薄,很难体现出木制物体的体积感;刀刮法是在水快干时用刀尖在纸上刮出木制裂纹状,可以达到想要的纹理效果,注意使用此法要用适度的轻重力度。
3.喷水法
喷水法主要是营造画面的整体氛围,在水彩静物画创作中经常用于制作画面背景。可以在着色前先喷水,也可以在颜色未干时用喷水壶喷水,使水和颜色相融,使整个画面达到和谐统一。
4.撒发法
撒发法是指用人的头发来代替一些物体表面为细长针状的毛发。画由杂草组成鸟窝时,也可以采用撒发法。可先将鸟窝形状画出,根据需要控制颜色的薄厚,在颜色未干时就将头发撒上,按鸟窝形状来撒,最后转动水彩纸,使颜料水顺着头发流淌,形成体积感。
以上是水彩静物画中的一些特殊表现技法,除此之外,还有蜡笔法、对印法、明矾法等。
二、水彩静物画的表现形式
(一)色彩
在一幅作品中,色彩可以给人最直观的感受,能够直接表达创作者的内心情感,画家的喜怒哀乐也能通过色彩表现出来。许多印象派画家喜欢用色彩和光影来表现画面,在创作一幅画之前,会在大脑中先定好整体色彩关系、冷调暖调和冷暖对比,在画静物时还会考虑到物体周围环境的影响。作品色彩的使用常常会带有画家的主观意向,不同画家所营造的整体色彩氛围是不同的。特别是印象派画家,他们所描绘的静物带有画家很强的主观意识和情感,但各个色彩之间又特别和谐,整体色调明丽清新。在创作静物画时,画家还爱好表现光影,色彩和光二者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画家会注重处理光影效果,使整体画面达到和谐统一。在美术史上著名的光影大师之一——伦勃朗的作品《夜巡》中,伦勃朗主观地将周围人的画暗,用暖色刻画小女孩,使其在人群中凸显出来。
(二)空间构图
空间构图是水彩画表现形式中的重要部分,在静物画创作过程中相当重要。静物画中常见的构图方式有水平式构图、三角形构图、“S”型构图,每种构图方式所呈现的空间效果也是不同的。比如水平式构图,它呈现的空间感就没有“S”型构图所呈现的空间感强烈,因此,画家在创作前会根据所描绘的对象和自己的想法来决定构图方式的选择。为了表现画面中的空间感还可采用近实远虚、近大远小的绘画方法,以此来营造画面的空间感。在当代水彩静物画中,构图方式多种多样、新颖独特,不再仅限于三种基本的构图方式,而是突破传统的构图方式,不断进行创新,推动了中国水彩静物画的发展。
(三)形体
对形体进行塑造是水彩静物画创作过程中的基础环节。静物画主要描绘物体,描绘单个物体或多个物体。在水彩静物画中,对物体形体进行塑造非常重要,同时要在形体的基础上,突出色彩的魅力。形体和色彩二者联系紧密,缺一不可,它们共同构成了画面的整体效果,应根据物体的形状对其着色,使物体的形体和色彩协调。
(四)笔墨
笔墨一般用在中国画的创作中,中国画讲究骨法用笔,让线条“有血有肉”。随着中国水彩画的发展,笔墨语言也在水彩画中广泛运用。笔墨体现了一个画家的个人特点和绘画风格,有些画家用笔大胆、洒脱,有些画家用笔则细致、细腻,这都能反映出一个画家的个性特点。优秀的绘画者往往能够用自然轻快的笔触来表达内心思想情感。例如画家刘寿祥的水彩静物画,其用笔自然和谐,展现了画家个人魅力和性格特征。
三、水彩静物画的创作实践
(一)题材选择与画面构思
题材选择和素材收集是绘画创作的前期准备,这个过程是绘画创作的前提。素材收集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是自身体验,画家若采用这种方式,创作参与感会更强,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收集素材。题材和素材可以展现画家的情感,中国画讲究借物抒情、借物言志,水彩画也不例外,从画家所选的题材可以看出他们所要传达的情感。在题材选择和素材搜集之后便需思考画面的布局安排,这时需考虑到构图、色彩、形体、笔墨等要素。可以利用写生来锻炼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对于掌握水彩静物画基本技法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大量写生练习,写生会使绘画者认真细致观察描绘对象,防止过于纠结细节,并且使所描绘的物体更加生活化、真实化。因此,写生是水彩静物绘画者不可忽视的工作。
(二)画面氛围与个性表達
要想创作出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需要营造画面氛围,使其能传达出画家的思想情感,要将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作为水彩静物画创作的重要目的之一。好的作品是会与欣赏者之间产生共鸣的,当欣赏者看到这幅作品时,能从画面所表达的思想、观点、情感中想到自身经历,产生情感共鸣。画面氛围的营造能体现出绘画者的专业素养,要想营造良好的画面氛围,需要绘画者感受生活,了解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通过绘画作品与欣赏者进行艺术对话。水彩静物画的创作不是简单地对物体进行再现,而应融入画家自身强烈的主观意识,根据自己的设想主动选择刻画或弱化某一部分来塑造整个画面,以达到自己想要的艺术效果。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个人经历都是不同的,因此使用的绘画艺术语言也是有差异的,当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时,无论画家画什么题材,都能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因此,在水彩静物画创作中要强调个性的表达。
(三)艺术意蕴与创新精神
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受,这也是一些绘画艺术作品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原因。中国画注重画面意境的营造,往往具有一定的艺术意蕴,而水彩画与中国画在一定程度上非常相似,水彩是色彩与水的融合,中国画则是墨与水的融合,水彩画画家同样追求画面意境的营造。在水彩静物画创作过程中,怎样使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意蕴、如何营造画面意境是水彩画画家在不断探索的课题。笔者认为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画家长时间积累绘画经验,还需要其具有较强的领悟能力。绘画大师齐白石先生认为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对绘画写意的独特见解,由此可见绘画艺术意蕴的重要性。同时,在水彩静物画创作过程中,创新精神也非常重要,画家在创作过程中要坚持大胆创新的原则,将新时代的思想观念融入绘画作品之中,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创新个人绘画风格,以此推动中国本土水彩画的繁荣发展。
我国水彩画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但水彩静物画在大众视野中的存在感并不强,静物画作为绘画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其艺术魅力和艺术特征非常值得我们去探析、研究。中国水彩画不是对西方水彩画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在传承西方绘画技法的同时,融入了中国元素和民族特征,使其具有中国特色,从而推动了中国艺术的发展。水彩静物画能够表现人们日常生活状态,将生活与绘画相融合,把生活中的常见的事物以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让人感受到绘画艺术的魅力。中国水彩画艺术的发展需要每位水彩绘画者的共同努力,一起推动中国水彩画艺术创新进步。
参考文献:
[1]蒋跃.中国当代水彩画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张宇翔.谈对水彩静物创作的思考[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3]赵常鑫.试论中国水彩静物画的独特意趣[J].艺术教育,2017(23):116-117.
作者单位:
佳木斯大学
通讯作者:
赵玉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