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报》:今年首次设立制片人实验室,目的是什么?
宋文:来自媒体的数据调查显示,在中国电影市场上,票房≥5亿元的影片占10%,票房≥1亿元的影片占30%, 票房≥1000万元的影片占60%。可见,中部力量占据主流。那些已有两三部电影作品的导演,亟需提升视听语言、对接成熟演员资源,并获得工业化领域相关技术的供给,从而让中等成本的影片更好发展。另外,FIRST在过去五年里调查了1000个样本,发现新导演在与制片人合作时的波动性非常大。作为节展平台,FIRST有责任进行衔接,广泛提升青年电影制片人的业务能力。
《综艺报》:目前影展的运营情况如何?
宋文:我们是“战略性负亏平台”,但随着产品开发多元化,运营成本逐渐消解。过去三年来,FIRST的成本和收入已经基本持平,合作机构、供应商也越来越符合电影节展本身的氛围。尽管还存在“历史性战略负债”,但成长趋势向好,我们有信心继续前行。
对中国电影节展市场来讲,专门化的节展仍非常紧缺。FIRST聚焦电影人早期作品和新人新作,这个市场还没有完全做透,我们必须站在最前沿,做更深度的挖掘工作。
《综艺报》:FIRST未来还有哪些探索和创新之处?
宋文:新导演在拍完处女作之后,面临的最大压力往往是第二部、第三部作品如何完成市场对接。在这个过程中,电影节展平台可以做很多工作。
未来的创新点可以在内容策展方面加强综合设计的元素,不仅仅拘泥于电影放映。其实,FIRST已连续两三年在主会场露天放映之前,邀请乐队live(现场)演出,包括野孩子、低苦艾、声音碎片等乐队。未来,我们将结合更丰富的音乐元素、科技元素,给参与者更多元的体验。
《综艺报》:电影行业正在慢慢复苏,你如何看待随着娱乐方式多元化,短视频、剧本杀正在抢占年轻观众走进电影院的时间?
宋文:目前这个阶段,社会资本参与减少,电影从业者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但从以往经验看,当社会资本蜂拥而来,电影业被推高,既可能產生高票房的电影,也可能产生泡沫和投资失败的案例。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社会资本会继续参与到电影行业中来。当然,最根本的要素还是电影质量的提升。简言之,内容够好,市场才会活跃。电影节展平台、影视院校还需要做更多基础性的工作,在电影基础教育部分,承担起社会责任。