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星
【摘要】增强“四力”是对整个宣传思想战线的要求。通过践行“四力”,行业媒体努力打碎简单、刻板的报道方式,实现文风的转变,以创造精品新闻为目标,也打造出合格的新闻工作队伍。
【关键词】“四力”;行业新闻;创新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3.066
如何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等“四力”,行业媒体作为新闻宣传战线中的重要力量,必须以践行“四力”为准则,建设合格的新闻工作者队伍,提高新闻宣传质量,近年来,《国家电网报》也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 增强脚力
行业媒体的报道,通常以宣传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为主,但往往给人留有语言枯燥、感染力差、行文刻板等印象,增强脚力,深入基层一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提高典型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必须坚持“三贴近”,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才能增强贴近时代的在场感,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18位新娘嫁进了阿吼村》就是这样一篇用脚走出来的作品。为了深入一线采访,记者来到四川凉山深处的喜德县光明镇阿吼村,这里只有260户人家。记者进出村子攀岩过涧,上山走一天,下山再走一天,脚力让这篇作品冒热气、沾泥土、带露珠。
《电能替代的四川味道》的脚力体现在,记者采访四川的电能替代工作,为了可以全面体现电能替代的作用,记者采访了饭店老板、食客、机场工作人员、政府相关部门等。新闻稿件中出现了有11年餐饮经验的李红梅的经验,她说:“在成都做餐饮不容易,一家店能开到三年就算成功,口味哪怕有一点偏差客人马上就知道。”记者的脚力不是到此为止,而是又采访了其他火锅店的经营者,“小天鹅”奥克斯广场店店长刘治民从安全的角度表达了他对电火锅的态度:“火锅店用灌装天然气灶安全隐患大,故障维修成本高,还影响就餐环境,改用电磁炉后,店面的整体风格都感觉提升了一个档次。”形成了采访对象具有相同的从业背景,从不同的角度相互佐证观点。
为了让稿件内容更加充实,记者辗转联系到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电力处,采访到了“以电代气”的更大价值。这一工作有助于加快四川的能源结构调整,促进四川当地对水电的消纳。究其原因,记者在采访中娓娓道来,成都在几年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雾霾,政府下大力气狠抓大气污染防治,推进能源结构调整。而在四川水电和天然气资源都比较丰富的背景下,作为不可再生能源的天然气应用在火锅、烧烤等餐饮方面,燃烧天然气释放的氮氧化物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而水电清洁、可再生,在对外送电之外,增强自身的消纳能力是解决弃水问题的现实策略。这样的脚力让采访更加扎实,内容可信度高,稿件也更加生动。
2. 增强眼力
新闻工作是一个需要做减法的工作,在纷杂的新闻事实面前,如何进行选择,“眼力”是对记者能力的重要考验。《18位新娘嫁进了阿吼村》在“眼力”上也值得称道,《国家电网报》设置了农村电网的相关栏目和周刊,刊发过的相同主题通讯类报道数量巨大,对于这个“常规”报道,是否能看到新角度?在采访中,记者听当地干部介绍说,阿吼村最近今年的新娘特别多,记者立刻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线索,得到18位新娘嫁到阿吼村这一非常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通过采访深挖下去,对读者解释,为什么外地嫁进来的姑娘越来越多。
循着这个线索,记者将重点聚焦到新娘身上。采访了第七位嫁进阿吼村的新娘吉约牛牛,同一天嫁进村的吉额阿加和阿说阿加莫,刚嫁进阿吼村的阿付呷呷。从她们在阿吼村的生活入手,从生活上的水泥路、通讯网络、卫生室、图书室、幼儿园,到生产中的产业基地等。在采访内容的呈现上,记者也发挥“眼力”,对新娘们的采访多用直接引语。如阿付呷呷笑得合不拢嘴:“我们家离阿吼村不远,以前条件差不多。这几年阿吼村变化太大了,比我娘家的村好太多了,我的小姐妹都很羡慕我。”通过新娘的眼睛,展示村子的发展。如吉额阿加的小姑子博立尔古,是阿吼村第一位女大学生。在记者采访时,博立尔古已经大学毕业有了工作。吉额阿加家里人在产业基地务工,合作社还分红。新娘们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以小切口反映阿吼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出乡村发展的巨大成果。这篇报道获得中国产业经济新闻奖三等奖,记者的“眼力”发挥出不小的作用。
3. 增强脑力
记者要写出好作品,就应开动脑筋、勤于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立意深远、催人深思、令人信服的作品。《国家电网报》记者采写的《一度电的温暖旅程》,稿件背景在于同年全国两会提出的,“要在发展基础上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果更好地找到落点,以体现国家电网公司服务民生的成果,需要记者多思考,发挥“脑力”作用。
《一度电的温暖旅程》最终以电能发出到传送,再到最终使用的全过程为线索,稿件分为发电、输电、用电三个部分。通过光伏扶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井井通电”工程等工作,不仅让读者了解电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知其然”,也了解在每一度电的背后,国家电网公司如何服务民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知其所以然”。
记者在文章中写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红晓村的村民一大早爬上楼顶,清洗自家的“宝贝”。他眼中的“宝贝”,是8块蔚蓝色屋顶分布式光伏板。这些光伏板为什么成了“宝贝”?因为用上光伏发电,每个月不仅省了电费,还净获利130多元。记者详细解释,国家电网公司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将更多的电量空间留给新能源发电。过去五年,通过各方努力优化了能源结构,在煤炭消费比重下降8.1个百分点的同时,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6.3个百分点。正是这种变化让用能结构更加绿色,也让老顾家的一度电,上网更加顺畅。这种“脑力”的运用,让行文逻辑更加顺畅。
《电能替代的四川味道》直击关键环节,讲出了水与四川的联系,作为水电大省,截至2016年年底,四川省水电装机达到7245.5万千瓦。但由于水电装机快速增加和用电需求持续下行,2016年四川弃水电量达到142亿千瓦时,弃水量连续四年增加。在建设电力外送通道之外,怎样提高水电本地消纳能力?这些问题让读者产生关切后,记者提出,电能替代可以形成新的电力消费增长点,加快富余水电的本地消纳,并展开了新闻调查。
4. 增强笔力
行业新闻的写作,只有切实转变文风,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让新闻作品产生温度和力度。在文字上要有接近性,如在《电能替代的四川味道》选取了“衣食住行”,这一普通人最感兴趣的生活角度。开篇就说:“食在中国,味在四川”。记者认为,川菜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火锅,火锅不只是美食,也是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因此,记者通过采访火锅店,展现电能替代工作。如面对用电加热的火锅没有明火,到底受不受欢迎的疑问,火锅店的本地食客说:“成都是个包容的城市,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老派的火锅要么是苍蝇馆子,要么是川西坝子,油重、味重,吃完之后浑身上下都是油烟味,不光外地客人接受不了,我们自己也不喜欢,现在有了无火火锅,大家都很欢迎。”这段话既体现了美食与四川文化的关系,也反映当地人对电能替代工作的接受度,非常生动。
在體现“行”的部分,记者采访了机场工作人员,这段采访也很接地气。飞机到港的短时停留时间一般一两个小时,在电能替代改造前,飞机停靠期间需要一直开动发动机以保持能源供应,噪声不低于100分贝。当时的工作人员之间交流基本靠吼,航空燃油散发出的刺鼻的味道也让人很难受。这样的内容,不需赘言,就能让读者感受到电能替代实施后,机场的工作环境变好了。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一个整体,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能力,才能真正讲好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1]刘洋,提升“四力”守正创新做好典型宣传J,新闻爱好者,2019(04)
[2]杜大军,提升“四力”,做好新时代新闻报道J,新闻世界,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