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古太和城

2021-09-06 12:58晓峰
大理文化 2021年8期
关键词:南诏太和经书

晓峰

时值三月,春和景明,与当地文友到太和城遗址问古。

太和城遗址在距下关七公里的太和村,根据史书记载,太和城在作为南诏都城之前,已是一个有相当规模和防御能力的城郭。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南诏第四代王皮逻阁在唐王朝支持下统一洱海六诏,因“破河蛮有功”而被唐册封为云南王后,对太和城加以扩建,并于次年(739年)将国都从发展了90年的南诏发祥地巍山迁到大理太和城。此后40年间,经历了天宝十年(751年)、十二年(753年)、十三年(754年)三次著名的“天宝之战”,大唐王朝数十万军队战败,主将鲜于仲通“仅以身幸免”,李宓将军“沉江而死”。阵亡将士被南诏感念旧恩“祭而葬之”于天宝街“万人冢”和凤仪北汤天村“千人冢”,并立德化碑于太和城国门。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阁逻凤去世后,南诏第六代王异牟寻继位与吐蕃和好,西北威胁消除,便于唐兴元年(784年),将都城从太和城迁至大理喜洲,称大厘城,改号大礼国。为彰显王者地位,在清平官郑回等人的建议下,仿中原大唐僭岳封渎,在疆域内的名山大川封五岳四渎(五岳即东岳乌蒙山、南岳无量山、西岳高黎贡山、北岳玉龙雪山、中岳苍山,四渎为澜沧江、黑潓江、怒江、金沙江),并命御史杜光庭为苍山十九峰、十八溪命名,后又于唐贞观三年(787年)把都城迁至阳苴咩城(今大理古城三月街附近),太和城才结束作为南诏都城的历史。不过,其规模、建构仍保留了下来,直到此后300多年时的元代郭松年《大理行记》中,还有“诸峰罗列、前后参从,有城在其下,是曰太和,周十有余里”的描述。

太和城遗址中,留给人们的大多都是根据史书描述的想象,然而,最让人想象不已的是立在其中的“云南第一大碑”《南诏德化碑》。

于是,我们走进碑亭,带着崇敬的心情,徘徊于德化碑前,瞻仰高大厚重的碑体,仔细品读千余年留下依稀可见的碑文。

《南诏德化碑》是南诏第五代王阁逻凤在“天宝之战”后约十年时,为缓和与唐的紧张关系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立,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眼前的《南诏德化碑》高4米、宽2.4米、厚0.6米,碑阳刻41行正文,约4000字;阴刻11行职官题名,约千余字,总计约5000多字。现存碑阳220字,碑阴556字,均为楷书,所纪之事止于655年。

元代郭松年《大理行记》载:碑文为阁逻凤的清平官郑回(郑蛮利)撰。但根据碑文“蛮盛家世汉臣”“八王称乎晋业”的自述推断,碑文应是阁逻凤的清平官王蛮盛所撰。因为,郑回是六代异牟寻时才任清平官的,而且异牟寻继位是779年,时年24岁,而此碑刻于766年,为流寓南诏的唐御史杜光庭所书。

碑文叙述了南诏王阁逻凤统一六诏,东和诸爨的文治武功,以及与唐朝关系破裂的原因和三次“天宝之战”的始末,并着意昭示南诏“不得已叛唐”、归附吐蕃的苦衷和归附大唐的友好愿望。碑文记述了南诏初期政治、军事以及农业、水利、物产等社会情况。

品读碑文浩气凛然,流畅典雅,委婉动听,情理交融,说服力强;书法挺拔秀逸,具有晉唐风貌,兼北海遗风。是研究南诏社会制度、地理区划以及南诏与唐及吐蕃和西南边疆各民族、云南与东南亚地区的珍贵史料。

走出碑亭,同行的朋友说,过去,太和城遗址是大理草帽街所在地,一到街天,附近白族村寨的村民纷纷来此做买卖,所有商品均为本土物产与手工艺品。

眼前浮现出身穿鲜红坎肩,头盘乌黑发辫的白族姑娘,用荞麦秆编成的草帽半遮半掩的娇羞神态;大青树下,歇息乘凉的村姑灵巧的指尖流泻下来的麦秸辫。

在太和城遗址的西北角,我们还看到了几根当地人称为“蜡烛”的石柱。这些石柱高约两米,据说是古时本地大姓文武官员所立,文官柱为笔尖顶,武官柱为平顶,作用在于彰显和炫耀家族地位身份。

走出太和城遗址北门,顺围墙的林荫小道往西300米,便到“美人石”旁。美人石是一块长约五米左右的巨石,旁边有一棵古李树和一棵合欢树,宛若两把绿伞为其遮荫,别有情趣。

“美人石”的传说在大理家喻户晓。南诏五代王阁逻凤迁都太和城后,王子凤伽异过了弱冠之年,却因在金刚城一心向佛诵经而无意婚事,对王侯将相的千金小姐,宫娥彩女都毫不动心。南诏王没有办法,逼王子拿着圣旨到民间招婚。王子手持圣旨,月余走遍苍山洱海之间的白族村寨,但姑娘们都避而远之。疲惫不堪的王子在回宫的路上靠在路旁的一块巨石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睡梦中恍惚觉得有位中意的姑娘坐在身旁对着自己微笑,可睁开眼睛看时,身边仍是那块冰冷的巨石,一气之下,王子顺手将圣旨贴到大石头上,然后悻悻回宫。

不料,就在王子垂头丧气回到王宫时,贴着圣旨的巨石“奉旨入京”,跟着王子从空中飞回来。眼看巨石就要从空中落下,南诏王连忙命令神箭手一箭将巨石射中,落到太和城西北边的葶冥溪畔,石头上至今还留着一道红色的箭痕,从此,这块石头就被人们称为“美人石”。

在“美人石”旁略作歇息后,原路返回到太和城遗址北门前的葶冥溪畔。

葶冥溪源于苍山马耳峰与佛顶峰之间,因溪畔多长葶苈及溪谷幽深而得名。溪上有一座太和桥,连接太和城北的茶马古道。由于河床开阔,雨季水量大,加之位居太和城及茶马古道要塞,桥体非常坚固,溪中四个桥墩分出三个桥洞,桥墩用本地大青石镶嵌而成,逆水面呈尖顶状,至今完好无缺。长达十几米的桥面上,横铺着长约两米、宽约40公分、厚约20公分的条石,被人马和岁月打磨得光滑发亮。

我们来时汛期未至,溪水不多,有几个当地的工匠在修补桥上的裂缝。在闲谈中,工匠们自豪地说,太和桥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从未垮塌过。

在桥头的核桃树下与工匠闲聊歇息片刻后,顺着溪北往西两公里左右,我们又登上了金刚城。

金刚城,太和城内的城中城。据《白王殿碑记》所载,金刚城建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因唐王朝赐《金刚经》藏于城中而得名。

金刚城位居苍山佛顶峰麓的鹤顶峰,上有鹤顶寺,寺中建有白王避暑宫,外筑练兵台。寺中施主介绍,由于战乱及朝代更替原因,鹤顶寺屡毁屡修。清光绪甲辰年间,太和村民为感恩白王恩德重修避暑宫。20世纪90年代(1997年),漾濞石坪村苏光耀筹资修葺,重塑张乐进求、细奴罗、段思平以及太上老君和孔子及观音金身,并修建鹤佛塔。

金刚城四面深谷,地势险要。登城四顾,苍洱胜景尽收眼底,四周城墙依稀可见,城廓分明。古往今来,多有名人雅士到此选胜登临,怀古赋诗。明代大理名士李元阳登临鹤顶寺,作《鹤云寺仙姝潭》,我国当代著名学者邓拓不远万里,从北京来到大理太和城遗址考察,振臂高岗,写下《考察太和城遗址》。

时值中午,用过斋饭后,我们在寺外观景台上的一棵古松下席地而坐,纳爽品茗,纵观苍洱风光,感叹世事兴亡。直到太阳偏西,才道别施主,从金刚城策马下山,来到太和桥北的凤阳邑茶马古道上。

凤阳邑是传统的古村落,村中的茶马古道起源于汉代,形成于南诏大理国时期,从太和桥北至凤阳邑村北,全长1900米,道宽3.5米。这里古道保存完好,道旁东西两侧有店铺和极具白族民居特色的土库房。土库房四面封火,构架简单,房檐以下均用泥石砌成,防火防盗,冬暖夏凉。

茶马古道南端,从凤阳邑村南到太和桥北有段长约里余的“晒经坡”,上面有块“晒经石”。传说是唐僧西天取经归来经过此坡时,经书被雨淋湿,在路边大青石上晾晒经书,不料在经书快晾干时,忽然从天生桥方向刮来一阵大风,经书随风飘散。等风停后师徒整理时,发现经书少了十八页。

原来,这十八页经书被风吹到大理与下关之间的十八个地方。由于天降经书,人们在经书落下的地方安居乐业,成为苏武庄、南经庄、北经庄、阳和庄、官庄等十八个村子。于是,人们就把这个坡叫做“晒经坡”,而把唐僧在上面晾晒经书的大青石叫做“晒经石”。如今,坡上种了成片的核桃和樱花,我们来时,正值樱花开放,核桃吐芽。

下得坡来,村西金刚城麓有块百十亩的菜地,被村民打理得诗意盎然。顺晒经坡北行,30米处有两口“双子井”。民间传:先帝虞舜生性孝顺,但继母及其子象曾多次设法以烧仓、灌酒等方式暗害他。有一次,舜聽从象的指令,到地下掘井,象想乘机填土加害。不料,虞舜早有防备,从事先挖好的另一个井中逃出来,“双子井”便是为告诫后人倡导孝悌而修的。

“双子井”北行30米处,又有一口“观音井”。井的正上方供有汉白玉雕的观音像,这可能与大理一带信奉观音以及神话传说中观音大慈大悲,解救民间苦疾有关。

“观音井”上齐古道处筑有平台,上面有棵树上已经起苔藓的老榆树,树下的青石条被村民坐得光滑发亮,微风吹过,花雨飘落。老榆树对面的古道西边,有个白族扎染的“民间蓝染工作室”,其中游人络绎不绝。

从观音井北行50米,有座楸园客栈。客栈以农家庭院改建而成,院西三间瓦房,房后有一片楸木林,一树树开满粉红色的花朵。在院中品茶,耳际传来楸林深处布谷鸟带着花香味的啼叫声。

正对着楸园的古道东边,有许多土库房,中间的石巷道曲折有致,断墙和房头上爬满了开花的三七藤和金丝莲,柴门犬吠,微风拂过古树呼呼作响,仿佛向过往行人讲述茶马古道当年的繁华。

楸园北边不远处,便是14号院关圣殿,大殿前的古戏台两侧有一对古柏,盖翠枝虬,蓊郁葱茏。过去,每逢过年过节,村民和来往于古道上的马帮常在此求财祈福,唱戏娱神。殿门南的废墟上有一株老桃树,有几枝早已枯萎,而伸向古道的一枝却开得格外灿烂。

关圣殿朝北不远处有座马店,山墙上有座佛龛,当年马帮从这里经过,总要在此祈祷,以求一路平安。

过马店继续往北,30米处便是茶马古道主体广场。广场上有马帮歇店时的铜铸群像。长途归来,一路辛劳,赶马哥有的洗脸,有的烫脚,有的忙着给马匹添料,有的忙炊火煮饭。马锅头抱着大烟筒蹲在一旁吞云吐雾。马队或站或卧,场景栩栩如生。

离开主题广场,经过一个小山包,古道两旁老树蓊郁,隐天蔽日,时见调皮的小松鼠在树干上呼唤跳跃。继续往前走,走过溪桥,便到大锦盘村口。我们结束了今天的行程,但仍在古老的历史韵味中意犹未尽。

猜你喜欢
南诏太和经书
唐代“骠国献乐”背后的秘密,一场以献乐为名的救国运动
太和三足石砚及古砚演变简析
卷轴:雪
韦皋经略西南始末
单宝塔诗
论张载的宇宙本体论及其成因
经书面条
经书面条
论韦皋在南诏归唐中的作用
数学问题与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