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上的事情

2021-09-06 01:45周聪
文学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平原蚕豆南瓜

大地是“自然写作”无法绕开的命题,那些奔走在大地之上的动物,依赖大地生存的植物,试图改造大地的人们,以及大地自身呈现的自然景观,共同建构着大地的伦理。庞余亮的《在那个湿漉漉的平原上》是一组以大地为书写对象的散文,平原上的一草一木、童年经验的吉光片羽、父子间的情感互动,在作者的笔下显得格外动人。对于如何书写自然,作者曾说过:“自然是我们恩情的胎衣。书写自然,溯流而上,一起寻回最初的笔画。”自然给予我们生存空间与精神的养料,是毋庸讳言的。在湿漉漉的平原上,作者聚焦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动植物,记忆中的人和事,换句话说,大地上的事情,就是作者心中的风景线。

先来看大地上的动物。《早春的盐巴草》从破冰的捕鱼人起笔,漫长而寒冷的冬天,比人生存得更艰辛的是那些畜生门。鸡也好,狗也好,都不如猪“难受”,因为饭量大的缘故,猪的饲料成为冬天里困扰一家的难题。“我”拾猪草的童年经历再次重现,破冰,摇船去田里扯盐巴草的日子被唤醒了。这是一种生存的姿态,人与动物都竭力在大地上寻找生存的空间。盐巴草的甜味寄存着生活的希望,那是一种“穷日子里的那些顽强”。盐巴草、爬根草、铁线草、狗牙根,不同的命名方式传递出其骨子里的坚韧与抗争。《最先醒来的虫子》则刻画了一群忙碌的动物群像。“我”在土缝里摸蛇蛋的经历跃然纸上,蛇蛋里的幼蛇携带着冬天的气息;蜈蚣钻洞,也是把头“钻到寒冷无法侵入的深度”,经过冬眠的沉睡,才逐渐苏醒过来;蜈蚣的天敌是公鸡,公鸡与蜈蚣像是有血海深仇;蚯蚓的冬眠常常会遭到钓鱼人的打扰,卑微的它们时常会成为鱼竿上诱惑鱼的香饵;青蛙和癞蛤蟆的冬眠也是寂静的,“蛰伏”是它们的“沉默中的苦熬”。蚂蚁在入冬前先运虫草,但经不起人们一泡尿的摧毁……季节的更替,不以人和动物的意志为转移,忙碌的虫子们,才是平原上过日子的群体。《浩荡的春风吹遍》写的是燕子,春风送来了我们的老朋友燕子,燕子的垒窝筑巢与孵小燕子是春风的馈赠。在春风的浩荡之下,稻场上的草垛也不见了,“那些跳跃在麦田深处的野兔们的笑声”也消失了。

再来看植物。《暮春的平原是最佳的掩体》写到了蚕豆和豌豆,“那个被玩伴遗忘的下午和黄昏,我吃下了平生最多的蚕豆和豌豆”,作者得出了“嫩豌豆甜,而蚕豆再嫩,也有一股青草的味道,留在我們的舌根处,挥之不去”的结论。“我”的味觉是一种有效的感知世界的方式,于是,“荞荞儿”,“薇”,“采薇”,词语之间经由味蕾串联起来。在作者的笔下,童年的记忆是贯穿行文始末的,“我们把那个在平原深处躲迷藏的孩子给忘记了”就是明证,植物的书写与童年经验的呈现是互为补充的。《那只害羞的南瓜》记录的是父亲教给“我”给南瓜套花的故事,这段近乎启蒙的经历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当初的脸红与身体悸动,传递出父子之间微妙的情感互动。经“我”套过花的南瓜,最后宛如一只地球在平原深处隐秘地长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作者的大地叙事中,“我”始终是在场并参与叙述的。“我”的童年记忆、生活经验,早已与那些动物、植物融为一体。比如《早春的盐巴草》中的打猪食,“我”是重要的参与者;《暮春的平原是最佳的掩体》中,蚕豆与豌豆也是在“我”的童年回忆中逐渐呈现的;《那只害羞的南瓜》中,套花的亲历者就是“我”……在我看来,《在那个湿漉漉的平原上》是一种有温度的写作,这种绵密的情感来自“我”的记忆与体验,“我”的参与程度高低,直接决定着情感的浓淡。

在众多的“大地书写”的自然文学作品中,庞余亮的作品给人的感觉非常亲切,与那些冷静的白描式的自然景观呈现的作品有着明显的艺术分野。庞余亮善于将叙述的笔触伸向一只燕子、一只蚯蚓,一颗南瓜、一株盐巴草,当他把目光从容地投向书写的对象身上时,“大地”并非是以一种圣母或曰哺育者的形象出现的,平原只是静悄悄地在那里,大地的那种母性的“伟大性”退却了,取而代之的是关于“我”的童年经验,关于“我”母亲与父亲的故事,这种处理方式不显山不露水,但最能触摸读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因为那些动物、植物,那些童年记忆,都是我们曾经熟知现在忘却始终无法重返的精神伊甸园。

周聪,长江文艺出版社编辑,湖北省作协第二届签约评论家。

猜你喜欢
平原蚕豆南瓜
平原的草
蚕豆花
南瓜灯
浪起山走
找蚕豆“耳朵”
住在蚕豆里的故乡
画假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