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出新:追求谋篇布局的多维境界

2021-09-06 10:47曹津源
初中生写作 2021年8期
关键词:蓬蓬青松红岩

曹津源

时文引路

霍山红岩松记

梁 衡

青松向为生命力旺盛之标志;岩石则象征意志坚定。所以中国传统文 化,无论诗文、书画,多以松石为题表现坚贞高洁。20 世纪60 年代出版的名著《红岩》,以其塑造的英雄形象及传达的浩然正气影响了几代人。特别  是它的封面,红色背景,一崖突起,青松挺立,永遠定格在读者的心中。许多年来我一直感叹这艺术的创造力。但是,当六年前我在山西霍山脚下 见到这块红色的岩石和石上的青松时,竟惊得合不上嘴。同行的人也都禁 不住大喊:原来红岩松在这里!

这棵树与小说《红岩》 的封面如出一模,几无两异。在当地也一直被称为红岩松。松下无一把黄土,树根就直接扎在悬崖的石缝里。崖高百丈, 通体透红,如铁锈,如古铜。这是一处进山的路口,群峰让路为壑,水流 奔腾成谷,经年的冲刷洗磨竟在谷口切割出这样一座孤峰绝壁,壁上长松。 我们在崖下仰望,白云来去,一柱接天,劲松凌空。待爬到半山,才发现 这座红色岩崖三面皆空,只留了一条窄窄的石壁与身后的群峰相连,孤岩 青松,如天王托塔镇守着霍山之门。四面杂树环合,山风呼啸。我们小心 地沿着壁上的小路,摆渡到红岩之顶,顶不平,错石斜出,如船头昂起, 仅可容数人。身后万山如海,绿波滚滚,云雾蒸腾。松立船头,枝穗招展, 如巨帆,如大纛,破浪前行。是时夕阳晚照,清风入袖,以手抚松顿生独 立天地、视接千载之豪情。

霍山,古人封之为镇山。当年大禹治水之后莽荒初定,洪流甫退,遍野狼藉,逐封山为镇,以定天下。据《禹贡》 注,霍山时为冀州之镇。朱元璋称帝后,又统一钦定五岳、五镇之神共享祭祀。现在这块圣旨碑还立于霍山之门。想来无论是从政治还是地理角度,茫茫大地,江河横溢,烽烟滚滚,唯有以名山为镇,方显出治者的权威。

霍山又名太岳山。山西多山,为一南北狭长地形。东有太行,西有吕 梁,如两道闪电倏然南下,相遇为峰,是为太岳。这三道屏障围成表里河 山,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不知演出了多少威武雄壮的活剧。往远处说, 最著名的当数李世民从太原起兵问鼎长安。行至霍州,久雨粮尽,李渊决定退军。李世民大呼:“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必克,退还则必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须臾而至。”李渊父子整军再战,大破隋军,西渡黄  河,奠定大唐,史称霍邑之战。至今晋祠还存有他手书的《记功铭》碑。

从近处看,抗日战争中太岳山左挽吕梁、右挽太行,巍然抗敌,也是立了大功。1936 年,红军东渡黄河过太岳。1937 年,八路军又在山西建立指挥部,创建抗日根据地。毛泽东运筹帷幄于延安,朱德、彭德怀立马太行,陈赓将军则带领子弟兵与敌鏖战于太岳。八年间,我军民的热血洒遍河川,浸透了黄土,染红了山崖。就是这次来探访红岩松,我们也是先去拜谒了山上的烈士墓。这红岩处众山脚下,正当大谷之口,为万川汇注之地,其鲜红的颜色正是烈士的鲜血经千渗百滤后凝染在石上;而守霍山之门的岩上青松,被历史的穿堂风塑造出遒劲的腰身,风雨写就了它满脸的沧桑,洗净了每一根松针。

好一个霍山,好一方红岩,好一株红岩上的青松,自大禹治水,到抗日大功告成,穿越历史的烟雨,矗立于苍茫大地之上。

(摘自《人民日报》,选文有删改)

技法鉴赏

这篇咏物抒情散文涉及当代名著、红岩青松、古籍记载、抗战史实、作者情脉等多样元素,但形散神聚,结构精巧玲珑,其成功的“秘诀”在  于处理好四组关系,精心追求谋篇布局的多维境界。

一、外与内浑然一体。作为文章叙写主体的红岩青松,作者由外而内, 手法多样。一是侧面描写,先声夺人。一见面,同行的人“禁不住大喊” “惊得合不上嘴”。二是描绘奇境,烘托奇松。从外表看,崖奇、谷奇、水  奇,石缝亦奇,青松之根就“直接扎在”其中。三是转换视角,移步换情。“仰望”时,顿生“接天”“凌空”之感,“爬到半山”时,一个妙喻“如天王托塔镇守着霍山之门”尽显惊愕崇敬之情;“摆渡”至岩顶,更见奇观——

“错石斜出,如船头昂起”,“松立船头”,那“枝穗招展,如巨帆,如大纛,破浪前行”的动态描写,与作者“独立天地、视接千载之豪情”交融,奇松遒劲挺拔的外表与不畏险恶、敢于斗争、坚毅顽强的内在品格浑然一体,震撼读者心灵。

二、书与物巧妙呼应。文章起笔于名著《红岩》 之封面画,并使之或明或暗贯串全文。六年前的奇遇,开启了“我”多年的探索之旅:从“如出一模”之感写起,再写去霍山“先去拜谒了山上的烈士墓”,印证两者的内在联系,如此精心设置的首尾呼应,有“看似无果却有果”之妙。

三、古与今接续明旨。文章“穿越历史的烟雨”,把奇崖、奇岩、奇松现象置于由古及今之时空,由《禹贡》 注、朱元璋统一钦定、李渊父子霍邑之战奠定大唐、李世民手书《记功铭》 碑,说及抗日战争中太岳山巍然抗敌所立之“大功”,特别赞颂了山西军民以热血“洒遍河川,浸透了黄土,染红了山崖”的壮美篇章。这些看似“形散”的文字,却都有着隐 喻或象征意义,指向文旨:每一根松针都被“洗净”的奇松文化是中华民 族迎难而上、刚强不屈传统的美学体现,是永远“矗立于苍茫大地之上” 供后代仰望、传承的精神标杆。

四、境与“我”谐和共生。文中的“我”不仅是观赏者,更是进入奇境之“里”而心心相印的共鸣者,精神命脉的传承者、护佑者。文中的议论与细节都给人启迪:“烈士的鲜血经千渗百滤后凝染在石上”,这联想背后有着何等深沉的情意!在读者心中,“我”已经融入奇境,是与奇松共长同荣的生命。

我仿我秀

我仿我秀

刘英华

我的家乡江苏省如东县是“绿色能源之都”。今天,我第一次站在离 岸基10 千米的海上风力发电机前,感受直击心灵的震撼:97 米高的机身, 伟岸挺拔,像威武尽职的卫士矗立于海天之间;风叶的直径竟达 151 米, 纯白底色,在阳光下熠熠闪耀。我致敬这“亚洲海上第一风电”:作为如东美誉的标配,您驾驭海风,居高俯视,悠悠转动,是在向谁问好、与谁 携手呢?

离开风电上岸,我站立于蓬蓬树前,心生涟漪:这“千里海堤第一树”是不是在接受“亚洲海上第一风电”的问候呢?

蓬蓬树矗立于范公堤这条绿色巨龙之南侧,学名叫朴树,树龄300 多年,高16 米,粗呢,需4 人合抱。远看,蓬松如帐,矫若游龙;近视,枝叶参差错落,蓬勃繁茂如盖,蓬蓬树之名由此而来。再细看,树干苍老古 朴,原先主干向上似乎有两枝分叉,也许是被雷电劈去一枝,剩下的一枝 却又分叉伸展,坚毅顽强地盘曲向上,居然在树顶形成一个大大的树冠。只见树干沟壑纵横,凹凸毕现,虬枝旁逸斜出扩张四围,竭力享受更多的 雨露风霜。往下看,裸露树根高高低低突出地面,似老人青筋毕露的手 臂,恋着生命,奋力抓住足下土地。仰视,透过疏朗又纯净的天空,可见 椭圆形青绿色小叶片配以青绿色小圆果实,布满头顶,随风起舞。

蓬蓬树的作用很神奇。相传300 多年前,一位江南得道高僧云游至此, 栽下此树作为“路引”。200 多年后,它高耸的身躯几千米之外都能看到。家乡的渔民出海如突遇怪潮,望着这棵树就能安全回岸,故蓬蓬树又名“平安树”“神树”。

蓬蓬树的故事很美丽。老人们说,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鬼子恼恨如东渔民为新四军提供支援,一直想砍了蓬蓬树,可就在砍刀接近树干时,响 雷大作,日本鬼子吓得魂不附体,弃刀而逃,蓬蓬树依然傲然挺立。如此传说,自然出自人们对蓬蓬树抗暴佑民的无比崇敬。

当代诗人方述怀回家乡采风后曾这样赞美蓬蓬树:“看遍云卷云舒,静守岁月∕在范公堤畔,与清风明月做伴∕在浪的后方,邀清流水波畅谈∕在历史长河中,追古朔今∕挺拔的躯干披满彩带和金帆∕那是如东人美好的期盼∕在辽阔的滩涂,在古老的村庄∕一个个拔节生长。”我内心吟诵至此,蓬蓬树摇曳枝干,瑟瑟作响。我试着将这“树语”回答开篇之问:“亚洲海上第一风电”您好!我厚植贫瘠之土,抗暴安村几百年;您崛起辽阔近 海,造福富民新时代。咱“两个第一”携手,奏响的是精神传统和科技创 新的交响乐!

站在范公堤上致敬蓬蓬树,远望浅海间高耸的风叶,我忽然感到范公堤恰如大鹏,奇树与风叶恰如大鹏之两翼,我与大鹏随风起飞,将陶渊明名句“ 俯仰终宇宙, 不乐复何如” 的吟唱之声荡漾在蔚蓝悠远的海空

——穿越三百年时空,欣赏南黄海新景,我是一个多么快乐自豪的如东人 啊!

点评

這篇状物抒情仿作追求谋篇布局的多维境界,在描述主角蓬点评     蓬树时,由外而内,并使之与风电巨叶、民间传说、古今诗作等素材巧妙融合;文末诗意化的联想,又实现了境与“我”的谐和共生,抒发热爱、赞颂家乡的深情,余音袅袅。

猜你喜欢
蓬蓬青松红岩
传承好红岩精神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好狐狸蓬蓬
青松
青松
周恩来的红岩岁月(三)
周恩来的红岩岁月(二)
探索勾股定理的应用
崖畔青松
《红岩》与我
蓬蓬的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